发声装置及便携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7045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声装置及便携终端,其中,发声装置包括:扬声器单元及减振单元;其中,所述扬声器单元包括壳体、振动系统及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的振膜与磁路系统的导磁轭之间形成后声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后声腔连通的内泄漏孔;所述减振单元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开设有外泄漏孔,所述盒体还具有减振通道,所述减震通道具有与所述内泄漏孔对接连通的入口,以及与所述外泄漏孔对接连通的出口,所述减振通道具有以弯曲的路径连接所述减振通道入口及出口的内壁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发声装置空气振动传播的气流在通过减振通道进入开放后腔时会产生多次变向与反射,可以保证避免被应用的便携终端产生过大的振动。

Sound Producing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and a portable terminal, in which the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includes a loudspeaker unit and a vibration reducing unit, in which the loudspeaker unit comprises a housing, a vibration system and a magnetic circuit system, and a rear acoustic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vibration film of the vibration system and the magnetic yoke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system.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leakage hole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acoustic cavity. Including a box body,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leak hole, and the box body also has a shock absorption channel, the shock absorption channel has an entrance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leak hole and an exit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leak hole, and the vibration absorption channel has an inner wall connecting the shock absorption channel entrance and the exit with a curved path. The airflow propagated by the air vibration of the sound generat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generates multiple directional changes and reflections when it enters the open rear chamber through the vibration absorption channel, which can ensure that excessive vibration of the portable terminal used can be avo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装置及便携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
,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及便携终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发声装置在应用于便携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时,为了实现立体声,需要应用于开放后腔的环境下,即使用便携终端的内腔作为后腔;然后,由于立体声模式下,发声装置的扬声器单元的会产生较强的振动,其中部分振动能量会导致被应用的便携终端产生过大的振动,从而降低了用户应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发声装置在立体声模式下会导致被应用的便携终端振动过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发声装置,包括:扬声器单元及减振单元;其中,所述扬声器单元包括壳体、振动系统及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的振膜与磁路系统的导磁轭之间形成后声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后声腔连通的内泄漏孔;所述减振单元包括盒体,所述盒体还具有减振通道,所述减震通道具有与所述内泄漏孔对接连通的入口,以及与所述外泄漏孔对接连通的出口,所述减振通道具有以弯曲的路径连接所述减振通道入口及出口的内壁面。优选地,所述盒体位于所述扬声器单元的侧向外围。优选地,所述盒体包括平行于所述振膜的底壁,分别自所述底壁的相对两侧边向所述底壁的同一侧延伸的量侧壁,以及盖合在两所述侧壁上的顶壁;所述减振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壁及顶壁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所述减振通道。优选地,所述侧壁包括与所述扬声器单元相对的第一侧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扬声器单元之间的两相对的第二侧壁。优选地,所述隔板设置有多个,多个隔板分别自两所述第二侧壁的内壁面相向延伸形成,多个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方向上交错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减振通道的出口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外泄漏孔呈格栅状。优选地,所述隔板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隔板自所述第一侧壁向所述扬声器单元延伸形成,所述隔板与邻近的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减振通道;在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方向上,所述减振通道的横截面呈大小交替变化。优选地,所述隔板设置有多个,任意相邻的两所述隔板之间也形成所述减振通道。优选地,所述隔板包括多个交替首尾连接的第一隔断部以及多个第二隔断部;所述第一隔断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侧壁平行,所述第二隔断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壁平行;在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隔断部依次间隔排布;任意相邻的两所述第一隔断部在自一所述第二侧壁朝向另一所述第二侧壁的方向上交错设置。