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772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包括基材和设置在基材上的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由至少两层的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叠加得到,各所述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所述导热垫片具有导热效果好,拉伸和压缩变形大,重量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
本技术属于导热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导热垫片,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
技术介绍
现今热界面材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导热油、导热硅脂、导热矽胶布等低端产品逐步发展到导热垫片、相变化材料、导热凝胶以及液态金属等高端的产品,技术也逐步得到提升,其中以导热垫片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传统的导热垫片基本都是以硅胶或者其它高分子材料作为基体材料,通过填充导热粉体,使复合材料具有导热通道,从而起到材料的热传导作用,填充的粉体越多,粉体粒径搭配越合理,导热通道越多,相应的材料导热系数越高,但是随着填充材料越来越多,产品的力学性能,尤其是拉伸强度和可压缩性大幅下降,从而在很多场合应用受到局限,同时,填充的粉体越多,材料的密度也随之增加,显然与当今追求轻质化和用户体检的大潮流不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通过石墨烯和碳纳米管薄膜复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在特定方向上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在薄膜的径向方向形成大量的导热通道。具有导热效果好,拉伸和压缩变形大,重量小的特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包括基材和垂直设置在基材上的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由至少两层的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叠加得到,各所述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其中,所述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的叠加层数可以是2层、3层、4层、5层、10层、15层、20层、30层、50层、80层或100层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的厚度为0.05~2.0mm,如0.05mm、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或2.0m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胶层的厚度为10~100μm,如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或100μ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0~30μm,如10μm、12μm、15μm、18μm、20μm、22μm、25μm、28μm或30μm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本技术中,所述基材的原料为柔性高分子材料。其中,所述柔性高分子材料为单组分或双组份导热硅胶,所述导热胶为单组分或双组分导热硅胶。上述单组分或双组份导热硅胶皆为市场上可以购买得到的现有产品。本技术提供的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可以通过如牵伸法、粉体混合抽滤制纸法、粉体混合涂布法以及阵列纺丝喷涂溶液法等方法制备得到,上述方法均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导热性能优异的石墨烯与碳纳米管薄膜的复合,有效的增加了碳纳米管薄膜的导热通道,大大提高了碳纳米管薄膜在径向方向上的导热性能。由于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厚度有限,所以又通过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与导热胶的复合,提高了多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叠加时的层间强度,制备出厚度较大的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导热胶复合材料,通过沿垂直径向方向切割即可得到石墨烯导热垫片。本技术提供的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可应用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芯片的散热以及压缩机等设备的节能降耗等方面。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切片厚度为0.5mm时导热系数为30w/(m·k)左右,切片厚度为2.0mm时导热系数为80w/(m·k);(2)本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具有优异的拉伸和压缩变形性能,质量轻,拉伸强度大于30MPa,拉伸变形率大于50%;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导热胶复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多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导热胶复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2-导热胶膜,3-基材。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技术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说明本技术,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中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由100层的0.05mm厚的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叠加得到,各所述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之间设置有厚度为100μm导热胶层,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垂直设置在10μm厚的基材上。当步骤(3)沿径向切片厚度为0.5mm时,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为28.1W/(m·K);当步骤(3)沿径向切片厚度为2.0mm时,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为77.6W/(m·K)。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中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由2000层的2.0mm厚的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叠加得到,各所述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之间设置有厚度为10μm导热胶层,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垂直设置在20μm厚的基材上。当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沿径向的厚度为0.5mm时,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为30.1W/(m·K);当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沿径向厚度为2.0mm时,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为82.3W/(m·K)。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中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由1000层的1.0mm厚的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叠加得到,各所述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之间设置有厚度为12μm导热胶层,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垂直设置在20μm厚的基材上。当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沿径向厚度为0.5mm时,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为26.2W/(m·K);当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沿径向厚度为2.0mm时,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为75.9W/(m·K)。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所述导热垫片中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由200层的1.5mm厚的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叠加得到,各所述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之间设置有厚度为18μm导热胶层,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垂直设置在25μm厚的基材上。当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沿径向厚度为0.5mm时,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为28.4W/(m·K);当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沿径向厚度为2.0mm时,导热垫片的导热系数为78.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片包括基材和垂直设置在基材上的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由至少两层的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叠加得到,各所述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基导热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垫片包括基材和垂直设置在基材上的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所述复合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由至少两层的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叠加得到,各所述单层石墨烯-碳纳米管薄膜之间设置有导热胶层。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潇马冬雷楚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明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