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及其夹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595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及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的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夹持一试验件。所述试验件具有两个端部和连接两个所述端部的连接部,两个所述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尺寸。所述夹具包括夹头和两个夹板。所述夹头具有两个沿载荷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的相对的侧壁与所述试验件的一所述端部相匹配,并能与所述试验件的一端卡合。两个所述夹板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夹头两侧,且两个所述夹板均能与两个所述延伸部接触。所述夹头与两个所述夹板均为陶瓷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夹具能够防止试验件从夹具脱出,使夹具能够更加牢固地夹持试验件,并可以适用于超高温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及其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试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及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的夹具。
技术介绍
涡轮组件是一种将流动工质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机械,它是航空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对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其中,涡轮组件主要包括叶片和轮盘。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涡轮叶片的主要材料,其疲劳性能直接影响涡轮叶片的工作性能和服役寿命。目前,为了测试上述材料的疲劳性能,常常将由试验件的两端做成燕尾型结构,同时,采用具有燕尾槽的夹具夹持于试验件的两端,并通过驱动机构进行疲劳试验。但是,该过程存在夹具夹持不牢固以及试验可靠性差的问题,并且由合金制备而成的夹具不能适用于超高温环境。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专利技术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的夹具,能够更加牢固地夹持试验件,并可以适用于超高温环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能够提高试验的可靠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的夹具,用于夹持一试验件。所述试验件具有两个端部和连接两个所述端部的连接部,两个所述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尺寸。所述夹具包括夹头和两个夹板。所述夹头具有两个沿载荷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的相对的侧壁与所述试验件的一所述端部相匹配,并能与所述试验件的一端卡合。两个所述夹板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夹头两侧,且两个所述夹板均能与两个所述延伸部接触。所述夹头与两个所述夹板均为陶瓷材料。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螺栓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螺栓均穿过所述夹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板均具有向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能顶抵位于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的所述试验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包括支撑板、移动板、第一夹具、第二夹具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移动板与所述支撑板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夹具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移动板之间,且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夹具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移动板之间,且与所述移动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移动板相向或背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均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的夹具,并沿载荷方向分布,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能够夹持于所述试验件的两端。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还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位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移动板之间,所述加热炉具有空腔,所述空腔沿载荷方向贯通,且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均位于所述空腔内。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空腔的内壁设有石墨层。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密封块以及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密封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且与所述空腔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移动板和所述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密封块设于所述第二连杆,且与所述空腔的内壁滑动密封配合。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块上设有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密封块上设有连通所述空腔与外界的第二通孔。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均为陶瓷材料。本公开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的夹具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个延伸部卡合试验件的一端,能够防止试验件沿载荷方向运动,并通过两个夹板对试验件进行限定,能够防止试验件沿垂直于载荷方向的方向运动,从而防止试验件从夹具脱出,使夹具能够更加牢固地夹持试验件。同时,由于夹头和两个夹板均为陶瓷材料,从而使夹具可以适用于超高温环境。本公开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夹持于试验件的两端,使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板和移动板背向运动,进而使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对试验件施加载荷,并测试试验件的疲劳性能。测试完成后,使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板和移动板相向运动,以顺利卸下该试验件。由于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均能够适用于超高温环境,并能够牢固地夹持试验件,从而提高了试验的可靠性。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其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夹头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夹具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夹具的侧视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图5中第二连杆、第二密封块以及连接块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图5中第一连杆和第一密封块的配合示意图。图中:1、夹头;2、延伸部;3、夹板;4、试验件;5、螺栓;6、螺孔;7、螺母;8、凸出部;9、支撑板;10、移动板;11、第一夹具;12、第二夹具;13、驱动机构;14、加热炉;15、空腔;16、第一密封块;17、第二密封块;18、第一连杆;19、第二连杆;20、连接块;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导管;24、螺纹。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用语“一”和“该”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的夹具,该夹具用于夹持一试验件。如图2所示,试验件4具有两个端部和连接两个端部的连接部,两个端部的尺寸大于连接部的尺寸。该试验件4的两端可以为燕尾型结构,但本公开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和图2所示,该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的夹具包括夹头1和两个夹板3。其中:夹头1具有两个沿载荷方向延伸的延伸部2,两个延伸部2的相对的侧壁与试验件4的一端部相匹配,并能与试验件4的一端卡合。两个夹板3可拆卸地夹持于夹头1两侧,且两个夹板3均能与两个延伸部2接触。所述夹头1与两个所述夹板3均为陶瓷材料。本公开实施方式通过两个延伸部2卡合试验件4的一端,能够防止试验件4沿载荷方向运动,并通过两个夹板3对试验件4进行限定,能够防止试验件4沿垂直于载荷方向的方向运动,从而防止试验件4从夹具脱落,使夹具能够更加牢固地夹持试验件4。同时,由于夹头1和两个夹板3均为陶瓷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的夹具,用于夹持一试验件,所述试验件具有两个端部和连接两个所述端部的连接部,两个所述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尺寸,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夹头,具有两个沿载荷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的相对的侧壁与所述试验件的一所述端部相匹配,并能与所述试验件的一端卡合;两个夹板,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夹头两侧,且两个所述夹板均能与两个所述延伸部接触;其中,所述夹头与两个所述夹板均为陶瓷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的夹具,用于夹持一试验件,所述试验件具有两个端部和连接两个所述端部的连接部,两个所述端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尺寸,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夹头,具有两个沿载荷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两个所述延伸部的相对的侧壁与所述试验件的一所述端部相匹配,并能与所述试验件的一端卡合;两个夹板,可拆卸地夹持于所述夹头两侧,且两个所述夹板均能与两个所述延伸部接触;其中,所述夹头与两个所述夹板均为陶瓷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螺栓均穿过所述夹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板均具有向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能顶抵位于两个所述延伸部之间的所述试验件。5.一种超高温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移动板,与所述支撑板正对设置;第一夹具,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移动板之间,且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第二夹具,位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移动板之间,且与所述移动板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移动板相向或背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志勋岳珠峰张旭辉杨柳毛倩竹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