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链式双层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45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弧形链式双层车库,包括主体框架,在所述主体框架内设置有下层停车板,所述主体框架两侧设置有弧形链条机构,在弧形链条机构的连杆上端设置上层停车板,弧形链条机构通过一涡轮蜗杆减速器驱动其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双层车库空间利用率高,装置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可提升80%,适用范围广;机构、控制稳定简单,机构采用弧形链轮轨道和连杆机构组合,运行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弧形链式双层车库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双层立体车库
,具体是一种双层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高迷的增长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迅迷开进千家万户。私家车的迅猛增长使得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的汽车拥有国。但在这样高迷的发展背后却面临着车位紧张的问题,据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停车位的缺口超过了5000万个,停车位的严重供应不足己经给我们的城市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停车难的问题在城中一些老旧小区更为突出。由于这些老旧小区在规划设计之初,对汽车数量和停车位需求增长缺少考量,造成老旧小区的停车位规划远远落后于实际情况。车位的严重供应不足,使得一些车主将车辆乱停乱放,马路边、人行道、草坪上、甚至占用了小区居民的活动场地,造成了小区内拥挤堵塞、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安全出行、交通和生活质量。当小区发生火灾或是有重病需急救的老人,消防车和救护车却无法开进去,导致居民的财产、生命都受到了很大的威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弧形链式双层车库。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弧形链式双层车库,包括主体框架,在所述主体框架内设置有下层停车板,所述下层停车板通过在其一侧的驱动机构推动,在所述主体框架两侧设置有弧形链条机构,所述弧形链条机构包括壳体部件,在所述壳体部件上设置有呈弧形的导向滑槽,在所述导向滑槽内活动设置有滑杆,在所述壳体部件内部还间隔设置有多组链轮部件,在所述链轮部件上张紧有链条,所述滑杆通过连接件和所述链条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下方设置有一呈水平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分别位于主体框架两侧弧形链条机构中正对的一组链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下方中部位置设置有一涡轮蜗杆减速器,所述涡轮蜗杆减速器包括减速器箱体、位于减速器箱体内相互啮合的涡轮和蜗杆;其中所述转轴和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所述蜗杆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弧形链条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和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弧形链条机构的壳体机构下方位置,所述第一连杆上固定设置有上层停车板。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下层停车板的两侧交接有第一斜坡板,在所述下层停车板底部设置有斜坡板推动所述第一斜坡板向上或者向下翻转的第一翻转机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层停车板包括两侧铰接有第二斜坡板,在所述上层停车板底部设置有推动所述第二斜坡板向上或者向下翻转的第二翻转机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包括第一翻转电机和与第一翻转电机连接的铰接连杆,所述铰接连杆和所述第一斜坡板传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翻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停车板底部的第二翻转电机,在所述第二翻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推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用于推动第二斜坡板的传动杆。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双层车库空间利用率高,该装置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可提升80%,适用范围广;机构、控制稳定简单,机构采用弧形链轮轨道和连杆机构组合,运行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弧形链条机构的运动示意图。图5为上层停车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上层停车板的仰视示意图。图7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7,弧形链式双层车库,包括主体框架1,在所述主体框架1内设置有下层停车板2,所述下层停车板2通过在其一侧的驱动机构20推动,以使得其能够被推出或推入所述主体框架1,所述下层停车板2底部设置有滑轮2a,以便于推动所述下层停车板。在所述下层停车板2的两侧交接有第一斜坡板21,在所述下层停车板2底部设置有斜坡板推动所述第一斜坡板21向上或者向下翻转的第一翻转机构22。当所述下层停车板2被推出所述主体框架1时,所述第一翻转机构22控制所述第一斜坡板21向下翻转,从而使得车子能够沿着第一斜坡板21驶入下层停车板2中。