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554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水漏斗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的预留孔洞中,排水漏斗的斗部顶部边沿不高于地下室顶板的上表面,颈部向下穿过预留孔洞、伸至地下室顶板的下方,颈部底端出口通过软管与缓存罐顶部进水口连接;缓存罐悬挂在地下室顶板的下方,缓存罐内设有过滤网,缓存罐底部出水口与收集沉淀箱连接;收集沉淀箱内水平并列设置有一级沉淀腔和二级沉淀腔,一级沉淀腔和二级沉淀腔之间设置有挡板,一级沉淀腔与二级沉淀腔的上部相互连通,二级沉淀腔通过输水管道与加压泵连接,输水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门;加压泵的出水口与喷射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配套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用水,在以土建基础建设为主的项目前期,以地下降水为主要来源,到项目中后期,停止地下降水抽取后,施工用水一般以市政自来水为主要来源。而整个建筑施工周期内,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大量使用自来水,不仅增加了项目的施工成本,而且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而对于雨水,现阶段项目施工过程中,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一般在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以后,每逢降雨,地下室顶板的雨水均无组织漫流至基坑肥槽或经由顶板机电洞口进入地下室,造成地下室地面泥泞。目前也没有有效的、适用于地下室顶板雨水收集的收集装置,大多是在地下室顶板上的预留洞口设置防水装置,避免雨水下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环保的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地下室顶板的雨水会进入地下室,造成地下室地面泥泞,雨水没有有效的回收利用装置,施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市政自来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施工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排水漏斗、缓存罐、收集沉淀箱、加压泵和喷射装置,排水漏斗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的预留孔洞中,排水漏斗包括位于上方的斗部和位于下方的颈部,斗部的顶部边沿不高于地下室顶板的上表面,颈部向下穿过预留孔洞、伸至地下室顶板的下方,颈部底端出口通过软管与缓存罐顶部进水口连接;缓存罐悬挂在地下室顶板的下方,缓存罐内设有过滤网,缓存罐底部出水口通过软管与收集沉淀箱连接;收集沉淀箱内水平并列设置有一级沉淀腔和二级沉淀腔,一级沉淀腔和二级沉淀腔之间设置有挡板,一级沉淀腔与二级沉淀腔的上部相互连通,缓存罐出水口与一级沉淀腔连接,二级沉淀腔通过输水管道与加压泵连接,输水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门;加压泵的出水口与喷射装置连接。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预留孔洞为排水孔或机电洞孔。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包括位于缓存罐上方的一级过滤网和位于缓存罐下方的二级过滤网。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一级过滤网倾斜设置,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7°,一级过滤网的目数为4-6目。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二级过滤网水平设置,二级过滤网的目数为10-20目。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软管的公称直径为50mm。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高度为收集沉淀箱高度的1/3-4/5。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缓存罐通过钢筋支架悬挂在地下室顶板的下方,所述钢筋支架顶部向上穿过预留孔洞后搭设在周边的地下室顶板上。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应用广泛灵活,不受客观环境的限制,便于操作;储水量大,雨水净化效果好,回收利用率高,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市政自来水的需求量,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使得施工过程更加节能环保。