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拼装的车用厢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50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拼装的车用厢体,通过集几种型材的连接结构,简单的将厢体几大板以及门板进行连接并最终形成箱体成品,并通过对型材的分类,简化型材的结构,并尽可能使用相同的型材结构,进而采用铝合金材质,降低了车厢自身重量,降低了车辆油耗,提升了车辆利用系数,降低了车辆省成本;同时,能够实现厢体六个面的组合,且每一个面能够拆装更换;减少了传统厢体使用大量螺栓固定的现象,避免了漏水;最后,实现了部件标准化,提高了破损部件更换效率,降低了售后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拼装的车用厢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拼装的车用厢体。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物流行业常使用的厢式货车车厢有2类:(1)铁瓦楞车厢;(2)复合板车厢。现有铁瓦楞车厢存在以下缺点:(1)车厢采用铁瓦楞、“C”型钢、矩形管等型材焊接而成,车厢自重大(以4.2m轻卡车厢为例,自重达900kg),使用时增加车辆油耗;(2)铁瓦楞车厢多数采用喷涂油漆来进行防锈,大量的喷漆会对环境存在较大的污染;(3)铁瓦楞车厢表面油漆受损后,厢体会迅速锈穿,影响厢体的防水效果;(4)铁瓦楞厢体使用寿命一般<2年,严重的浪费资源;(5)铁瓦楞车厢一旦某个部件受损后,无法单独更换受损部件。现有复合板车厢多数采用钢框架和复合板墙板辅以铝型材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厢体自重重(以4.2m轻卡车厢为例,自重达650kg);(2)复合板车厢钢结构件需要喷涂油漆进行防锈处理,喷漆会对环境存在较大的污染;(3)复合板车厢墙板固定采用螺栓对穿锁固,厢体存在漏水风险。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厢体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拼装的车用厢体,其包括:前板、顶板、底板总成、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前板的前板顶边与所述顶板的顶板前边之间和所述前板的前板左边与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板前边之间和所述前板的前板右边与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板前边之间和所述顶板的顶板左边与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板顶边之间和所述顶板的顶板右边与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板顶边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型材组合连接;所述前板的前板底边与所述底板总成的底板总成前边之间和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板底边与所述底板总成的底板总成左边之间和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板底边与所述底板总成的底板总成右边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型材组合连接;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板后边和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板后边分别通过第三型材组合与第一后门板和第二后门板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顶板的顶板后边连接有顶边后横梁组合。进一步,所述底板总成的底板总成后边连接有后门框下横梁。进一步,所述第一后门板和所述第二后门板的其余三边连接有第二门包边。进一步,所述第一型材组合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包边母头、包边公头、包边锁扣、“L”型齿牙压板和第一固定件;所述包边母头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母头直边和母头弧边,所述母头弧边内形成加强筋,所述母头弧边与所述加强筋相配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加强筋还形成有第一固定槽、固定凸起、第二固定槽和第一齿牙直边,所述母头直边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牙直边对应的第二齿牙直边,所述第一齿牙直边与所述第二齿牙直边形成第一齿牙槽,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齿牙边插入所述第一齿牙槽内形成板材自锁定结构,从而所述母头直边与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另一边形成第一板材自锁槽,进而将板材夹持;所述包边公头包括公头直边,在所述公头直边上形成第三齿牙直边与第四齿牙直边,所述第三齿牙直边与所述第四齿牙直边形成第二齿牙槽,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齿牙边插入所述第二齿牙槽内形成板材自锁定结构,从而所述公头直边与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另一边形成第二板材自锁槽,进而将板材夹持;所述第四齿牙直边上生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凸起,且所述第四齿牙直边的延长边形成与所述第一固定槽相配合的第一固定边,所述包边锁扣压到所述固定凸起上时,所述包边锁扣的两锁扣压边分别钩压到所述第一固定边和所述第二固定槽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将所述包边锁扣固定到所述固定凸起上。进一步,所述第二型材组合包括墙体下边梁、底盘边梁和“L”型齿牙压板;所述墙体下边梁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形成对立的第五齿牙直边和第六齿牙直边,所述第五齿牙直边和第六齿牙直边形成第三齿牙槽,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齿牙边插入所述第三齿牙槽内形成板材自锁定结构,从而所述基板的一部分与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另一边形成第三板材自锁槽,进而将板材夹持;所述第五齿牙直边的端部形成拐角端,同时,所述基板形成台阶端;所述底盘边梁形成有第一开口槽,用以连接所述底板总成;所述底盘边梁上形成有第二凹槽和“L”型座,所述拐角端插入所述第二凹槽的同时,所述台阶端刚好坐落在所述“L”型座上,使所述墙体下边梁与所述底盘边梁卡接在一起。