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及流体换热试验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628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及流体换热试验设备,涉及流体试验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对流体在窄缝通道中的流动及换热进行模拟的问题而设计。该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及用于将第一板压紧于第二板的夹持组件,第二板朝向第一板的一面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的长度沿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形成用于使流体流动的窄缝通道;窄缝通道内设置有阻塞件;流体换热试验装置还包括加热组件和测温组件。该流体换热试验设备包括上述流体换热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及流体换热试验设备用于模拟流体在窄缝通道中的流动及换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及流体换热试验设备
本技术涉及流体试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及流体换热试验设备。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会遇到狭窄空间的换热及冷却情形,如:板状换热器进行换热的过程,或者,微电子换热片进行换热的过程,其通过流体在窄缝通道中的流动,将热量传入或传出,从而完成换热。由于现有板状换热器的生产过程均是凭经验,所制造出的板状换热器并不能切实提高换热效率,因此,在生产前对流体在窄缝通道中的换热及流动情形进行模拟则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提供一种能够模拟流体在窄缝通道中的流动及换热过程的试验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换热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对流体在窄缝通道中的流动及换热进行模拟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板压紧于所述第二板的夹持组件,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的一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沿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形成用于使流体流动的窄缝通道;所述窄缝通道内设置有阻塞件,且所述阻塞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的一面。所述流体换热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窄缝通道提供热量的加热组件和用于测量所述窄缝通道不同位置处温度的测温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为玻璃板,所述第二板为不锈钢板。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贴合于所述不锈钢板表面设置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位于所述不锈钢板远离所述玻璃板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阻塞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不锈钢板表面的凸起,所述凸起至少为一个。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与所述不锈钢板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沿所述窄缝通道的长度方向,所述不锈钢板的表面上开设有平行且间隔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玻璃板压紧在所述密封条上。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板与所述不锈钢板之间的紫铜板,所述紫铜板的形状与所述不锈钢板的形状相匹配,且贴合设置在所述不锈钢板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板朝向所述加热板的一面设置有多个测温孔,沿所述窄缝通道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测温孔间隔布置,所述测温组件包括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各所述测温孔中的热电偶。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窄缝通道进行保温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覆设置在所述流体换热试验装置的外侧,且所述保温层对应于所述玻璃板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对流体的流动过程进行观测的观测装置,所述观测装置正对所述开口设置。本技术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板、第二板、夹持组件、加热组件和测温组件,其中,第一板和第二板层叠设置,夹持组件用于将第一板压紧在第二板上,第二板朝向第一板的一面开设有条形槽,且该条形槽的长度沿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使得第一板压紧在第二板上之后,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形成用于使流体在其中流动的窄缝通道。加热组件用于为窄缝通道提供热量,测温组件用于测量窄缝通道在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并且,在窄缝通道中还设置有阻塞件,其中,阻塞件设置在第二板朝向第一板的一面上。该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对流体进行模拟的过程为:首先,开启加热组件,利用加热组件向窄缝通道提供试验所需的热量;当窄缝通道的壁面温度达到模拟所需后,将流体通入窄缝通道,使其由窄缝通道的一端流向其另一端,同时,在此过程中,开启测温组件,利用测温组件对窄缝通道不同位置处的流体温度进行测试,以获得流体流动过程中的换热数据。并且,流体在窄缝通道里流动的过程中,当其经过阻塞件时,被阻塞件阻碍后将继续向前流动。该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实现了对流体流动过程及换热状况的模拟,为窄缝通道中的换热及冷却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而且,通过在窄缝通道内部设置阻塞件,以模拟窄缝通道中污垢等杂质对流体流动的影响,使得经该流体换热试验装置测得的流动数据更加贴近于实际,从而使得模拟结果更加可靠。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换热试验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对流体在窄缝通道中的流动及换热进行模拟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流体换热试验设备,包括动力装置、进水管、出水管、过渡件和上述流体换热试验装置。所述第二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均为条形孔且均与所述窄缝通道连通,所述过渡件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过渡件用于将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孔相连,另一个所述过渡件用于将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出水孔相连。所述过渡件中心贯通,包括相间隔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其中,所述第一孔用于与所述进水管/出水管相连,所述第二孔用于与所述进水孔/所述出水孔相连。所述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本技术流体换热试验设备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该流体换热试验设备工作时,启动动力装置,以将流体由进水管输送至过渡件处,并进一步输送至窄缝通道中;然后,流体在窄缝通道中由下至上流动至出水孔处,将经过出水孔处的过渡件流入出水管中。通过在流体换热试验设备中设置上述流体换热试验装置,以实现对流体流动过程及换热状况的模拟,相应的,该流体换热试验设备具有上述流体换热试验装置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此外,通过在进水孔与出水孔处设置过渡件,实现了进水管与进水孔之间以及出水管与出水孔之间的无缝衔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流体的外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在试验状态下的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流体流动方向;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中,不锈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流体流动方向;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中,不锈钢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换热试验设备中,过渡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流体换热试验设备中,过渡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第一夹板;200-第二夹板;300-玻璃板;400-不锈钢板;500-加热板;600-密封条;700-凸起;800-过渡件;410-测温孔;420-窄缝通道;430-引导孔;440-进水孔;810-第一孔;820-第二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板压紧于所述第二板的夹持组件,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的一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沿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形成用于使流体流动的窄缝通道(420);所述窄缝通道(420)内设置有阻塞件,且所述阻塞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的一面;所述流体换热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窄缝通道(420)提供热量的加热组件和用于测量所述窄缝通道(420)不同位置处温度的测温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一板压紧于所述第二板的夹持组件,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的一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沿所述第二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形成用于使流体流动的窄缝通道(420);所述窄缝通道(420)内设置有阻塞件,且所述阻塞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板朝向所述第一板的一面;所述流体换热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窄缝通道(420)提供热量的加热组件和用于测量所述窄缝通道(420)不同位置处温度的测温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为玻璃板(300),所述第二板为不锈钢板(400);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贴合于所述不锈钢板(400)表面设置的加热板(500),所述加热板(500)位于所述不锈钢板(400)远离所述玻璃板(300)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不锈钢板(400)表面的凸起(700),所述凸起(700)至少为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700)与所述不锈钢板(400)为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窄缝通道(420)的长度方向,所述不锈钢板(400)的表面上开设有平行且间隔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条(600),所述玻璃板(300)压紧在所述密封条(600)上。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换热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板(500)与所述不锈钢板(400)之间的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晶许巍夏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