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温度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620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温度调节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盘和第二检测盘;温度调节模块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温度调节件,箱体的外壁上铰接有调节件;温度调节模块包括温度预设单元、温度采集单元、温度比较单元、风速预设单元、风速采集单元、风速比较单元、综合匹配单元、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第二角度调节单元和转速调节单元;通过控制模块预设目标温度值和目标空气流动速度值;车辆行驶时,第一检测盘和第二检测盘能够实时检测车辆内的温度值且发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采集到实际温度值和目标温度值发送温度调整命令到温度调节模块实现对车辆内温度的实时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内温度调节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车内温度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当雨雪等天气情况较差时需要将车窗关闭,造成车辆内空气流动不好,如果将车窗户打开,雨水会进入到车辆内,对车辆造成影响。在车窗关闭后,车辆内形成一个封闭空间,当车辆内温度不适时通常依靠空调来调节。但是,现有的空调其对温度的调节机制比较固定,不能根据当时车辆内的实际温度值和车辆内乘车人员对温度的实际需要值进行调整,不能实现智能化的温度调整,不能满足乘车人员的实际需要。且现有的空调只是进行温度调整,其对空气流动速度调节作用较弱,不能实现车辆内空气流动的调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其能够根据司机和乘车人员的实际感受和当前车辆内的实际温度值进行温度调节,同时能够对车辆内空气流动速度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温度调节系统,用以解决现有车辆内的空调不能够对温度进行自动化调整,且不能调整车辆内空气流动速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和温度调节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检测盘和第二检测盘;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箱体,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温度调节件,于所述箱体的外壁上铰接有调节件;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温度预设单元、温度采集单元、温度比较单元、风速预设单元、风速采集单元、风速比较单元、综合匹配单元、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第二角度调节单元和转速调节单元。优先的,所述第一检测盘包括圆环状的第一安装板,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内设置有圆盘状的第一吸盘,于所述第一吸盘和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内连接板;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边缘处卡接有圆环状的第二吸盘。优先的,所述第二检测盘包括第一容纳盒,于所述第一容纳盒内卡接有第二容纳盒;于所述第一容纳盒和所述第二容纳盒围成的环形空间内卡接有电磁铁;于所述第二容纳盒内卡接有和所述电磁铁电连接的蓄电池;于所述第一容纳盒的用螺栓固定有检测盒,于所述检测盒内卡接有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优先的,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挡板,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底部滑动的穿设有伸缩杆,于所述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挡板,于所述第二挡板内穿设有通风孔,于所述通风孔内铰接有多个挡风板;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两端均用螺纹旋接有圆筒状的导向筒,于所述导向筒内旋接有调节轴,于所述调节轴的一端旋接有第一电机,于所述第一电机上电连接有第一DSP控制器;于所述第一挡板上卡接有第三温度传感器,于所述通风孔内卡接有风速传感器。优先的,所述温度调节件包括矩形的底板,于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有蓄电池,于所述底板的侧壁上转动的穿设有调节杆,于所述调节杆上卡接有多个基座;于所述调节杆的端部旋接有第二电机,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电连接有第二DSP控制器;于每个所述基座上穿设有转向杆,于所述基座的端部铰接有风扇,所述转向杆的活动端旋接于所述风扇的侧壁上;于所述风扇上电连接有第三DSP控制器;所述转向杆包括圆弧状的伸缩筒,于所述伸缩筒内滑动的穿设有圆弧状的滑动杆,于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内凹设有多个定位槽,于所述伸缩筒的侧壁内滑动的穿设有顶紧杆,于所述顶紧杆上旋接有手柄,所述顶紧杆的另一端顶紧于所述定位槽内;于所述滑动杆的伸出所述伸缩筒外的一端用螺纹旋接有旋接盘。优先的,所述温度预设单元,用于预设目标温度值;所述温度采集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实际温度值,且计算出平均温度值;所述温度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温度值和所述平均温度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温度差值且发送到所述综合匹配单元;所述风速预设单元,用于设置目标风速值;所述风速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实际风速值;所述风速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风速值和所述实际风速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风速差值且发送到所述综合匹配单元;所述综合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差值和所述第一风速差值确定车辆当前状态,且发送相应的调节命令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第二角度调节单元或者转速调节单元;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用于发送旋转命令到所述第一DSP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转动;所述第二角度调节单元,用于发送旋转命令到所述第二DSP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机转动;所述转速调节单元,用于发送转速控制命令到所述第三DSP控制器以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当前实际温度值、平均温度值和实际风速值。