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573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主要由水力锚、锚爪、弹簧、挡板、螺钉、第一油管、第一扶正器、第一喷柱、第一保护筒、单向阀、第二油管、第二扶正器、第二喷柱、第二保护筒、螺旋扶正器、顶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爪安装于水力锚的径向通孔内,锚爪顶部设有与挡板配合的轴向槽,轴向槽内设有沿轴向的盲孔;所述弹簧放置于挡板与锚爪轴向槽内沿轴向的盲孔组成的腔体内,弹簧下端作用于锚爪槽内盲孔的底部,上端作用于挡板上;所述的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锚内设有中空流道以及与锚爪配合的径向通孔;所述喷柱设有相位为60°的径向流道;所述第一喷柱与第二喷柱的外部分别设有第一保护筒和第二保护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完井工具,特别是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属于机械工程或石油工程

技术介绍
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石油资源的不断枯竭与国家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从有限的石油资源中尽可能提高产量对于综合国力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因此开展石油开采和相关增产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完井是钻井工作中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钻井和采油工艺的重要过渡,它在油气开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油气开采的效率。射孔是在实际操作中被普遍应用的一种完井方法,在世界各地的油田的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常规的射孔技术容易造成压实带,降低渗透率。因此,如何完善射孔技术是目前完井工程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主要由水力锚、锚爪、弹簧、挡板、螺钉、第一油管、第一扶正器、第一喷柱、第一保护筒、单向阀、第二油管、第二扶正器、第二喷柱、第二保护筒、螺旋扶正器、顶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锚与第一油管、第一油管与第一扶正器、第一扶正器与第一喷柱、第一喷柱与单向阀、单向阀与第二油管、第二油管与第二扶正器、第二扶正器与第二喷柱、第二喷柱与螺旋扶正器、螺旋扶正器与顶盖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水力锚与挡板、第一保护筒与第一喷柱、第二保护筒与第二喷柱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锚爪安装于水力锚的径向通孔内,锚爪顶部设有与挡板配合的轴向槽,轴向槽内设有沿轴向的盲孔;所述弹簧放置于挡板与锚爪轴向槽内沿轴向的盲孔组成的腔体内,弹簧下端作用于锚爪槽内盲孔的底部,上端作用于挡板上。所述的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锚内设有中空流道以及与锚爪配合的径向通孔;所述喷柱设有相位为60°的径向流道;所述第一喷柱与第二喷柱的外部分别设有第一保护筒和第二保护筒用于保护射孔作业时的第一喷柱与第二喷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申请的水力喷砂射孔装置的喷柱外设计有保护筒,可避免喷柱本体受到水力喷砂的回溅侵蚀,且安装方便;(2)顶盖的左开右闭的结构可减少一次投球操作;(3)增加螺旋扶正器,可以有效提高射孔的精度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B-B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喷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单向阀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单向阀的C向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扶正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喷柱与保护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螺旋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力锚,2.锚爪,3.弹簧,4.挡板,5.螺钉,6.第一油管,7.第一扶正器,8.第一喷柱,9.第一保护筒,10.单向阀,11.第二油管,12.第二扶正器,13.第二喷柱,14.第二保护筒,15.螺旋扶正器,16.