进一步,第三型材组合包括侧墙后立柱、“L”型齿牙压板、后门框立柱、包边锁扣、双轴铰链板和第一门包边;所述侧墙后立柱包括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的一边的部分形成第七齿牙直边,所述第一框体的一边的延长边上形成与所述第七齿牙直边相对的第八齿牙直边,所述第七齿牙直边和第八齿牙直边形成第四齿牙槽,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齿牙边插入所述第四齿牙槽内形成板材自锁定结构,从而该延长边与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另一边形成第四板材自锁槽,进而将板材夹持;所述后门框立柱包括第二框体,所述第二框体的一边的延长边上形成有第一门轴孔;所述第一框体上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框体上形成第四凹槽,所述第一框体上形成卡接延长板,所述第二框体上形成卡接缩进台,当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紧贴连接到一起时,所述包边锁扣的两锁扣压边分别钩压到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中,进而通过第二固定件将所述包边锁扣固定到第一框体或者第二框体上,所述卡接延长板搭接到所述卡接缩进台上;所述第一门包边包括第三框体以及形成在第三框体上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用以夹持后门板;所述第三框体内还形成有第一密封条槽和第二门轴孔;所述后门框立柱上在所述第一门轴孔的部位形成有多个第一铰链板槽,所述第一门包边在所述第二门轴孔的部位形成多个第二铰链板槽,一个所述第一铰链板槽和一个所述第二铰链板槽形成一个第一双轴铰链板槽,当所述双轴铰链板插入所述第一双轴铰链板槽中时,通过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分别插入所述第一门轴孔和第二门轴孔,并分别间隔通过所述双轴铰链板的两个孔,进而分别将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门轴孔和所述第二门轴孔上,实现后门板的开启和关闭。进一步,所述顶边后横梁组合包括固定到一起的顶板后横梁和后门框上横梁,所述顶板后横梁包括第三开口槽,所述第三开口槽的一槽边的反向延长边形成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三开口槽的槽底边的延长边形成第二固定板;所述后门框上横梁包括第四框体,所述第四框体紧靠并固定在所述顶板后横梁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内,在所述第四框体上形成第一雨沿槽,在所述第一雨沿槽内安装有雨沿。进一步,所述后门框下横梁包括第五框体,所述第五框体上形成有底板支撑板、第一辅助安装槽和第二辅助安装槽。进一步,在所述左侧板和/或所述右侧板上形成侧门门洞,与所述侧门门洞配合设置有侧门板。进一步,所述侧门板的一直立边通过第四型材组合与所述侧门门洞的一直立边转动连接。进一步,还包括侧门框上横梁,所述侧门框上横梁设置在所述侧门门洞的上方,其与所述第一型材组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第四型材组合包括侧门框立柱、“L”型齿牙压板、双轴铰链板和第三门包边,所述侧门框立柱包括第七框体,所述第七框体的一边的一部分形成第九齿牙直边,所述第七框体的一边的延长边上形成与所述第九齿牙直边相对的第十齿牙直边,所述第九齿牙直边和第十齿牙直边形成第五齿牙槽,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齿牙边插入所述第五齿牙槽内形成板材自锁定结构,从而该延长边与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另一边形成第五板材自锁槽,进而将板材夹持;所述第七框体内形成有第三门轴孔和第一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拼装的车用厢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板、顶板、底板总成、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前板的前板顶边与所述顶板的顶板前边之间和所述前板的前板左边与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板前边之间和所述前板的前板右边与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板前边之间和所述顶板的顶板左边与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板顶边之间和所述顶板的顶板右边与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板顶边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型材组合连接;所述前板的前板底边与所述底板总成的底板总成前边之间和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板底边与所述底板总成的底板总成左边之间和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板底边与所述底板总成的底板总成右边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型材组合连接;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板后边和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板后边分别通过第三型材组合与第一后门板和第二后门板转动连接;所述顶板的顶板后边连接有顶边后横梁组合;所述底板总成的底板总成后边连接有后门框下横梁;所述第一后门板和所述第二后门板的其余三边连接有第二门包边;所述第一型材组合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包边母头、包边公头、包边锁扣、“L”型齿牙压板和第一固定件;所述包边母头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母头直边和母头弧边,所述母头弧边内形成加强筋,所述母头弧边与所述加强筋相配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加强筋还形成有第一固定槽、固定凸起、第二固定槽和第一齿牙直边,所述母头直边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牙直边对应的第二齿牙直边,所述第一齿牙直边与所述第二齿牙直边形成第一齿牙槽,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齿牙边插入所述第一齿牙槽内形成板材自锁定结构,从而所述母头直边与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另一边形成第一板材自锁槽,进而将板材夹持;所述包边公头包括公头直边,在所述公头直边上形成第三齿牙直边与第四齿牙直边,所述第三