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22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包括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采用双体船型结构,包括左片体、右片体及设置在左片体与右片体两端部位置之间的连接桁架,所述左片体与右片体相互平行设置,且在左片体与右片体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检修通道;所述连接桁架设置在检修通道的上方位置,且连接桁架一端与左片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片体固定连接;所述检修通道的上方设有门式起重机,所述检修通道上方位置至少设置两台起吊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平台能够用于船舶的泊靠、充电、充气等维护与局部改装,其结构合理,吊装高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
本技术涉及水上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
技术介绍
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是对各种船舶进行停泊及检修维护的水上检修平台,目前现有技术中对船舶检修维护通常采用船坞设备,船坞灌水后可容船舶进出,排水后能在干底上修造船舶,通过水的浮力对船舶进行提升;但是船坞的操作比较繁琐,且使用过程中的经济消耗较大,一般对大型船舶进行提升;对于中小型船舶的提升没有必要采用船坞,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设计出一种专门对中小型船舶进行提升的装置,因此在对中小型船舶进行检修维护时造成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提供了结构合理、工作高效的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采用双体船型结构,包括左片体、右片体及设置在左片体与右片体两端部位置之间的连接桁架,所述左片体与右片体相互平行设置,且在左片体与右片体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检修通道;所述连接桁架设置在检修通道的上方位置,且连接桁架一端与左片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片体固定连接;所述检修通道的上方设有门式起重机,所述门式起重机包括运动轨道、门型框架及电动葫芦,所述运动轨道在左片体及右片体上分别沿甲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门型框架两底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驱动轮,所述门型框架横跨在检修通道的上方,且通过驱动轮分别与左片体及右片体上的运动轨道相配合;所述检修通道上方位置至少设置两台起吊门架,且起吊门架对称设置在连接桁架之间的位置处,所述起吊门架一端与左片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片体固定连接,所述平台主体上设置有电动绞车,所述电动绞车分别与起吊门架传动连接;所述门式起重机的高度大于起吊门架的高度,且门式起重机的跨度大于起吊门架的跨度。所述的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片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首尖舱、蓄电池舱、机舱、辅机舱、第一空舱及第一尾尖舱;所述左片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首尖舱、第二空舱、第三空舱、物品储存舱、第四空舱及第二尾尖舱,所述第一首尖舱、第二首尖舱、第一尾尖舱及第二尾尖舱均作为浮力舱使用;所述蓄电池舱作为浮力舱使用,内部设有淡水舱、污水舱及第一压载舱,且内部布置运动轨道加强用纵舱壁;所述机舱内部设有燃料舱及第一压载舱,内部还设有船用辅机、蓄电池、电动绞车、舱底泵、压载泵及机电设备,且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加强用纵舱壁;所述辅机舱内部设有电动绞车,并通过滑轮组延伸至起吊门架,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加强用纵舱壁,与内侧壁构成第一压载舱;所述第一空舱两侧布置第一压载舱,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加强用纵舱壁;所述第四空舱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加强用纵舱壁,在外侧布置第二压载舱,用于调节浮态用;所述物品储存舱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加强用纵舱壁,在外侧布置第二压载舱,用于调节浮态用;所述第三空舱内部布置有舱底泵、压载泵及机电设备,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加强用纵舱壁,在外侧布置第二压载舱,用于调节浮态用;所述第二空舱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加强用纵舱壁,在外侧布置第二压载舱,用于调节浮态用。所述的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桁架包括设置在左片体上的第一框架底座、设置在右片体上的第二框架底座及设置在第一框架底座与第二框架底座之间的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设置在第一框架底座及第二框架底座的两侧对应位置,且一端与第一框架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框架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底座与第二框架底座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包括第一纵向框架、第二纵向框架及第三纵向框架,所述第一纵向框架、第二纵向框架及第三纵向框架相互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横梁对称设置在检修