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壳体、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壳体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664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壳体,包括:中框,中框上设有内挡板及卡接部,且内挡板与卡接部沿中框周向相互错开;背板,包括底板及侧板,侧板与底板连接,侧板为双折边结构,底板对应内挡板的位置延伸有外扩部,双折边结构的内侧与内挡板抵接,双折边结构的外侧与卡接部抵接,且卡接部卡设于双折边结构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液晶面板及上述显示设备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设备壳体,通过内挡板、卡接部及外扩部的设计,使得中框与背板装配简单,且不会产生异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设备壳体、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壳体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壳体、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壳体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显示设备壳体包括五金背板及塑胶中框。五金背板单折的利边会刮擦塑胶中框,产生异物,所以有些背板就会采用双折边设计来避免与塑胶中框刮擦产生异物,但是背板做扣的同时会做反插骨,而这时只能在双折边上开缺口。但是通过开缺口配合反插骨,塑胶中框会与缺口刮擦产生异物,缺口处也没有导向,不利于反插骨装配,所以增大了装配难度和异物比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壳体,以解决背板与中框装配难度大及装配时产品异物比例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壳体,包括:中框,所述中框上设有内挡板及卡接部,且所述内挡板与所述卡接部沿所述中框周向相互错开;背板,包括底板及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板为双折边结构,所述底板对应所述内挡板的位置延伸有外扩部,所述双折边结构的内侧与所述内挡板抵接,所述双折边结构的外侧与所述卡接部抵接,且所述卡接部卡设于所述双折边结构的外侧。可选地,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及所述外扩部,所述外扩部自所述底板本体边缘沿第一方向平行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双折边结构。可选地,所述外扩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宽度,所述内挡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卡接部的内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宽度与所述第一距离相等。可选地,所述外扩部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内挡板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双折边结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可选地,所述外扩部与所述底板本体的连接处具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呈圆弧状。可选地,所述双折边结构包括:内折边,所述内折边与所述背板本体或所述外扩部连接,所述内折边与所述内挡板抵接;外折边,与所述内折边通过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外折边与所述卡接部抵接,且所述卡接部卡于所述外折边上。可选地,所述卡接部包括:外挡板,设于所述中框上,所述外挡板与所述内挡板沿所述中框周向相互错开,所述外挡板与所述外折边相抵接;卡钩,设于所述外挡板上,所述外折边上设有卡槽,所述卡钩卡于所述卡槽中。可选地,所述中框包括呈L形连接的安装板及连接板,所述内挡板及所述卡接部均设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内挡板到所述连接板的距离大于所述卡接部到所述中框的距离。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液晶面板,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壳体,所述液晶面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壳体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五金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及侧板,然后将背板上相应的位置进行冲凸,形成外扩部,最后将侧板进行双折弯,形成双折边结构;S2:制备塑胶中框,所述中框包括内挡板及卡接部,所述内挡板与所述卡接部沿所述中框周向相互错开;S3:将所述双折边结构卡入内挡板及卡接部之间,形成背板与中框的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设备壳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壳体通过中框及背板的设计,中框上设有沿周向相互错开的内挡板及卡接部,背板包括底板及侧板,侧板为双折边结构,底板对应内挡板的位置延伸有外扩部,这样,在安装时,可直接将双折边结构向中框方向插入,并使得双折边结构的内侧与内挡板相抵接,双折边结构的外侧与卡接部向抵接,并将卡接部卡设于双折边结构上,从而完成背板与中框的安装。本实施例通过将卡接部设置成即能对双折边结构进行限位,又能与双折边结构形成卡接,从而使得中框结构简单,利于中框与背板的装配,其次,底板上外扩部的设计,防止了双折边结构与内挡板产生干涉,从而无需在双折边结构上开缺口,进而保留了双折边结构的圆角,该圆角利于引导双折边结构卡入内挡板与卡接部之间,此外,因双折边结构无利边,进而减少了异物的产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壳体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壳体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壳体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局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切掉部分背板后的细节示意图;图6为图5的正面示意图;图7为图6沿B-B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背板;2-中框;11-底板;12-双折边结构;21-安装板;22-连接板;23-内挡板;24-卡接部;111-外扩部;112-底板本体;113-过渡部;121-内折边;122-外折边;241-外挡板;242-卡钩;1220-卡槽;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H1-第一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可选地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设备壳体进行说明。该显示设备壳体包括中框2及背板1。具体的,请参阅图3及图4,中框2为一呈方形的框架结构,中框2上设有内挡板23及卡接部24,内挡板23沿中框2周向分布,卡接部24沿中框2周向分布,且内挡板23与卡接部24沿中框2周向相互错开。请参阅图5,背板1包括底板11和侧板,底板11覆盖中框2的中空位置并用于盖设显示模组,侧板及与底板11连接,侧板也为框架结构,且侧板可扣于中框2上,侧板为双折边结构12,底板11对应内挡板23的位置延伸有外扩部111,双折边结构12的内侧与内挡板23抵接,双折边结构12的外侧与卡接部24抵接,且卡接部24卡设于双折边结构12的外侧。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壳体通过中框2及背板1的设计,中框2上设有沿周向相互错开的内挡板23及卡接部24,背板1包括底板11及侧板,侧板为双折边结构12,底板11对应内挡板23的位置延伸有外扩部111,这样,在安装时,可直接将双折边结构12向中框2方向插入,并使得双折边结构12的内侧与内挡板23相抵接,双折边结构12的外侧与卡接部24向抵接,并将卡接部24卡设于双折边结构12上,从而完成背板1与中框2的安装。本实施例通过将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显示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所述中框上设有内挡板及卡接部,且所述内挡板与所述卡接部沿所述中框周向相互错开;背板,包括底板及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板为双折边结构,所述底板对应所述内挡板的位置延伸有外扩部,所述双折边结构的内侧与所述内挡板抵接,所述双折边结构的外侧与所述卡接部抵接,且所述卡接部卡设于所述双折边结构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显示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所述中框上设有内挡板及卡接部,且所述内挡板与所述卡接部沿所述中框周向相互错开;背板,包括底板及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侧板为双折边结构,所述底板对应所述内挡板的位置延伸有外扩部,所述双折边结构的内侧与所述内挡板抵接,所述双折边结构的外侧与所述卡接部抵接,且所述卡接部卡设于所述双折边结构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及所述外扩部,所述外扩部自所述底板本体边缘沿第一方向平行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双折边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部沿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宽度,所述内挡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卡接部的内侧壁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宽度与所述第一距离相等。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部沿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内挡板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双折边结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部与所述底板本体的连接处具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呈圆弧状。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折边结构包括:内折边,所述内折边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勇杨家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