顶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11所示,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主要由水力锚1、锚爪2、弹簧3、挡板4、螺钉5、第一油管6、第一扶正器7、第一喷柱8、第一保护筒9、单向阀10、第二油管11、第二扶正器12、第二喷柱13、第二保护筒14、螺旋扶正器15、顶盖1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锚1与第一油管6、第一油管6与第一扶正器7、第一扶正器7与第一喷柱8、第一喷柱8与单向阀10、单向阀10与第二油管11、第二油管11与第二扶正器12、第二扶正器12与第二喷柱13、第二喷柱13与螺旋扶正器15、螺旋扶正器15与顶盖16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水力锚1与挡板4、第一保护筒9与第一喷柱8、第二保护筒14与第二喷柱13均通过螺钉5连接;所述锚爪2安装于水力锚1的径向通孔内,锚爪2顶部设有与挡板4配合的轴向槽,轴向槽内设有沿轴向的盲孔;所述弹簧3放置于挡板4与锚爪2轴向槽内沿轴向的盲孔组成的腔体内,弹簧3下端作用于锚爪2槽内盲孔的底部,上端作用于挡板4上。如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锚1内设有中空流道以及与锚爪2配合的径向通孔;所述喷柱8设有相位为60°的径向流道;所述第一喷柱8与第二喷柱13的外部分别设有第一保护筒9和第二保护筒14用于保护射孔作业时的第一喷柱8与第二喷柱13。如图5和6所示,所述的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10壳体外设有用于安装和拆卸翼状结构,内部设有轴向流道。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的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正器7和第二扶正器12均采用多翼结构,拆卸方便,内部设有轴向流道。如图1和图10所示,所述的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扶正器15表面有螺旋带,既可提高射孔精度和稳定性,还能提高环空水泥浆对泥浆的顶替效率。如图11所示,所述的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6为左开右闭结构。如图1-图11所示,所述的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工作原理为:含砂钻井液通过水力锚1流道进入所述的水力喷砂装置,当含砂钻井液到达顶盖16时,装置憋压,锚爪2在液压作用下外伸进行锚定,第一喷柱8进行射孔,射孔完成后向单向阀10投球使第二喷柱8憋压完成射孔。第一扶正器7、第二扶正器12、螺旋扶正器15可用于提高作业过程中射孔的精度与稳定性,第一保护筒9和第二保护筒14则可避免作业时第一喷柱8与第二喷柱13本体受到水力喷砂的回溅侵蚀。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专利而非限制本专利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的构思和原则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属于本专利系统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主要由水力锚(1)、锚爪(2)、弹簧(3)、挡板(4)、螺钉(5)、第一油管(6)、第一扶正器(7)、第一喷柱(8)、第一保护筒(9)、单向阀(10)、第二油管(11)、第二扶正器(12)、第二喷柱(13)、第二保护筒(14)、螺旋扶正器(15)、顶盖(1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锚(1)与第一油管(6)、第一油管(6)与第一扶正器(7)、第一扶正器(7)与第一喷柱(8)、第一喷柱(8)与单向阀(10)、单向阀(10)与第二油管(11)、第二油管(11)与第二扶正器(12)、第二扶正器(12)与第二喷柱(13)、第二喷柱(13)与螺旋扶正器(15)、螺旋扶正器(15)与顶盖(16)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水力锚(1)与挡板(4)、第一保护筒(9)与第一喷柱(8)、第二保护筒(14)与第二喷柱(13)均通过螺钉(5)连接;所述锚爪(2)安装于水力锚(1)的径向通孔内,锚爪(2)顶部设有与挡板(4)配合的轴向槽,轴向槽内设有沿轴向的盲孔;所述弹簧(3)放置于挡板(4)与锚爪(2)轴向槽内沿轴向的盲孔组成的腔体内,弹簧(3)下端作用于锚爪(2)槽内盲孔的底部,上端作用于挡板(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装置,主要由水力锚(1)、锚爪(2)、弹簧(3)、挡板(4)、螺钉(5)、第一油管(6)、第一扶正器(7)、第一喷柱(8)、第一保护筒(9)、单向阀(10)、第二油管(11)、第二扶正器(12)、第二喷柱(13)、第二保护筒(14)、螺旋扶正器(15)、顶盖(1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锚(1)与第一油管(6)、第一油管(6)与第一扶正器(7)、第一扶正器(7)与第一喷柱(8)、第一喷柱(8)与单向阀(10)、单向阀(10)与第二油管(11)、第二油管(11)与第二扶正器(12)、第二扶正器(12)与第二喷柱(13)、第二喷柱(13)与螺旋扶正器(15)、螺旋扶正器(15)与顶盖(16)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水力锚(1)与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历平郭宝林祝效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