通道上方,包括上连接横梁及与上连接横梁平行的下连接横梁;所述第二纵向框架一侧的顶部位置在与上连接横梁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节点,所述第一连接节点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条及第二加强筋条,所述第一加强筋条及第二加强筋条分别沿对角方向与第一纵向框架及第三纵向框架相连;所述第一纵向框架与第二纵向框架之间设有连接横架,所述连接横架在与第二纵向框架的一侧连接处设置第二连接节点,所述第二连接节点上固定设置第三加强筋条、第四加强筋条及第五加强筋条,所述第三加强筋条沿对角方向与第一纵向框架相连,且与第一加强筋条设置在同一节点,构成第三连接节点,所述第四加强筋条沿对角方向与第一纵向框架底部相连,所述第五加强筋条沿对角方向与第三纵向框架相连,且与第二加强筋条设置在同一节点,构成第四连接节点;所述上连接横梁与下连接横梁之间在位于检修通道上方位置设有第四纵向框架,所述第四连接节点上设有第六加强筋条,所述第六加强筋条沿对角方向与第四纵向框架的顶部相连,从而在连接横梁对称位置构成第五连接节点;所述第一纵向框架、第二纵向框架及第三纵向框架与上连接横梁及下连接横梁的连接处设有连接筋板;所述第二纵向框架与第三纵向框架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纵向框架与第二纵向框架之间的间隙,从而在第二纵向框架与第三纵向框架之间形成人行过道。所述的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门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及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的横梁,所述横梁一端与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从而构成门型架构,所述横梁上设有定滑轮,定滑轮上设有吊装装置,所述左片体或右片体内设有电动绞车,所述电动绞车上设有钢缆,所述钢缆一端绕设在电动绞车上,另一穿过定滑轮与吊装装置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对称设置,且与横梁之间分别向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结构相同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及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及第四安装板相邻之间固定连接,构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加强筋,且通过第一加强筋分别与第二安装板及第四安装板之间相连,所述第一加强筋在第一安装板上间隔0.8-1.2m设置;所述横梁包括第五安装板、第六安装板、第七安装板及第八安装板,所述第五安装板、第六安装板、第七安装板及第八安装板相邻之间固定连接,从而构成矩形结构,所述第五安装板与第七安装板两端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二加强筋,且通过第二加强筋将分别与第六安装板及第八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间隔0.8-1.2m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及横梁上分别铺设有人形阶梯通道。所述的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轨道表面采用齿条结构,所述驱动轮采用齿轮结构,且与齿条结构相啮合;所述门型框架上端设有移动轨道,所述电动葫芦包括起重装置及滑轮装置,所述滑轮装置挂设在移动轨道上,所述移动轨道采用齿条形轨道,所述滑轮装置上设有驱动齿轮,且通过驱动齿轮与齿条形轨道相啮合;所述运动轨道采用工字型结构,所述驱动轮下方设有导向轮,所述驱动轮及导向轮分别设置在工字型结构上平面的上下两端位置;所述门型框架上还设有用于电缆挂设的钢丝绳;所述运动轨道分别设置在左片体及右片体的重心对应位置处。所述的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片体及右片体内侧端部位置分别设有倒角,且在检修通道的两端分别构成喇叭口结构,所述左片体内侧设有第一橡胶护舷,右片体内侧设有第二橡胶护舷;所述左片体及右片体上还分别设有登船梯。所述的一种潜艇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采用双体船型结构,包括左片体(2)、右片体(4)及设置在左片体(2)与右片体(4)两端部位置之间的连接桁架(3),所述左片体(2)与右片体(4)相互平行设置,且在左片体(2)与右片体(4)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检修通道(8);所述连接桁架(3)设置在检修通道(8)的上方位置,且连接桁架(3)一端与左片体(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片体(4)固定连接;所述检修通道(8)的上方设有门式起重机(7),所述门式起重机(7)包括运动轨道(701)、门型框架(703)及电动葫芦(704),所述运动轨道(701)在左片体(2)及右片体(4)上分别沿甲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门型框架(703)两底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702)及与驱动电机(702)传动连接的驱动轮(709),所述门型框架(703)横跨在检修通道(8)的上方,且通过驱动轮(709)分别与左片体(2)及右片体(4)上的运动轨道(701)相配合;所述检修通道(8)上方位置至少设置两台起吊门架(5),且起吊门架(5)对称设置在连接桁架(3)之间的位置处,所述起吊门架(5)一端与左片体(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片体(4)固定连接,所述平台主体上设置有电动绞车(501),所述电动绞车(501)分别与起吊门架(5)传动连接;所述门式起重机(7)的高度大于起吊门架(5)的高度,且门式起重机(7)的跨度大于起吊门架(5)的跨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采用双体船型结构,包括左片体(2)、右片体(4)及设置在左片体(2)与右片体(4)两端部位置之间的连接桁架(3),所述左片体(2)与右片体(4)相互平行设置,且在左片体(2