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525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包括主体钢筋和螺旋钢筋,主体钢筋包括多根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纵向钢筋,螺旋钢筋呈螺旋状盘旋在由多根纵向钢筋围成的柱状结构的外侧,螺旋钢筋且位于主体钢筋两端端部的部分沿主体钢筋周向延伸形成环形钢筋,纵向钢筋的顶端弯折且沿主体钢筋径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弯曲钢筋,第一弯曲钢筋的端部弯折且沿平行于主体钢筋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二弯曲钢筋,主体钢筋的上方还设置有套管,套管套设在所有的第二弯曲钢筋合围形成的柱状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超灌桩头进行去除,降低了施工强度,减少了施工成本,减轻了施工噪声,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
本技术涉及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
技术介绍
桩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在古代的房屋、桥梁的建筑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的桩广泛被应用于现代建筑。现代桩基按照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及灌注桩,其中钻孔灌注桩因其在地震力具有作用下的变形小,稳定性好,能有效解决地震区软弱地基和地震液化地基抗震问题等优势而被广泛使用。在现代建筑土程,桥梁土程、市政上程、水利上程等上程建设中,均普遍采取以桩基基础,因此对对桩的施工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避免在灌注混凝土时,桩底的沉渣和灌注过程中泥浆中沉淀的杂质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定厚度(而这一部分混凝土的强度较差),保证桩头的质量,其中对灌注桩采取超灌一段长度,并在后期破除超灌桩头的方式成为保证桩施工质量的一道重要措施。采用常规的钢筋笼进行施工,钢筋笼中的纵向钢筋靠近于灌注桩的边缘,在超灌桩头除去的时候,为了避免伤及到其内部钢筋,破除桩头施工普遍采取风镐加人工硬凿的方式,导致后期操作过程噪声大、施工效率低下,桩头破除质量也明显较差;尤其是对于工程量较大的桩头破除,更是明显出现劳动力缺乏,施工成本增大,严重影响到工期进度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便于对超灌桩头进行去除,降低施工强度,减少施工成本,减轻施工噪声,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的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包括主体钢筋和螺旋钢筋,主体钢筋包括多根相互平行且等间距竖直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而围成柱状结构的纵向钢筋,螺旋钢筋呈螺旋状盘旋在由多根纵向钢筋围成的柱状结构的外侧,螺旋钢筋分别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螺旋钢筋由主体钢筋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螺旋钢筋且位于主体钢筋两端端部的部分沿主体钢筋周向延伸形成环形钢筋,环形钢筋分别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纵向钢筋的顶端弯折且沿主体钢筋径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弯曲钢筋,第一弯曲钢筋的端部弯折且沿平行于主体钢筋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二弯曲钢筋,主体钢筋的上方还设置有套管,套管的长度大于第二弯曲钢筋的长度,套管套设在所有的第二弯曲钢筋合围形成的柱状结构上,套管的底部抵触到第一弯曲钢筋上。在本技术中,桩孔钻取后,将钢筋笼放入桩孔内,向桩孔内灌注混凝土至设计标高,混凝土强度在达到30~35%时,其初期成型,强度相对较低,这样采用环切的方式,其切割难度也相应较低,另外切割的噪声也得到降低。当环切至套管时,套管不仅能够对第二弯曲钢筋进行保护,同时套管外的混凝土在环切后,超灌桩头就与整个桩体进行了分离,此时只需要沿桩体中心线方向向上吊起超灌桩头,就能够使超灌桩头与桩体脱离。之后再对第二弯曲钢筋施加作用力,其目的就是将第一弯曲钢筋从混凝土中拔出,此时混凝土强度还较低,相应难度也不太大。这样相应的全部的第二弯曲钢筋就会分散开,以便于锚入到后期施工的承台或筏板基础内。作为优化,所述第二弯曲钢筋的中心线靠近于所述主体钢筋的中心线,所有的所述第二弯曲钢筋以所述主体钢筋中心线为圆心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以围成柱状结构,相邻两根所述第二弯曲钢筋抵接在一起。尽可能的将所有的第二弯曲钢筋集中在主体钢筋的中心,增加环切深度,进而减少套管内所形成的混凝土量,降低人工作业的工作量。作为优化,所述第一弯曲钢筋和所述第二弯曲钢筋的表面上包裹有一层隔绝层。隔绝层能够避免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与钢筋接触,使混凝土凝固在钢筋上对后续施工造成影响。在灌注桩头去除后,将隔绝层拆卸下即可。作为优化,所述套管顶部安装有用于封堵管口的封堵装置。避免了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进入到套管内凝固,对后续施工造成影响。