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巴氏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38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巴氏吸管,包括吸液段、储液段和取液段,吸液段包括吸囊和吸力管体,取液段包括取液管体和吸嘴,吸力管体下端与储液段上端为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相连通,储液段下端与取液管体上端为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能够密封取液管体上端的盖体,吸嘴上方外围设有可拆卸的套环,套环侧面与连接条一端连接,连接条另一端连接有冒头,冒头套于吸嘴外围,取液管体下端两侧对称设有向其外侧延伸的软质侧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使用一次性巴氏吸管造成的浪费;便于安装不同长度的取液段,适用于不同开口及深度的容器;可配合真空移液器使用,可方便携带吸管内液体;侧翼便于将贴壁细胞刮落,提高细胞收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巴氏吸管
本技术涉及液体转移量取的辅助工具
,具体是一种新型的巴氏吸管。
技术介绍
在生物、医学、化学等领域,均要使用辅助工具对液体样本进行转移,即将此处的液体样本转移至彼处,这类辅助工具较常见的是巴氏吸管。在体细胞免疫治疗过程中,主要使用一次性塑料巴氏吸管,上面带有刻度,使用比较方便,大量使用成本不低;如果仅仅用于吸出培养基废液也会造成浪费;而且设计的比较长,操作不便。另外,常规的巴氏吸管都是后面带吸囊的,没有办法安装到真空移液器上使用。在体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到一定程度,发生接触抑制,为了使细胞能继续生长,同时也将细胞数量扩大,需要从一个培养瓶中分装到不同瓶中培养。目前常使用巴氏吸管进行细胞传代、吹打、分装,传统的巴氏吸管由上至下包括吸囊、管体和吸嘴,由于不同细胞的贴壁能力不同,存在细胞收集不完全的缺陷。现有巴氏吸管虽然能够转移液体,但由于结构形状的限制,其仅能用于液体的简单转移和对转移液体体积进行粗略读值,而不适用于开口小及深度大的容器(例如血液采样管)。对于生物和医学样本而言,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其样本量非常的少(例如血液及其他可获取量极少的体液等),因此只能装于开口较小、深度较大、容积较小的容器中,从这类容器中吸取或向其注入液体样本,则需要使用细长且读数精准的巴氏吸管进行操作。现有巴氏吸管作为移液装置,吸嘴部分设有开口,不方便携带液体。使用时需要用巴氏吸管将液体从容器中吸出再转移到小容量的特定容器内。两者在使用后大多被丢弃,小容量的特定容器即使重新利用也需要进行清洗,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发展,提供一种新型的巴氏吸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的巴氏吸管,包括吸液段、储液段和取液段,所述吸液段包括一体成型的吸囊和吸力管体,所述吸囊位于所述吸力管体顶端,所述取液段包括一体成型的取液管体和吸嘴,所述吸力管体下端与所述储液段上端为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相连通,所述储液段下端与所述取液管体上端为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相连通,所述巴氏吸管还包括能够密封所述取液管体上端的盖体,所述吸嘴上方外围设有可拆卸的套环,所述套环侧面与连接条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条另一端连接有冒头,所述冒头套于所述吸嘴外围,所述取液管体下端两侧对称设有向其外侧延伸的软质侧翼。进一步,所述吸力管体下端设有内螺纹a,所述储液段上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空心螺纹柱a,所述储液段下端设有内螺纹b,所述盖体开口端设有内螺纹b,所述取液管体上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空心螺纹柱b,所述内螺纹a与所述空心螺纹柱a配合,所述内螺纹b与所述空心螺纹柱b配合。进一步,所述取液管体的长度为82mm,所述储液段的长度为45mm。进一步,所述侧翼末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吸囊的外径。进一步,所述储液段的侧面标有体积刻度线。进一步,所述吸嘴的外壁上设有凸点。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①吸液段与储液段之间可拆卸连接,可实现吸液段的多次使用,吸管使用完毕后,仅需更换储液段与取液段,并对吸液段进行消毒,下次使用,减少了使用一次性巴氏吸管造成的浪费;储液段与取液段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不同长度的取液段,适用于不同开口及深度的容器;若要配合真空移液器使用,仅需将吸液段卸下,方便快捷。②盖体密封取液管体上端,冒头密封吸嘴,可方便携带吸管内液体。③侧翼便于将贴壁细胞刮落,提高细胞收取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1中标记含义如下:1-吸液段,2-储液段,3-取液段,4-吸囊,5-吸力管体,6-取液管体,7-吸嘴,8-内螺纹a,9-空心螺纹柱a,10-内螺纹b,11-空心螺纹柱b,12-盖体,13-套环,14-连接条,15-冒头,16-凸点,17-侧翼。