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47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15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路基、路缘石与缘石垫块;机动车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排水表面层、排水中面层、排水基层、半刚性基层和排水底基层。排水基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设置有封层。非机动车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水面层、透水基层和透水底基层。非机动车道的透水底基层与路基之间设置有防渗隔离层。绿化带包括种植土,种植土内埋置有排水管,排水管外围设有碎石过滤层,碎石过滤层外围设有透水反滤土工布。机动车道采用半透水道路结构,通过路面竖向排水可快速、有效排出道路路面积水,避免雨水进入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及路基造成软化,提高了路面强度及耐久性;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性,减少城市内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城市道路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城市道路路面一般由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等不透水材料组成,路面排水通过路拱横坡实现。然而,下雨天路面范围内的雨水不能及时横向排除到路面范围外,造成路面积水;导致路面抗滑性严重降低、车辆行驶易发生漂移,影响行车安全,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铺筑不透水路面改变了城市原有的水文生态环境,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暴雨情况下容易引起城市内涝的发生。路面是城市空间的重要载体,也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重要一环。随着路面材料的不断发展,透水路面为解决城市内涝提供了可行性。透水路面采用空隙率较大的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可以竖向排水,减少路表积水;同时将路表雨水排入路面基层或路基中,路基或基层充当城市海绵体储存路表水,促进城市自然水文循环,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透水路面可有效的解决城市内涝、调节城市热岛效应,已成为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途径。目前的透水路面大多针对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作用的荷载较小。机动车道上的交通荷载较大,透水路面不仅要满足排水要求,还需要有足够的承载强度。机动车道如果采用全透水路面,将路表雨水排入路基,容易造成路基软化强度不足,导致路面破坏。例如专利CN207176431U公布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道路结构,虽然能够实现路面排水储水功能,但路基容易发生病害影响路面的使用。因而。设计一种既能快速排水、储水的机动车道路结构,同时还能不影响路基、路面强度,对于解决城市内涝、实现海绵城市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该透水道路能够在不影响机动车路面承载强度的情况下有效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雨水,减少城市内涝,促进城市自然水文系统循环。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路基、路缘石与缘石垫块;其特征在于:机动车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排水表面层、排水中面层、排水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底基层;排水基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设置有封层。非机动车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水面层、透水基层和透水底基层。非机动车道的透水底基层与路基之间设置有防渗隔离层。绿化带包括种植土,种植土内埋置有排水管,排水管外围设有碎石过滤层,碎石过滤层外围设有透水反滤土工布;排水管管壁设有数量众多的进水孔,排水管与现有的排水系统连通。在绿化带中设置的排水管是PVC排水管,使得道路具有足够的排水能力,当绿化带内雨水的水位达到非机动车道透水底基层高度时不再上升,而是通过排水管排入排水系统中。PVC排水管周围铺筑的碎石层和透水反滤土工布,防止种植土进入PVC排水管导致排水不畅通。种植土与机动车道的半刚性基层、排水底基层之间设有细沙层,种植土与路基之间设有细沙层,细沙层上面以及种植土底部铺设有防渗土工布。设置的防渗土工布,用于防止储存在绿化带中的雨水进入路基影响路基强度。在土工布下面铺筑的细沙层,避免在施工过程防渗土工布破裂。路缘石及缘石垫块采用透水水泥混凝土制成,空隙率大于20%。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中的雨水通过透水路缘石、透水缘石垫块排入绿化带中,绿化带作为蓄水池,承担路面储水功能,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本技术提供的海绵城市透水道路,能够在不影响路面承载强度的情况下有效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雨水,提高机动车道路面与非机动车道路面的行车安全,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促进城市自然水文系统循环。