优选地,所述减振通道的出口形成在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外泄漏孔呈格栅状。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盖与框体,所述前盖盖合于所述框体并与所述框体围合形成收容腔,所述振动系统及磁路系统位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底壁、侧壁及隔板与所述框体一体设置。优选地,所述减振单元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扬声器单元相对的两侧,所述壳体对应两所述盒体分别设置有所述内泄漏孔。优选地,所述减振单元还包括填充在所述减振通道内的吸音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便携终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便携终端还包括所述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安装在所述容置腔,所述外壳开设有对应所述振动系统的振膜设置的声孔,所述容置腔具有与所述外泄漏孔连通的扩容腔;该发声装置包括扬声器单元及减振单元;其中,所述扬声器单元包括壳体、振动系统及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的振膜与磁路系统的导磁轭之间形成后声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后声腔连通的内泄漏孔;所述减振单元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开设有外泄漏孔,所述盒体还具有减振通道,所述减震通道具有与所述内泄漏孔对接连通的入口,以及与所述外泄漏孔对接连通的出口,所述减振通道具有以弯曲的路径连接所述减振通道入口及出口的内壁面。本专利技术发声装置通过将减振通道设计成具有以弯曲的路径连接减振通道入口及出口的内壁面,如此,空气振动传播的气流在通过减振通道进入开放后腔时会产生多次变向与反射,同时减振通道本身也可以吸收其内空气振动的能量,相结合地起到了使减振通道内空气振动传播的气流能量衰减的效果,从而减弱了传递至开放后腔的声音振动能量,进而保证了避免被应用的便携终端产生过大的振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发声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发声装置在去除盒体顶壁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发声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发声装置的在去除盒体顶壁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a发声装置2a减振单元214顶壁100b发声装置21a盒体22a隔板1扬声器单元211a外泄漏孔2b减振单元11内泄漏孔212a减振通道21b盒体12前盖213底壁211b外泄漏孔13框体214第一侧壁212b,213b减振通道121振膜215第二侧壁22b隔板100a:发声装置;100b:发声装置;1:扬声器单元;11:内泄漏孔;12:前盖;13:框体;121:振膜;2a:减振单元;21a:盒体;211a:外泄漏孔;212a:减振通道;213:底壁;214:第一侧壁;215:第二侧壁;214:顶壁;22a:隔板;2b:减振单元;21b:盒体;211b:外泄漏孔;212b,213b:减振通道;22b:隔板;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声装置。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该发声装置(100a,100b)包括:扬声器单元1及减振单元(2a,2b);其中,扬声器单元1包括壳体、振动系统及磁路系统(均未标示);振动系统的振膜121与磁路系统的导磁轭(图未示)之间形成后声腔(图未示),壳体上设有与后声腔连通的内泄漏孔11;减振单元(2a,2b)包括盒体(21a,21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扬声器单元及减振单元;其中,所述扬声器单元包括壳体、振动系统及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的振膜与磁路系统的导磁轭之间形成后声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后声腔连通的内泄漏孔;所述减振单元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开设有外泄漏孔,所述盒体还具有减振通道,所述减震通道具有与所述内泄漏孔对接连通的入口,以及与所述外泄漏孔对接连通的出口,所述减振通道具有以弯曲的路径连接所述减振通道入口及出口的内壁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1 CN 2018108672734;2018.08.01 CN 20182123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扬声器单元及减振单元;其中,所述扬声器单元包括壳体、振动系统及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的振膜与磁路系统的导磁轭之间形成后声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后声腔连通的内泄漏孔;所述减振单元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开设有外泄漏孔,所述盒体还具有减振通道,所述减震通道具有与所述内泄漏孔对接连通的入口,以及与所述外泄漏孔对接连通的出口,所述减振通道具有以弯曲的路径连接所述减振通道入口及出口的内壁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位于所述扬声器单元的侧向外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平行于所述振膜的底壁,分别自所述底壁的相对两侧边向所述底壁的同一侧延伸的两侧壁,以及盖合在两所述侧壁上的顶壁;所述减振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壁及顶壁之间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盒体围合形成所述减振通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与所述扬声器单元相对的第一侧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扬声器单元之间的两相对的第二侧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置有多个,多个隔板分别自两所述第二侧壁的内壁面相向延伸形成,多个所述隔板在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扬声器单元的方向上交错间隔设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通道的出口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外泄漏孔呈格栅状。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东李军马江羽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