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430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其结构包括模具主体、隔板、不锈钢板、内槽、防水层、可调节螺栓、防护罩、侧板,所述模具主体顶部焊接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外表面水平贴合防水层,所述模具主体内部设有“回”型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设有可调节螺栓,先在模具主体的内槽中央安装三个可调节螺栓,接着在利用模具主体配合材料生产吸能块,使得生产后的吸能块在要安装在减震板上时,可以通过三个螺杆贯穿连接在减震板与吸能块之间的三个圆孔之内,确保了吸能块能整个固定在减震板上,且有效的减轻了车门在关闭时的震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
本技术是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属于汽车配件模具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1067632.6的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包括基座和两个下模具;基座水平布置;两个下模具对称分布,与基座滑动连接;下模具包括与基座滑动连接的模具座,模具座靠近下模具对称中心线的一端铰接有调节板,模具座和调节板之间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端一侧设有斜面,调节板位于斜面上。采用上述方案,只需调整两个调节板的夹角,即更换支撑块,再更换压头,即可满足不同的冲压角度要求,避免更换整套模具,节约了调整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吸能块无法完全嵌合在减震板上,长期在车门关闭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以解决现有的吸能块无法完全嵌合在减震板上,长期在车门关闭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其结构包括模具主体、隔板、不锈钢板、内槽、防水层、可调节螺栓、防护罩、侧板,所述模具主体顶部焊接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外表面水平贴合防水层,所述模具主体内部设有“回”型内槽,所述隔板两端分别连接模具主体内侧,所述模具主体与不锈钢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回”型内槽两端分别连接两块侧板,所述“回”型内槽中央固定连接可调节螺栓;所述可调节螺栓由螺杆、进口、紧固套、调节阀、底座、螺纹套组成,所述底座顶部与调节阀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调节阀内环与螺纹套采用嵌合连接,所述螺纹套与紧固套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紧固套与圆柱体螺杆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紧固套顶部设有中空圆形进口。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板通过模具主体连接防护罩。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螺栓共设有三个且等边大小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模具主体两端分别连接两块侧板。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共设有两块且等边大小一致。进一步地,所述螺杆通过紧固套连接调节阀。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具有防水功能。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设有可调节螺栓,先在模具主体的内槽中央安装三个可调节螺栓,接着在利用模具主体配合材料生产吸能块,使得生产后的吸能块在要安装在减震板上时,可以通过三个螺杆贯穿连接在减震板与吸能块之间的三个圆孔之内,确保了吸能块能整个固定在减震板上,且有效的减轻了车门在关闭时的震动力。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调节螺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调节螺栓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模具主体-1、隔板-2、不锈钢板-3、内槽-4、防水层-5、可调节螺栓-6、螺杆-601、进口-602、紧固套-603、调节阀-604、底座-605、螺纹套-606、防护罩-7、侧板-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其结构包括模具主体1、隔板2、不锈钢板3、内槽4、防水层5、可调节螺栓6、防护罩7、侧板8,所述模具主体1顶部焊接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外表面水平贴合防水层5,所述模具主体1内部设有“回”型内槽4,所述隔板2两端分别连接模具主体1内侧,所述模具主体1与不锈钢板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回”型内槽4两端分别连接两块侧板8,所述“回”型内槽4中央固定连接可调节螺栓6;所述可调节螺栓6由螺杆601、进口602、紧固套603、调节阀604、底座605、螺纹套606组成,所述底座605顶部与调节阀60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调节阀604内环与螺纹套606采用嵌合连接,所述螺纹套606与紧固套603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紧固套603与圆柱体螺杆601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紧固套603顶部设有中空圆形进口602。本专利所说的调节阀604具有调节螺杆紧固度大小的功能,所述螺纹套606是由一种高强度、高精度、表面光洁的冷轧菱形不锈钢丝精确成形的螺旋线圈,为高精度内、外螺纹同心体,能形成标准的螺纹,螺纹护套装好后能形成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精度内螺纹,其各项性能均优于攻丝形成的螺纹。在进行使用时,首先采用内槽4连接可调节螺6,先在模具主体1的内槽4中央安装三个可调节螺栓6,接着在利用模具主体1配合材料生产吸能块,使得生产后的吸能块在要安装在减震板上时,可以通过三个螺杆601贯穿连接在减震板与吸能块之间的三个圆孔之内,确保了吸能块能整个固定在减震板上,且有效的减轻了车门在关闭时的震动力。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吸能块无法完全嵌合在减震板上,长期在车门关闭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可调节螺栓,先在模具主体的内槽中央安装三个可调节螺栓,接着在利用模具主体配合材料生产吸能块,使得生产后的吸能块在要安装在减震板上时,可以通过三个螺杆贯穿连接在减震板与吸能块之间的三个圆孔之内,确保了吸能块能整个固定在减震板上,且有效的减轻了车门在关闭时的震动力。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底座605顶部与调节阀60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调节阀604内环与螺纹套606采用嵌合连接,所述螺纹套606与紧固套603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紧固套603与圆柱体螺杆601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紧固套603顶部设有中空圆形进口60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其结构包括模具主体(1)、隔板(2)、不锈钢板(3)、内槽(4)、防水层(5)、可调节螺栓(6)、防护罩(7)、侧板(8),所述模具主体(1)顶部焊接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外表面水平贴合防水层(5),所述模具主体(1)内部设有“回”型内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两端分别连接模具主体(1)内侧,所述模具主体(1)与不锈钢板(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回”型内槽(4)两端分别连接两块侧板(8),所述“回”型内槽(4)中央固定连接可调节螺栓(6);所述可调节螺栓(6)由螺杆(601)、进口(602)、紧固套(603)、调节阀(604)、底座(605)、螺纹套(606)组成,所述底座(605)顶部与调节阀(60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调节阀(604)内环与螺纹套(606)采用嵌合连接,所述螺纹套(606)与紧固套(603)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紧固套(603)与圆柱体螺杆(601)采用活动连接,所述紧固套(603)顶部设有中空圆形进口(6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制汽车车门减震板吸能块模具,其结构包括模具主体(1)、隔板(2)、不锈钢板(3)、内槽(4)、防水层(5)、可调节螺栓(6)、防护罩(7)、侧板(8),所述模具主体(1)顶部焊接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外表面水平贴合防水层(5),所述模具主体(1)内部设有“回”型内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两端分别连接模具主体(1)内侧,所述模具主体(1)与不锈钢板(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回”型内槽(4)两端分别连接两块侧板(8),所述“回”型内槽(4)中央固定连接可调节螺栓(6);所述可调节螺栓(6)由螺杆(601)、进口(602)、紧固套(603)、调节阀(604)、底座(605)、螺纹套(606)组成,所述底座(605)顶部与调节阀(604)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调节阀(604)内环与螺纹套(606)采用嵌合连接,所述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希广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系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