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46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缸,包括缸体、缸盖以及设于缸体内的进气装置,各缸盖位于缸体内部的端面边缘分别周向设有多个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各第一换热单元分别与各第二换热单元相互接触;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均包括与缸盖固定连接的两块换热板,换热板上设有多个进气孔;换热单元均与缸体的内壁形成有换热腔;相邻的换热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各隔板的两侧均与进气孔的底部边缘接触,且隔板远离缸体内部的端面自远离进气孔的中部向靠近进气孔的两侧边缘逐渐凹陷设置;各缸盖上均设有与各换热腔连通的环形内腔,环形内腔远离换热腔的一侧连通有排水腔体,且排水腔体的底部外壁设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烘干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缸
本技术涉及烘干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烘缸。
技术介绍
烘缸是用铸铁制成的两端有盖的空心圆筒,由缸体及其两端的缸盖组成,其主要在缸体内壁通入热蒸汽将烘缸外壁运输的纸张烘干、烫光。在烘缸对纸张进行烘干、烫光的过程中,会消耗缸体内部热蒸汽所提供的热量,当热蒸汽的热量散失后会降温,使得一部分的热蒸汽冷凝成水聚集在烘缸的内部,冷凝水聚集在缸体的内部势必会影响烘缸的烘干以及烫光的效果,故存在着烘干效果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缸,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烘缸,包括中空设置的缸体、设于缸体两端的缸盖以及设于缸体内部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缸盖位于缸体内部的端面边缘分别周向设有多个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各第一换热单元与各第二换热单元均一一对应且相互接触,且在各换热单元的接触端设有密封组件;各第一换热单元和各第二换热单元均包括与缸盖固定连接的两块换热板,各换热板远离缸盖边缘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各换热板之间所呈夹角的角度为135度,各换热板上设有多个进气孔;各换热单元均与缸体的内壁形成有换热腔;相邻的换热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各隔板的两侧均与进气孔的底部边缘接触,且隔板远离缸体内部的端面自远离进气孔的中部向靠近进气孔的两侧边缘逐渐凹陷设置;各缸盖上均设有环形内腔且该环形内腔均与各换热腔连通,所述环形内腔远离换热腔的一侧连接有与所述环形内腔相适配的排水腔体,该排水腔体与环形内腔的内壁轴向滑动连接,且排水腔体的底部外壁设有排水口。优选为:部分位于换热腔内的缸体内壁均附有一层引流板,所述引流板远离缸体内壁的端面自远离排水腔体的一端向靠近排水腔体的一端逐渐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换热单元与第二换热单元为烘缸的主换热区,在向烘缸内通入热蒸汽之后,热蒸汽填充满整个烘缸后会进入各第一换热单元以及各第二换热单元内部,各第一换热单元与各第二换热单元的两侧分别设有排水腔体,排水腔体可以将烘缸内部的冷却水排出,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冷却水影响烘缸对纸张的烘干以及烫光的效果;更详细的说:缸体内部的进气装置可以将热蒸汽输送至缸体内部,进入缸体内部的热蒸汽分别会通过各个进气孔进入换热腔内,换热腔内的热蒸汽通过缸体外壁将热量传递给缸体外壁输送的纸张,从而对纸张进行烘干、烫光,热蒸汽散失热量后冷却成水,位于顶部换热腔中的冷水会通过换气孔脱落换热腔,从而可以避免顶部换热腔中的热蒸汽由于冷水的存在而导致烘干效果降低,进而来提高烘干的效果;其次,在冷却水脱离换热腔之后,落入底部换热单元之间的隔板中,隔板与各换热单元的进气孔的底部边缘接触,会将冷水输送至底部换热单元中的换热腔内,并且换热腔内设有的引流板可以将冷水向排水腔体中输送,从而将各个换热单元内部的冷却水排出,进而来提高烘干的效果;由于在烘缸运输纸张时,通常只有上半部与纸张接触,故通过上次的顺序来排出冷却,不会影响烘缸的烘干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各换热板之间所呈夹角的角度为135度,该设置可以提高换热板与缸体内热蒸汽的接触面积,提高热蒸汽进入各个换热单元内部,从而来提高烘缸的烘干效果;其次,当排水腔体内部收集满冷水后,可以将排水腔体滑出,并且通过排水口将冷水从缸体内排出,该设置的有益效果如下:(其一)、当烘缸产出的冷水效率较低时,可以在排水腔体收集满冷水后在将排水腔体滑出,既不会影响烘缸的烘干效果,也能将烘缸内的冷水排出;(其二)、当烘缸产出的冷水效率较高时,可以一直将排水腔体滑出,从而使冷水得到有效的排出,由于冷水产出的效率较快,可以避免热蒸汽从排水口中排出,进而提高烘缸的排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罩和第二密封罩,第一密封罩与第一换热单元的外壁固定连接,且第一密封罩部分与第二换热单元的外壁接触,第二密封罩与第二换热单元的换热腔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二密封罩部分向第一换热单元的换热腔内延伸并且与第一换热单元的换热腔内壁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组件可以提高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接触处的密封性,并且第一密封罩包覆在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的外壁,第二密封罩紧贴第一换热单元与第二换热单元的换热腔内壁的接触处,通过从外部的密封以及从内部的密封,可以有效的提高第一换热单元与第二换热单元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换热腔内的热蒸汽散失,进而提高缸体的烘干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板远离缸体内部的端面凹陷设置。