在所述主体框架1两侧设置有弧形链条机构3,所述弧形链条机构3包括壳体部件30,在所述壳体部件30上设置有呈弧形的导向滑槽31,在所述导向滑槽31内活动设置有滑杆32,在所述壳体部件30内部还间隔设置有多组链轮部件33,在所述链轮部件33上张紧有链条(附图未示出),所述滑杆32通过连接件34和所述链条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1下方设置有一呈水平的转轴4,所述转轴4连接分别位于主体框架1两侧弧形链条机构3中正对的一组链轮,在所述主体框架1下方中部位置设置有一涡轮蜗杆减速器5,所述涡轮蜗杆减速器5包括减速器箱体、位于减速器箱体内相互啮合的涡轮和蜗杆;其中所述转轴4和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所述蜗杆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弧形链条机构3还包括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所述第一连杆6一端和滑杆32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弧形链条机构3的壳体机构30下方位置,在第二连杆7下端设置有支撑构件300。所述第一连杆6上固定设置有上层停车板8,所述上层停车板8包括两侧铰接有第二斜坡板81,在所述上层停车板8底部设置有推动所述第二斜坡板81向上或者向下翻转的第二翻转机构82。上述结构中,通过电机驱动涡轮蜗杆减速器5带动转轴4转动,转轴4驱动链轮,链轮带动链条转动,此时,滑杆32被链条驱动沿着所述呈弧形的导向滑槽31内滑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组成的连杆机构上的上层停车板8沿圆形弧线轨迹始终保持平行状态向下移动并进入到位于主体框架1一侧位置。此时,在第二连杆7下端设置的支撑构件300提供上层停车板到达地面时所起的支撑力。同时(即上层停车板到达地面时),所述第二翻转机构82控制所述第二斜坡板81向下翻转,从而使得车子能够沿着第二斜坡板81驶入或驶出上层停车板8中。本申请中引入虚拟的连杆200来说明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的运动轨迹,所述连杆200的端点7b为所述弧形导向滑槽31的圆心,且该端点7b位于和所述第二连杆7与壳体部件30转动连接点7a在同一水平方向,所述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连杆的端点7b与第二连杆铰接点7a之间的路径d构成一组虚拟的四连杆机构,其中,该四连杆机构中第一连杆6和所述连杆的端点7b与第二连杆铰接点7a之间的路径d之间始终保持水平,所述连杆200和所述第二连杆7之间始终保持水平。该机构不仅在运动全程中起重力支撑作用,还能在上升过程中起到对上层停车板的导向作用,从而使上层的停车与取车更加稳定方便,此外在第一连杆6在运动全程中始终处于力臂最长位置,更为省力,这使得整机在运行过程中更加节能。此外,本申请在滑杆32到达末端时以及从末端启动回到初始位置时,力学性能始终处于理想状况之下。所述第一翻转机构22包括第一翻转电机22a和与第一翻转电机22a连接的铰接连杆22b,所述铰接连杆22b和所述第一斜坡板21传动连接,通过第一翻转电机22a输出轴转动,进而带动铰接连杆22b推动所述第一斜坡板21向上或者向下翻转;所述第二翻转机构82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停车板2底部的第二翻转电机82a,在所述第二翻转电机82a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推杆82c,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用于推动第二斜坡板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弧形链式双层车库,包括主体框架,在所述主体框架内设置有下层停车板,所述下层停车板通过在其一侧的驱动机构推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框架两侧设置有弧形链条机构,所述弧形链条机构包括壳体部件,在所述壳体部件上设置有呈弧形的导向滑槽,在所述导向滑槽内活动设置有滑杆,在所述壳体部件内部还间隔设置有多组链轮部件,在所述链轮部件上张紧有链条,所述滑杆通过连接件和所述链条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下方设置有一呈水平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分别位于主体框架两侧弧形链条机构中正对的一组链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下方中部位置设置有一涡轮蜗杆减速器,所述涡轮蜗杆减速器包括减速器箱体、位于减速器箱体内相互啮合的涡轮和蜗杆;其中所述转轴和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所述蜗杆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弧形链条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和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弧形链条机构的壳体机构下方位置,所述第一连杆上固定设置有上层停车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弧形链式双层车库,包括主体框架,在所述主体框架内设置有下层停车板,所述下层停车板通过在其一侧的驱动机构推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框架两侧设置有弧形链条机构,所述弧形链条机构包括壳体部件,在所述壳体部件上设置有呈弧形的导向滑槽,在所述导向滑槽内活动设置有滑杆,在所述壳体部件内部还间隔设置有多组链轮部件,在所述链轮部件上张紧有链条,所述滑杆通过连接件和所述链条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下方设置有一呈水平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分别位于主体框架两侧弧形链条机构中正对的一组链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下方中部位置设置有一涡轮蜗杆减速器,所述涡轮蜗杆减速器包括减速器箱体、位于减速器箱体内相互啮合的涡轮和蜗杆;其中所述转轴和所述涡轮固定连接,所述蜗杆通过电机驱动其转动,弧形链条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和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家盛胡杰王涛陈鑫洪宇靖张秀祝肖如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