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位的细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排水漏斗;2-缓存罐;21-一级过滤网;22-二级过滤网;3-收集沉淀箱;31-一级沉淀腔;32-二级沉淀腔;33-挡板;4-加压泵;41-调节阀门;5-喷射装置;6-地下室顶板;7-预留孔洞;8-软管;9-钢筋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排水漏斗1、缓存罐2、收集沉淀箱3、加压泵4和喷射装置5,排水漏斗1设置在地下室顶板6上的预留孔洞7中,预留孔洞7为排水孔或机电洞孔,排水漏斗1包括位于上方的斗部和位于下方的颈部,斗部的顶部边沿不高于地下室顶板6的上表面,颈部向下穿过预留孔洞7、伸至地下室顶板6的下方,颈部底端出口通过软管8与缓存罐2顶部进水口连接;缓存罐2通过钢筋支架9悬挂在地下室顶板6的下方,钢筋支架9顶部向上穿过预留孔洞7后搭设在周边的地下室顶板6上,缓存罐2内设有位于上方的一级过滤网21和下方的二级过滤网22,一级过滤网21倾斜设置,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27°,一级过滤网21的目数为4-6目;二级过滤网22水平设置,二级过滤网22的目数为10-20目,缓存罐2底部出水口通过软管8与收集沉淀箱3连接,软管8的公称直径为50mm;收集沉淀箱3内水平并列设置有一级沉淀腔31和二级沉淀腔32,一级沉淀腔31和二级沉淀腔32之间设置有挡板33,一级沉淀腔31与二级沉淀腔32的上部相互连通,挡板33的高度为收集沉淀箱3高度的1/3-4/5;缓存罐2出水口通过软管8与一级沉淀腔31连接,软管8向下延伸至一级沉淀腔31的底部;二级沉淀腔32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加压泵4连接,输水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门41;加压泵4的出水口与喷射装置5连接。本技术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雨水经过地下室顶板6汇聚在预留孔洞7,通过预留孔洞7中的排水漏斗1流至缓存罐2中,经过缓存罐2中一级过滤网21滤除雨水中的粒径较大的杂质,然后经过二级过滤网22滤除雨水中粒径较小的颗粒杂质;经过初步净化的雨水进入收集沉淀箱3内,在一级沉淀腔31内静置,雨水中的杂质经过进一步的沉淀,上层清液经过挡板33上方进入二级沉淀腔32缓存;当有施工用水需求时,开启调节阀门41,净化雨水经加压泵4泵送至喷射装置5,可用于混凝土喷淋养护、砖砌体洒水湿润、墙面洒水湿润等用途。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漏斗(1)、缓存罐(2)、收集沉淀箱(3)、加压泵(4)和喷射装置(5),排水漏斗(1)设置在地下室顶板(6)上的预留孔洞(7)中,排水漏斗(1)包括位于上方的斗部和位于下方的颈部,斗部的顶部边沿不高于地下室顶板(6)的上表面,颈部向下穿过预留孔洞(7)、伸至地下室顶板(6)的下方,颈部底端出口通过软管(8)与缓存罐(2)顶部进水口连接;缓存罐(2)悬挂在地下室顶板(6)的下方,缓存罐(2)内设有过滤网,缓存罐(2)底部出水口通过软管(8)与收集沉淀箱(3)连接;收集沉淀箱(3)内水平并列设置有一级沉淀腔(31)和二级沉淀腔(32),一级沉淀腔(31)和二级沉淀腔(32)之间设置有挡板(33),一级沉淀腔(31)与二级沉淀腔(32)的上部相互连通,缓存罐(2)出水口与一级沉淀腔(31)连通,二级沉淀腔(32)通过输水管道与加压泵(4)连接,输水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门(41);加压泵(4)的出水口与喷射装置(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漏斗(1)、缓存罐(2)、收集沉淀箱(3)、加压泵(4)和喷射装置(5),排水漏斗(1)设置在地下室顶板(6)上的预留孔洞(7)中,排水漏斗(1)包括位于上方的斗部和位于下方的颈部,斗部的顶部边沿不高于地下室顶板(6)的上表面,颈部向下穿过预留孔洞(7)、伸至地下室顶板(6)的下方,颈部底端出口通过软管(8)与缓存罐(2)顶部进水口连接;缓存罐(2)悬挂在地下室顶板(6)的下方,缓存罐(2)内设有过滤网,缓存罐(2)底部出水口通过软管(8)与收集沉淀箱(3)连接;收集沉淀箱(3)内水平并列设置有一级沉淀腔(31)和二级沉淀腔(32),一级沉淀腔(31)和二级沉淀腔(32)之间设置有挡板(33),一级沉淀腔(31)与二级沉淀腔(32)的上部相互连通,缓存罐(2)出水口与一级沉淀腔(31)连通,二级沉淀腔(32)通过输水管道与加压泵(4)连接,输水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门(41);加压泵(4)的出水口与喷射装置(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顶板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存李坤李云峰王立国杨进龙谢荣王嘉麒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