齿牙直边与所述第四齿牙直边形成第二齿牙槽,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齿牙边插入所述第二齿牙槽内形成板材自锁定结构,从而所述公头直边与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另一边形成第二板材自锁槽,进而将板材夹持;所述第四齿牙直边上生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凸起,且所述第四齿牙直边的延长边形成与所述第一固定槽相配合的第一固定边,所述包边锁扣压到所述固定凸起上时,所述包边锁扣的两锁扣压边分别钩压到所述第一固定边和所述第二固定槽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将所述包边锁扣固定到所述固定凸起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拼装的车用厢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板、顶板、底板总成、左侧板、右侧板;所述前板的前板顶边与所述顶板的顶板前边之间和所述前板的前板左边与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板前边之间和所述前板的前板右边与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板前边之间和所述顶板的顶板左边与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板顶边之间和所述顶板的顶板右边与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板顶边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型材组合连接;所述前板的前板底边与所述底板总成的底板总成前边之间和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板底边与所述底板总成的底板总成左边之间和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板底边与所述底板总成的底板总成右边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型材组合连接;所述左侧板的左侧板后边和所述右侧板的右侧板后边分别通过第三型材组合与第一后门板和第二后门板转动连接;所述顶板的顶板后边连接有顶边后横梁组合;所述底板总成的底板总成后边连接有后门框下横梁;所述第一后门板和所述第二后门板的其余三边连接有第二门包边;所述第一型材组合包括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包边母头、包边公头、包边锁扣、“L”型齿牙压板和第一固定件;所述包边母头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母头直边和母头弧边,所述母头弧边内形成加强筋,所述母头弧边与所述加强筋相配合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加强筋还形成有第一固定槽、固定凸起、第二固定槽和第一齿牙直边,所述母头直边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牙直边对应的第二齿牙直边,所述第一齿牙直边与所述第二齿牙直边形成第一齿牙槽,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齿牙边插入所述第一齿牙槽内形成板材自锁定结构,从而所述母头直边与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另一边形成第一板材自锁槽,进而将板材夹持;所述包边公头包括公头直边,在所述公头直边上形成第三齿牙直边与第四齿牙直边,所述第三齿牙直边与所述第四齿牙直边形成第二齿牙槽,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齿牙边插入所述第二齿牙槽内形成板材自锁定结构,从而所述公头直边与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另一边形成第二板材自锁槽,进而将板材夹持;所述第四齿牙直边上生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凸起,且所述第四齿牙直边的延长边形成与所述第一固定槽相配合的第一固定边,所述包边锁扣压到所述固定凸起上时,所述包边锁扣的两锁扣压边分别钩压到所述第一固定边和所述第二固定槽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将所述包边锁扣固定到所述固定凸起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材组合包括墙体下边梁、底盘边梁和“L”型齿牙压板;所述墙体下边梁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形成对立的第五齿牙直边和第六齿牙直边,所述第五齿牙直边和第六齿牙直边形成第三齿牙槽,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齿牙边插入所述第三齿牙槽内形成板材自锁定结构,从而所述基板的一部分与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另一边形成第三板材自锁槽,进而将板材夹持;所述第五齿牙直边的端部形成拐角端,同时,所述基板形成台阶端;所述底盘边梁形成有第一开口槽,用以连接所述底板总成;所述底盘边梁上形成有第二凹槽和“L”型座,所述拐角端插入所述第二凹槽的同时,所述台阶端刚好坐落在所述“L”型座上,使所述墙体下边梁与所述底盘边梁卡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厢体,其特征在于,第三型材组合包括侧墙后立柱、“L”型齿牙压板、后门框立柱、包边锁扣、双轴铰链板和第一门包边;所述侧墙后立柱包括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的一边的部分形成第七齿牙直边,所述第一框体的一边的延长边上形成与所述第七齿牙直边相对的第八齿牙直边,所述第七齿牙直边和第八齿牙直边形成第四齿牙槽,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齿牙边插入所述第四齿牙槽内形成板材自锁定结构,从而该延长边与所述“L”型齿牙压板的另一边形成第四板材自锁槽,进而将板材夹持;所述后门框立柱包括第二框体,所述第二框体的一边的延长边上形成有第一门轴孔;所述第一框体上形成第三凹槽,所述第二框体上形成第四凹槽,所述第一框体上形成卡接延长板,所述第二框体上形成卡接缩进台,当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紧贴连接到一起时,所述包边锁扣的两锁扣压边分别钩压到所述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中,进而通过第二固定件将所述包边锁扣固定到第一框体或者第二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航盛卡车厢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