本技术的排水技术原理简述:机动车道采用半透水路面结构,排水表面层厚度40mm、空隙率15~20%,排水中面层厚度80mm、空隙率18~25%,排水基层厚度100mm、空隙率20~25%;机动车道路面的储水量为:4×15%+8×20%+10×25%=47mm。非机动车道采用全透水路面结构,透水面层厚度180mm、空隙率10~15%,透水基层厚度200mm、空隙率20~30%,底基层150mm、空隙率30~40%,非机动车道路面储水量为:180×10%+200×20%+150×30%=103mm。可见,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有足够的储水空间,具备暴雨期间迅速排出路表雨水的能力。机动车道透水基层与半刚性底基层之间设置的封层,避免雨水渗入半刚性基层而降低机动车道底基层及路基的强度,保证了路面的强度及耐久性。与现有的透水路面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机动车道采用半透水道路结构,通过路面竖向排水可快速、有效排出道路路面积水,避免雨水进入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及路基造成软化,提高了路面强度及耐久性;绿化带作为蓄水池,在不影响路基强度的情况下收集雨水、将路面范围内的雨水排入绿化带,在减小城市排水系统压力的同时促进了城市生态水循环。本技术可以有效快速排出路面范围内的积水,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性,减少城市内涝,促进城市水文系统循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动车道,11—排水表面层,12—排水中面层,13—排水基层,14—半刚性基层,15—底基层;2—非机动车道,21—透水面层,22—透水基层,23—透水底基层;3—绿化带,31—种植土,32—透水反滤土工布,33—碎石过滤层,34—排水管,3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缘石,36—透水水泥混凝土缘石垫块;4—封层;5—防渗隔离层;6—防渗土工布;7—细沙层,8—路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包括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2、绿化带3、路基8、路缘石35与缘石垫块36;其特征在于:机动车道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排水表面层11、排水中面层12、排水基层13、半刚性基层14和底基层15;排水基层13与半刚性基层14之间设置有封层4。非机动车道2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水面层21、透水基层22和透水底基层23。透水底基层23与路基8之间设置有防渗隔离层5。绿化带3包括种植土31,种植土31内埋置有排水管34,排水管34外围设有碎石过滤层33,碎石过滤层33外围设有透水反滤土工布32;排水管34管壁设有数量众多的进水孔,排水管34与现有的排水系统连通。机动车道的排水表面层11采用排水沥请OGFC-13混合料制作,压实后空隙率15%~20%,厚度为4cm;排水中面层12采用透水沥请混合料PAC-20制作,压实后空隙率18%~25%,厚度为8cm;排水基层13采用ATPB-30混合料制作,压实后空隙率20%~25%,厚度为10cm;半刚性基层14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制作,厚度20cm;排水底基层15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厚度20cm。非机动车道2的透水面层21采用压实后空隙率为10%~15%的C30透水水泥混凝土制作,厚度18cm;透水基层22采用压实后空隙率为20%~30%的多孔水泥稳定碎石,厚度20cm;透水底基层23采用压实后空隙率为30%~40%的级配碎石,厚度15cm。种植土31的深度为1m,排水管34为直径为100mm的PVC花管,沿道路纵向设置,排水管34管底位置与非机动车道的透水底基层23底部同一高程。每20m沿道路横向设置一排水导管,用以连接纵向PVC花管与城市排水系统。为了保证防渗土工布的防渗效果,施工时种植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路基、路缘石与缘石垫块;其特征在于:机动车道(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排水表面层(11)、排水中面层(12)、排水基层(13)、半刚性基层(14)和底基层(15);排水基层(13)与半刚性基层(14)之间设置有封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路基、路缘石与缘石垫块;其特征在于:机动车道(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排水表面层(11)、排水中面层(12)、排水基层(13)、半刚性基层(14)和底基层(15);排水基层(13)与半刚性基层(14)之间设置有封层(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非机动车道(2)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水面层(21)、透水基层(22)和透水底基层(23);透水底基层(23)与路基(8)之间设置有防渗隔离层(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绿化带(3)包括种植土(31),种植土(31)内埋置有排水管(34),排水管(34)外围设有碎石过滤层(33),碎石过滤层(33)外围设有透水反滤土工布(32);排水管(34)管壁设有数量众多的进水孔,排水管(34)与现有的排水系统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透水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机动车道的排水表面层(11)采用排水沥请OGFC-13混合料制作,压实后空隙率15%~20%,厚度为4cm;排水中面层(12)采用透水沥请混合料PAC-20制作,压实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生平何天钦魏晋贾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