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搅拌充分的固体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383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搅拌充分的固体发酵罐,包括承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底座,所述承台的上方设置有发酵罐,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所述发酵罐的右侧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发酵罐的顶端与金属杆相连接,所述金属杆贯穿第一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金属环,所述金属架设置在承台的后方,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左侧,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设置在承台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二液压缸上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侧框的内侧固定有弹簧,所述滚轮设置在导轨内部。该便于搅拌充分的固体发酵罐,通过液压缸控制液压杆的伸缩来让发酵罐左右晃动,通过设置的侧框可以固定发酵罐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搅拌充分的固体发酵罐
本技术涉及固体发酵罐
,具体为一种便于搅拌充分的固体发酵罐。
技术介绍
发酵技术在中国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应用及其广泛,对于中华名族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华美食在世界上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固体发酵需要在固体发酵罐中进行,然而传统的固体发酵罐仅仅通过搅拌叶片对发酵物进行旋转搅拌,而固体发酵物流动性较差,难以取得良好的搅拌效果,尤其是在罐体较大,固体发酵物较多的时候,难以实现对固体发酵物充分搅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搅拌充分的固体发酵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固体发酵需要在固体发酵罐中进行,然而传统的固体发酵罐仅仅通过搅拌叶片对发酵物进行旋转搅拌,而固体发酵物流动性较差,难以取得良好的搅拌效果,尤其是在罐体较大,固体发酵物较多的时候,难以实现对固体发酵物充分搅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搅拌充分的固体发酵罐,包括承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底座,所述承台的上方设置有发酵罐,且发酵罐的底端设置有电机,同时电机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且转轴和搅拌叶均设置在发酵罐内部,所述发酵罐的右侧上端设置有进料口,且发酵罐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发酵罐的顶端与金属杆相连接,且金属杆设置在进料口的左侧,所述金属杆贯穿第一套筒,且金属杆的顶端与第二套筒相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金属环,且金属环固定在金属架上,所述金属架设置在承台的后方,且金属架贯穿第二套筒和金属环,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第一套筒的左侧,且第一液压缸上设置有第一液压杆,同时第一套筒固定在第一液压杆上,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底座,且第一底座设置在承台的左侧,所述第二底座设置在承台的左右两端,且第二底座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上设置有第二液压杆,且第二液压杆的外端固定在侧框的外侧上,所述侧框的内侧固定有弹簧,且侧框的下端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导轨内部,且导轨固定在承台的前后两端。优选的,所述发酵罐、金属杆和第一套筒关于第二套筒均构成转动结构,且发酵罐、金属杆和第一套筒的转动角度范围均为0-30°。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的横截面为矩形,且第一套筒与金属杆之间存在间隙。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外径等于金属环外径,且第二套筒与金属架之间存在间隙。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缸、第二底座、第二液压杆、侧框和弹簧均设置有两组,且第二液压缸、第二底座、第二液压杆、侧框和弹簧均关于承台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侧框通过滚轮和导轨构成滑动结构,且导轨设置有两条,同时滚轮设置有两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搅拌充分的固体发酵罐,(1)通过设置的金属架,可以让第二套筒围绕金属架转动,而通过设置的金属环,可以固定第二套筒的前后位置,让第二套筒始终在同一个竖直面上运动,不会发生位移的现象;(2)通过设置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杆和第一套筒,可以通过液压缸控制液压杆的伸缩来让发酵罐左右晃动,而通过设置的金属杆和第一套筒可以让第一套筒在金属杆上上下滑动;(3)通过设置的侧框和弹簧,可以在需要上下料时移动侧框帮助罐体尽快稳定下来,固定住发酵罐的位置避免影响上下料,而弹簧可以给发酵罐减震,避免侧框直接接触发酵罐,通过设置的滚轮和导轨可以让侧框水平移动来逐渐固定住发酵罐,通过设置的第二液压缸和第二液压杆可以实现机械控制侧框,节约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向右移动到最大距离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向左移动到最大距离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台,2、发酵罐,3、电机,4、转轴,5、搅拌叶,6、进料口,7、出料口,8、金属杆,9、第一套筒,10、第二套筒,11、金属环,12、金属架,13、第一液压缸,14、第一液压杆,15、第一底座,16、第二液压缸,17、第二底座,18、第二液压杆,19、侧框,20、弹簧,21、滚轮,22、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