优选为:所述引流板靠近排水腔体的一端反卷形成有一折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板远离缸体内部端面的凹陷设置可以将冷却水汇集,冷却水汇集后则可以提高冷却水的流动效率,从而提高冷却水进入排水腔体内的效率,进而提高烘缸的烘干效果;其次,引流板靠近排水腔体的一端反卷形成有的折边,不仅可以提高引流板自由端的结构强度,还能提高引流板上的水进入排水腔体的速度,从而可以避免冷却水影响烘缸的烘干效果,进而提高烘缸的烘干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D-D剖视图;图3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烘缸,包括中空设置的缸体1、设于缸体1两端的缸盖2以及设于缸体1内部的进气装置11,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各缸盖2位于缸体11内部的端面边缘分别周向设有多个第一换热单元3和第二换热单元4,各第一换热单元3与各第二换热单元4均一一对应且相互接触,且在各第一换热单元3和各第二换热单元4的接触端设有密封组件5;各第一换热单元3和各第二换热单元4均包括与缸盖2固定连接的两块换热板41,各换热板41远离缸盖边缘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各换热板41之间所呈夹角A的角度为135度,各换热板41上设有多个进气孔411;各各第一换热单元3和各第二换热单元4分别与缸体1的内壁形成有换热腔6;相邻的换热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7,各隔板7的两侧均与进气孔411的底部边缘接触,且隔板7远离缸体1内部的端面自远离进气孔411的中部向靠近进气孔411的两侧边缘逐渐凹陷设置;各缸盖2上均设有环形内腔21且该环形内腔21均与各换热腔6连通,所述环形内腔21远离换热腔6的一侧连接有与所述环形内腔21相适配的排水腔体8,该排水腔体8与环形内腔21的内壁轴向滑动连接,且排水腔体8的底部外壁设有排水口81。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部分位于换热腔6内的缸体内壁均附有一层引流板61,所述引流板61远离缸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烘缸,包括中空设置的缸体、设于缸体两端的缸盖以及设于缸体内部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缸盖位于缸体内部的端面边缘分别周向设有多个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各第一换热单元与各第二换热单元均一一对应且相互接触,且在各换热单元的接触端设有密封组件;各第一换热单元和各第二换热单元均包括与缸盖固定连接的两块换热板,各换热板远离缸盖边缘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各换热板之间所呈夹角的角度为135度,各换热板上设有多个进气孔;各换热单元均与缸体的内壁形成有换热腔;相邻的换热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各隔板的两侧均与进气孔的底部边缘接触,且隔板远离缸体内部的端面自远离进气孔的中部向靠近进气孔的两侧边缘逐渐凹陷设置;各缸盖上均设有环形内腔且该环形内腔均与各换热腔连通,所述环形内腔远离换热腔的一侧连接有与所述环形内腔相适配的排水腔体,该排水腔体与环形内腔的内壁轴向滑动连接,且排水腔体的底部外壁设有排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缸,包括中空设置的缸体、设于缸体两端的缸盖以及设于缸体内部的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缸盖位于缸体内部的端面边缘分别周向设有多个第一换热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各第一换热单元与各第二换热单元均一一对应且相互接触,且在各换热单元的接触端设有密封组件;各第一换热单元和各第二换热单元均包括与缸盖固定连接的两块换热板,各换热板远离缸盖边缘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各换热板之间所呈夹角的角度为135度,各换热板上设有多个进气孔;各换热单元均与缸体的内壁形成有换热腔;相邻的换热单元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各隔板的两侧均与进气孔的底部边缘接触,且隔板远离缸体内部的端面自远离进气孔的中部向靠近进气孔的两侧边缘逐渐凹陷设置;各缸盖上均设有环形内腔且该环形内腔均与各换热腔连通,所述环形内腔远离换热腔的一侧连接有与所述环形内腔相适配的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传勇范小明夏瑜徐卫城童含信陈海宦叶宁张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龙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