另外套管顶部管口封堵后,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空气在套管内部产生一个气压,能够减少混凝土从套管底部管口进入到套管内,减少了混凝土在其内凝固后的后续清理工作,减轻了施工负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便于对超灌桩头进行去除,降低了施工强度,减少了施工成本,减轻了施工噪声,缩短了施工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超灌桩头处理施工方法中钢筋笼上端端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采用了本技术结构的超灌桩头处理施工方法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超灌桩头处理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钢筋笼,钢筋笼包括主体钢筋和螺旋钢筋1,主体钢筋包括多根相互平行且等间距竖直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而围成柱状结构的纵向钢筋2,螺旋钢筋1呈螺旋状盘旋在由多根纵向钢筋2围成的柱状结构的外侧,螺旋钢筋1分别与纵向钢筋2固定连接,螺旋钢筋1由主体钢筋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螺旋钢筋1且位于主体钢筋两端端部的部分沿主体钢筋周向延伸形成环形钢筋3,环形钢筋3分别与纵向钢筋2固定连接,纵向钢筋2的顶端弯折且沿主体钢筋径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弯曲钢筋4,第一弯曲钢筋4的端部弯折且沿平行于主体钢筋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二弯曲钢筋5;(2)钻取桩孔至设计深度,将钢筋笼放入桩孔内,其中第一弯曲钢筋4的标高高于桩孔口处标高,获取套管6,套管6的长度大于第二弯曲钢筋5的长度,将套管6套在第二弯曲钢筋5合围所形成的柱状结构上,套管6的底部抵触到第一弯曲钢筋4上,向桩孔内灌注混凝土至设计标高;(3)待混凝土强度达到30~35%时,在第一弯曲钢筋4上方位置采用环切的方式对超灌桩头进行切割,直至切割至套管处;(4)采用吊运的方式移除超灌桩头,并对每一根第二弯曲钢筋5施加作用力以将第一弯曲钢筋4拔出于混凝土外。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弯曲钢筋5的中心线靠近于所述主体钢筋的中心线,所有的所述第二弯曲钢筋5以所述主体钢筋中心线为圆心分布在同一圆周上以围成柱状结构,相邻两根所述第二弯曲钢筋5抵接在一起。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弯曲钢筋4和所述第二弯曲钢筋5的表面上包裹有一层隔绝层。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管7顶部安装有用于封堵管口的封堵装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可以这样做,所述隔绝层为PVC薄膜,不仅方便对钢筋进行包裹,同时拆除也便捷。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堵头,堵头的沿所述套管径向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套管沿其径向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一致,堵头的底面凸起形成有与堵头中心线同轴的螺柱,所述套管顶部内壁设置有与螺柱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堵头通过螺柱螺纹连接在所述套管顶部,堵头底面且位于螺柱外侧的位置还粘接有一层弹性密封垫,用于增加密封性。另外所述纵向钢筋在下料前需注意所述第一弯曲钢筋和所述第二弯曲钢筋弯曲参数进行下料,在拔出所述弯曲钢筋时,可以利用钢管等套筒类工具套入所述第二弯曲钢筋,利用杠杆原理进行操作。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钢筋和螺旋钢筋,主体钢筋包括多根相互平行且等间距竖直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而围成柱状结构的纵向钢筋,螺旋钢筋呈螺旋状盘旋在由多根纵向钢筋围成的柱状结构的外侧,螺旋钢筋分别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螺旋钢筋由主体钢筋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螺旋钢筋且位于主体钢筋两端端部的部分沿主体钢筋周向延伸形成环形钢筋,环形钢筋分别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纵向钢筋的顶端弯折且沿主体钢筋径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弯曲钢筋,第一弯曲钢筋的端部弯折且沿平行于主体钢筋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二弯曲钢筋,主体钢筋的上方还设置有套管,套管的长度大于第二弯曲钢筋的长度,套管套设在所有的第二弯曲钢筋合围形成的柱状结构上,套管的底部抵触到第一弯曲钢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灌桩施工用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钢筋和螺旋钢筋,主体钢筋包括多根相互平行且等间距竖直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而围成柱状结构的纵向钢筋,螺旋钢筋呈螺旋状盘旋在由多根纵向钢筋围成的柱状结构的外侧,螺旋钢筋分别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螺旋钢筋由主体钢筋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螺旋钢筋且位于主体钢筋两端端部的部分沿主体钢筋周向延伸形成环形钢筋,环形钢筋分别与纵向钢筋固定连接,纵向钢筋的顶端弯折且沿主体钢筋径向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弯曲钢筋,第一弯曲钢筋的端部弯折且沿平行于主体钢筋中心线方向向外延伸以形成第二弯曲钢筋,主体钢筋的上方还设置有套管,套管的长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龙余来轩蒋露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