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有必要理解的是,“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目标仅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一种新型的巴氏吸管,如图1所示,包括吸液段1、储液段2和取液段3,所述储液段2的侧面标有体积刻度线,便于对转移液液体体积进行粗略读值;所述吸液段1包括一体成型的吸囊4和吸力管体5,所述吸囊4位于所述吸力管体5顶端,所述取液段3包括一体成型的取液管体6和吸嘴7;所述取液管体6的长度为82mm,所述储液段2的长度为45mm;所述吸力管体5下端与所述储液段2上端为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相连通,所述储液段2下端与所述取液管体6上端为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相连通,所述吸力管体5下端设有内螺纹a8,所述储液段2上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空心螺纹柱a9,所述储液段2下端设有内螺纹b10,所述取液管体6上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空心螺纹柱b11,所述内螺纹a8与所述空心螺纹柱a9配合,所述内螺纹b10与所述空心螺纹柱b11配合,所述空心螺纹柱a9使本技术能够安装到真空移液器上使用;所述巴氏吸管还包括能够密封所述取液管体6上端的盖体12,所述盖体12开口端设有内螺纹b10;所述吸嘴7上方外围设有可拆卸的套环13,所述套环13侧面与连接条14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条14另一端连接有冒头15,所述冒头15套于所述吸嘴7外围,所述吸嘴7的外壁上设有凸点16,用于增大所述吸嘴7外壁与所述冒头14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和密封性,防止所述冒头15脱落;所述取液管体6下端两侧对称设有向其外侧延伸的软质侧翼17,所述侧翼17末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吸囊4的外径,所述侧翼17便于将贴壁细胞刮落,提高细胞收取率。本技术使用方式如下:使用前,先将吸液段1螺纹安装在储液段2上端,再将取液段3螺纹安装在储液段2下端,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液体样本的转移和储存工作;若要配合真空移液器使用,仅需将吸液段1卸下即可使用;使用时,将巴氏吸管置于细胞瓶内,操作者挤压吸囊4排除其内气体,吸囊4内形成负压,当操作者松开吸囊4时,在负压作用下取液段3吸取细胞瓶内的细胞液,然后吸囊4受到再次挤压时会将取液段3内的细胞液吹出,如此反复,便可吹洗细胞,实现对细胞的分散,同时,借助取液段3下端设置的侧翼17,更利于将贴壁细胞刮落,提高细胞分散效果进而提高细胞收取率。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优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饰、修改及替代变化,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巴氏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液段、储液段和取液段,所述吸液段包括一体成型的吸囊和吸力管体,所述吸囊位于所述吸力管体顶端,所述取液段包括一体成型的取液管体和吸嘴,所述吸力管体下端与所述储液段上端为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相连通,所述储液段下端与所述取液管体上端为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相连通,所述巴氏吸管还包括能够密封所述取液管体上端的盖体,所述吸嘴上方外围设有可拆卸的套环,所述套环侧面与连接条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条另一端连接有冒头,所述冒头套于所述吸嘴外围,所述取液管体下端两侧对称设有向其外侧延伸的软质侧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巴氏吸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液段、储液段和取液段,所述吸液段包括一体成型的吸囊和吸力管体,所述吸囊位于所述吸力管体顶端,所述取液段包括一体成型的取液管体和吸嘴,所述吸力管体下端与所述储液段上端为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相连通,所述储液段下端与所述取液管体上端为可拆卸连接且两者之间相连通,所述巴氏吸管还包括能够密封所述取液管体上端的盖体,所述吸嘴上方外围设有可拆卸的套环,所述套环侧面与连接条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条另一端连接有冒头,所述冒头套于所述吸嘴外围,所述取液管体下端两侧对称设有向其外侧延伸的软质侧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巴氏吸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管体下端设有内螺纹a,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