优先的,所述综合匹配单元包括温度参数单元和速度参数单元;所述温度参数单元用于对当前的温度值进行衡量并确定温度状态;所述温度状态包括高温、正常和低温;所述速度参数单元用于对当前的风速值进行衡量并确定当前风速状态;所述风速状态包括高速、正常和低速。优先的,所述综合匹配单元的匹配规则是:当温度状态是高温且风速状态是低速时,所述转速调节单元控制所述风扇提高转速;当温度状态是高温且风速状态是高速时,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机转动以增大所述第一挡板的开口;当温度状态是低温且风速状态是低速时,所述转速调节单元控制所述风扇降低转速,且所述第一角度调节单元控制所述第一电机转动以减小所述第一挡板的开口;当温度状态是低温且风速状态是高速时,所述转速调节单元控制所述风扇降低转速。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控制模块结合用户的实际需要预设目标温度值和目标空气流动速度值,即风速值;在车辆行驶时当车窗关闭后,第一检测盘和第二检测盘能够实时检测车辆内的温度值且发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采集到的实际温度值和目标温度值发送温度调整命令到温度调节模块实现对车辆内温度的实时调整;风速传感器检测的实际风速值发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预设目标风速值和实际风速值发送调整命令到温度调节模块实现对风速的调整,从而实现对空气流动速度的调整;该温度和风速调整过程中,能够实时采集实际的风速和温度值,且根据实际风速、实际温度值、目标风速值和目标温度值进行智能化调整风速和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专利技术的车内温度调节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图2是专利技术中第一检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专利技术中第二检测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专利技术中温度调节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专利技术中调节件的主视图。图6是专利技术中调节件的侧视图。图7是专利技术中温度调节件的主视图。图8是专利技术中温度调节件的侧视图。图9是专利技术中转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专利技术中温度调节模块的功能模块图。图中:1-控制模块;2-温度检测模块;21-第一检测盘;211-第一安装板;212-第一温度传感器;213-第二吸盘;214-内连接板;215-第一吸盘;22-第二检测盘;221-检测盒;222-第二温度传感器;223-电磁铁;224-第二容纳盒;225-蓄电池;226-第一容纳盒;3-温度调节模块;31-箱体;32-温度调节件;33-调节件;321-蓄电池;322-风扇;323-调节杆;324-底板;325-基座;326-转向杆;3261-旋接盘;3262-滑动杆;3263-伸缩筒;3264-定位槽;3265-顶紧杆;3266-手柄;33-调节件;331-调节轴;332-第一挡板;333-导向筒;334-第一电机;335-伸缩杆;336-第二挡板;337-通风孔;338-挡风板;339-风速传感器;3310-第三温度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温度检测模块(2)和温度调节模块(3);所述温度检测模块(2)包括第一检测盘(21)和第二检测盘(22);所述温度调节模块(3)包括箱体(31),于所述箱体(31)内设置有温度调节件(32),于所述箱体(31)的外壁上铰接有调节件(33);所述温度调节模块(3)包括温度预设单元、温度采集单元、温度比较单元、风速预设单元、风速采集单元、风速比较单元、综合匹配单元、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第二角度调节单元和转速调节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1)、温度检测模块(2)和温度调节模块(3);所述温度检测模块(2)包括第一检测盘(21)和第二检测盘(22);所述温度调节模块(3)包括箱体(31),于所述箱体(31)内设置有温度调节件(32),于所述箱体(31)的外壁上铰接有调节件(33);所述温度调节模块(3)包括温度预设单元、温度采集单元、温度比较单元、风速预设单元、风速采集单元、风速比较单元、综合匹配单元、第一角度调节单元、第二角度调节单元和转速调节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盘(21)包括圆环状的第一安装板(211),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1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温度传感器(212);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11)内设置有圆盘状的第一吸盘(215),于所述第一吸盘(215)和所述第一安装板(211)之间连接有内连接板(214);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11)的外边缘处卡接有圆环状的第二吸盘(2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盘(22)包括第一容纳盒(226),于所述第一容纳盒(226)内卡接有第二容纳盒(224);于所述第一容纳盒(226)和所述第二容纳盒(224)围成的环形空间内卡接有电磁铁(223);于所述第二容纳盒(224)内卡接有和所述电磁铁(223)电连接的蓄电池(225);于所述第一容纳盒(226)上用螺栓固定有检测盒(221),于所述检测盒(221)内卡接有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2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33)包括第一挡板(332),于所述第一挡板(332)的底部滑动的穿设有伸缩杆(335),于所述伸缩杆(335)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挡板(336),于所述第二挡板(336)内穿设有通风孔(337),于所述通风孔(337)内铰接有多个挡风板(338);于所述第一挡板(332)的两端均用螺纹旋接有圆筒状的导向筒(333),于所述导向筒(333)内旋接有调节轴(331),于所述调节轴(331)的一端旋接有第一电机(334),于所述第一电机(334)上电连接有第一DSP控制器;于所述第一挡板(332)上卡接有第三温度传感器(3310),于所述通风孔(337)内卡接有风速传感器(33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车内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件(32)包括矩形的底板(324),于所述底板(324)的上侧固定有蓄电池(321),于所述底板(324)的侧壁上转动的穿设有调节杆(323),于所述调节杆(323)上卡接有多个基座(325);于所述调节杆(323)的端部旋接有第二电机,于所述第二电机上电连接有第二DSP控制器;于每个所述基座(325)上穿设有转向杆(326),于所述基座(325)的端部铰接有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乐平汪祥涂聚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龙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