搅拌充分的固体发酵罐,包括承台1、发酵罐2、电机3、转轴4、搅拌叶5、进料口6、出料口7、金属杆8、第一套筒9、第二套筒10、金属环11、金属架12、第一液压缸13、第一液压杆14、第一底座15、第二液压缸16、第二底座17、第二液压杆18、侧框19、弹簧20、滚轮21和导轨22,承台1的上方设置有发酵罐2,且发酵罐2的底端设置有电机3,同时电机3上设置有转轴4,转轴4上设置有搅拌叶5,且转轴4和搅拌叶5均设置在发酵罐2内部,发酵罐2的右侧上端设置有进料口6,且发酵罐2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出料口7,发酵罐2的顶端与金属杆8相连接,且金属杆8设置在进料口6的左侧,金属杆8贯穿第一套筒9,且金属杆8的顶端与第二套筒10相连接,第一套筒9的横截面为矩形,且第一套筒9与金属杆8之间存在间隙,便于第一套筒9在金属杆8上移动,发酵罐2、金属杆8和第一套筒9关于第二套筒10均构成转动结构,且发酵罐2、金属杆8和第一套筒9的转动角度范围均为0-30°,便于搅拌更加充分,第二套筒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金属环11,且金属环11固定在金属架12上,金属架12设置在承台1的后方,且金属架12贯穿第二套筒10和金属环11,第二套筒10外径等于金属环11外径,且第二套筒10与金属架12之间存在间隙,可以固定第二套筒的前后位置,让第二套筒始终在同一个竖直面上在金属架12上转动,第一液压缸13设置在第一套筒9的左侧,且第一液压缸13上设置有第一液压杆14,同时第一套筒9固定在第一液压杆14上,第一液压缸13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底座15,且第一底座15设置在承台1的左侧,第二底座17设置在承台1的左右两端,且第二底座17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液压缸16,第二液压缸16上设置有第二液压杆18,且第二液压杆18的外端固定在侧框19的外侧上,侧框19的内侧固定有弹簧20,且侧框19的下端固定有滚轮21,滚轮21设置在导轨22内部,且导轨22固定在承台1的前后两端,第二液压缸16、第二底座17、第二液压杆18、侧框19和弹簧20均设置有两组,且第二液压缸16、第二底座17、第二液压杆18、侧框19和弹簧20均关于承台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侧框19通过滚轮21和导轨22构成滑动结构,且导轨22设置有两条,同时滚轮21设置有两组,便于左右同时固定发酵罐2的位置。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搅拌充分的固体发酵罐时,先打开进料口6,向发酵罐2内投入固体发酵物,然后关闭进料口6,接着接通外部电源,启动第二液压缸16,第二液压杆18收缩带动侧框19向外侧移动,当第二液压杆18收缩至最大量时,滚轮21恰好运动到导轨22的尽头,接着启动电机3,电机3通过转轴4带动搅拌叶5在发酵罐2内部转动,对固体发酵物进行搅拌,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13,第一液压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搅拌充分的固体发酵罐,包括承台(1)、第一液压缸(13)和第二底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的上方设置有发酵罐(2),且发酵罐(2)的底端设置有电机(3),同时电机(3)上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上设置有搅拌叶(5),且转轴(4)和搅拌叶(5)均设置在发酵罐(2)内部,所述发酵罐(2)的右侧上端设置有进料口(6),且发酵罐(2)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发酵罐(2)的顶端与金属杆(8)相连接,且金属杆(8)设置在进料口(6)的左侧,所述金属杆(8)贯穿第一套筒(9),且金属杆(8)的顶端与第二套筒(10)相连接,所述第二套筒(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金属环(11),且金属环(11)固定在金属架(12)上,所述金属架(12)设置在承台(1)的后方,且金属架(12)贯穿第二套筒(10)和金属环(11),所述第一液压缸(13)设置在第一套筒(9)的左侧,且第一液压缸(13)上设置有第一液压杆(14),同时第一套筒(9)固定在第一液压杆(14)上,所述第一液压缸(13)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底座(15),且第一底座(15)设置在承台(1)的左侧,所述第二底座(17)设置在承台(1)的左右两端,且第二底座(17)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液压缸(16),所述第二液压缸(16)上设置有第二液压杆(18),且第二液压杆(18)的外端固定在侧框(19)的外侧上,所述侧框(19)的内侧固定有弹簧(20),且侧框(19)的下端固定有滚轮(21),所述滚轮(21)设置在导轨(22)内部,且导轨(22)固定在承台(1)的前后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搅拌充分的固体发酵罐,包括承台(1)、第一液压缸(13)和第二底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的上方设置有发酵罐(2),且发酵罐(2)的底端设置有电机(3),同时电机(3)上设置有转轴(4),所述转轴(4)上设置有搅拌叶(5),且转轴(4)和搅拌叶(5)均设置在发酵罐(2)内部,所述发酵罐(2)的右侧上端设置有进料口(6),且发酵罐(2)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发酵罐(2)的顶端与金属杆(8)相连接,且金属杆(8)设置在进料口(6)的左侧,所述金属杆(8)贯穿第一套筒(9),且金属杆(8)的顶端与第二套筒(10)相连接,所述第二套筒(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金属环(11),且金属环(11)固定在金属架(12)上,所述金属架(12)设置在承台(1)的后方,且金属架(12)贯穿第二套筒(10)和金属环(11),所述第一液压缸(13)设置在第一套筒(9)的左侧,且第一液压缸(13)上设置有第一液压杆(14),同时第一套筒(9)固定在第一液压杆(14)上,所述第一液压缸(13)的底端固定有第一底座(15),且第一底座(15)设置在承台(1)的左侧,所述第二底座(17)设置在承台(1)的左右两端,且第二底座(17)的顶端固定有第二液压缸(16),所述第二液压缸(16)上设置有第二液压杆(18),且第二液压杆(18)的外端固定在侧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兵吴尹光张立平李芬薛峰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江工生物工程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