)与右片体(4)之间的位置处形成检修通道(8);所述连接桁架(3)设置在检修通道(8)的上方位置,且连接桁架(3)一端与左片体(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片体(4)固定连接;所述检修通道(8)的上方设有门式起重机(7),所述门式起重机(7)包括运动轨道(701)、门型框架(703)及电动葫芦(704),所述运动轨道(701)在左片体(2)及右片体(4)上分别沿甲板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门型框架(703)两底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702)及与驱动电机(702)传动连接的驱动轮(709),所述门型框架(703)横跨在检修通道(8)的上方,且通过驱动轮(709)分别与左片体(2)及右片体(4)上的运动轨道(701)相配合;所述检修通道(8)上方位置至少设置两台起吊门架(5),且起吊门架(5)对称设置在连接桁架(3)之间的位置处,所述起吊门架(5)一端与左片体(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片体(4)固定连接,所述平台主体上设置有电动绞车(501),所述电动绞车(501)分别与起吊门架(5)传动连接;所述门式起重机(7)的高度大于起吊门架(5)的高度,且门式起重机(7)的跨度大于起吊门架(5)的跨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片体(4)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首尖舱(402)、蓄电池舱(403)、机舱(407)、辅机舱(408)、第一空舱(412)及第一尾尖舱(411);所述左片体(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首尖舱(202)、第二空舱(203)、第三空舱(204)、物品储存舱(205)、第四空舱(206)及第二尾尖舱(207),所述第一首尖舱(402)、第二首尖舱(202)、第一尾尖舱(411)及第二尾尖舱(207)均作为浮力舱使用;所述蓄电池舱(403)作为浮力舱使用,内部设有淡水舱(413)、污水舱(405)及第一压载舱(404),且内部布置运动轨道(701)加强用纵舱壁;所述机舱(407)内部设有燃料舱(410)及第一压载舱(404),内部还设有船用辅机、蓄电池、电动绞车(501)、舱底泵、压载泵及机电设备,且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701)加强用纵舱壁;所述辅机舱(408)内部设有电动绞车(501),并通过滑轮组延伸至起吊门架(5),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701)加强用纵舱壁,与内侧壁构成第一压载舱(404);所述第一空舱(412)两侧布置第一压载舱(404),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701)加强用纵舱壁;所述第四空舱(206)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701)加强用纵舱壁,在外侧布置第二压载舱(208),用于调节浮态用;所述物品储存舱(205)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701)加强用纵舱壁,在外侧布置第二压载舱(208),用于调节浮态用;所述第三空舱(204)内部布置有舱底泵、压载泵及机电设备,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701)加强用纵舱壁,在外侧布置第二压载舱(208),用于调节浮态用;所述第二空舱(203)内部布置有运动轨道(701)加强用纵舱壁,在外侧布置第二压载舱(208),用于调节浮态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艇水上检修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桁架包括设置在左片体(2)上的第一框架底座、设置在右片体(4)上的第二框架底座及设置在第一框架底座与第二框架底座之间的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设置在第一框架底座及第二框架底座的两侧对应位置,且一端与第一框架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框架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底座与第二框架底座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包括第一纵向框架(301)、第二纵向框架(308)及第三纵向框架(310),所述第一纵向框架(301)、第二纵向框架(308)及第三纵向框架(310)相互之间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横梁对称设置在检修通道(8)上方,包括上连接横梁(314)及与上连接横梁(314)平行的下连接横梁(315);所述第二纵向框架(308)一侧的顶部位置在与上连接横梁(314)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节点(307),所述第一连接节点(307)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条(306)及第二加强筋条(309),所述第一加强筋条(306)及第二加强筋条(309)分别沿对角方向与第一纵向框架(301)及第三纵向框架(310)相连;所述第一纵向框架(301)与第二纵向框架(308)之间设有连接横架(303),所述连接横架(303)在与第二纵向框架(308)的一侧连接处设置第二连接节点(316),所述第二连接节点(316)上固定设置第三加强筋条(305)、第四加强筋条(302)及第五加强筋条(317),所述第三加强筋条(305)沿对角方向与第一纵向框架(301)相连,且与第一加强筋条(306)设置在同一节点,构成第三连接节点(304),所述第四加强筋条(302)沿对角方向与第一纵向框架(301)底部相连,所述第五加强筋条(317)沿对角方向与第三纵向框架(310)相连,且与第二加强筋条(309)设置在同一节点,构成第四连接节点(318);所述上连接横梁(3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华海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