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96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对车架进行电泳涂装;对车架进行识别码打刻;对识别码处刷涂磷化底漆;在识别码的凹槽内刷涂黄油。本公开提出的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能够提高车辆识别码的防腐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是一种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
技术介绍
车辆VIN码即车辆识别码,是表明车辆身份的代码,根据GB16735-2004《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要求VIN码应在车架规定位置打刻,字符应清晰可辨、坚固耐久。前国内商用车制造企业主要采用两种工艺在车架上打刻VIN码,第一种是车架先进行电泳涂装,到总装时再打刻VIN码;第二种是车架先打刻VIN码再进行电泳涂装的工艺,但是两种工艺目前均存在VIN码防腐能力差易锈蚀的问题,导致车辆后期无法拓印、无法上牌甚至被扣押车辆。第一种工艺中,在打刻边缘处会形成电泳锐边效应,导致防腐性能下降,VIN码锈蚀严重。在第二种工艺中,由于油类物质本身防腐性较差,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分解,因此对VIN码的防腐效果也较差,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如何对车辆识别码进行防腐,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对车辆识别码进行防腐。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其中,包括如下步骤:S1,对车架进行电泳涂装;S2,对车架进行识别码打刻;S3,对识别码处刷涂磷化底漆;S4,在识别码的凹槽内刷涂黄油。可选地,步骤S1具体包括:S11,对车架进行电泳涂装;S12,对涂装后的车架进行干燥处理。可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S21,对车架进行识别码打刻;S22,对识别码的凹槽进行清洁;S23,对识别码进行拓印。可选地,步骤S3中具体包括:S31,将磷化底漆刷涂覆在识别码的凹槽的侧壁和底部;S32,等待预设的时间,直至识别码的凹槽的侧壁和底部上凸裸露的金属上形成磷化膜。可选地,步骤S32中的预设的时间大于或等于10分钟。可选地,所述磷化膜的厚度为5-10纳米。可选地,步骤S31具体包括:S311,遮蔽识别码周边的车架;S312,将磷化底漆刷涂覆在识别码的凹槽的侧壁和底部。可选地,步骤S3中的磷化底漆包括聚乙烯缩丁醛树脂、锌铬黄、助剂、溶剂和磷酸。可选地,所述溶剂为醇类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VIN码的凹槽内先涂覆磷化底漆,形成磷化膜,并在磷化膜上再涂覆黄油,能够提高VIN码的防腐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公开提出的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的流程图;图2是步骤S1的具体流程图;图3是步骤S2的具体流程图;图4是步骤S3的具体流程图;图5是步骤S31的具体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请参照图1到图5,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其中,包括如下步骤:S1,对车架进行电泳涂装。S11,对车架进行电泳涂装。具体地,通过电泳涂装,能够提升车架整体的防腐效果。具体地,步骤S1包括:S12,对涂装后的车架进行干燥处理。通过对车架进行却与干燥处理,能够便于识别码的打刻。S2,对车架进行识别码打刻。步骤S2包括:S21,对车架进行识别码打刻。具体地,可以将识别码打刻设置在总装线储气筒的工位。打刻之前,先对车架的型号进行识别,以便于打刻对应型号的识别码。在打刻时,打刻的识别码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打刻的车辆识别代号的字母和数字的字高应大于或等于10mm、宽度≥4mm、字符间距≥1mm、深度应≥0.3mm,总长度应≤200mm(含起止标志),字符上下跳动量<0.5mm,相对于基准线倾斜度≤0.5°。由于打刻深度要求≥0.3mm,而磷化底漆膜厚较薄(5-10μm),刷涂干燥后不会影响后期二次拓印。(2)同一部位的VIN字体大小应相同,打刻清楚、整齐,并有防锈措施。(3)拓印是使用专用拓印膜将VIN码清晰地拓印下来保存用于车管所上牌。具体地,打刻所形成的识别码的凹槽的侧壁和底面必须有金属裸露。S22,对识别码的凹槽进行清洁。实施时,通过此步骤,可以将凹槽内的碎屑或杂物清除,便于后面对识别码进行拓印。S23,对识别码进行拓印。如此,便于车辆上牌。S3,对识别码处刷涂磷化底漆。具体地,步骤S3包括:S31,将磷化底漆刷涂覆在识别码的凹槽的侧壁和底部。如此,便于磷化底漆与识别码的凹槽的侧壁和底部形成磷化膜。具体地,步骤S31包括:S311,将识别码周围的车架遮蔽。具体地,可使用一个带有通孔的板件将码周围的车架表面覆盖,并使识别码露出。如此,能够防止将车架表面污染。进一步地,涂磷化底漆前可以使用辅助工装应将VIN码周围进行遮蔽,再使用毛刷按上下左右方向各连续刷涂2遍,完成后应将工装取下。刷涂时应确保油漆将VIN码覆盖完整,表面无漏底、无明显流挂。S312,将磷化底漆刷涂覆在识别码的凹槽的侧壁和底部。如此,便于在识别码的凹槽的侧壁和底部形成磷化膜。具体地,磷化底漆反应原理:磷化底漆主要由聚乙烯缩丁醛树脂、锌铬黄及助剂组成,它以醇类为溶剂,以磷酸为处理液,与金属基体反应,形成一层薄膜,起到了磷化和钝化的作用。磷化底漆的防锈过程为磷化---钝化---成膜,利用油漆中的磷酸和打刻后裸露的金属表面进行如下反应:Fe+H3PO4→Fe(H2PO4)2+H2↑Fe(H2PO4)2→FeHPO4↓+H3PO4Fe+Fe(H2PO4)2=2FeHPO4↓+H2↑3FeHPO4=Fe3(PO4)2↓+H3PO4Fe+2FeHPO4=Fe3(PO4)2↓+H2↑反应后首先生成的难溶的是一价和二价的磷酸酸式盐,随着溶液中Fe2+浓度不断增加,Fe2+、HPO42-与PO43-浓度大于磷酸盐的浓度时,就形成Fe3(PO4)2沉淀,在裸露金属处生成的磷化膜用以防护,与聚乙烯缩丁醛树脂及防腐颜料共同作用,能够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此外,由于打刻后电泳层边缘会出现锐边,但由于磷化底漆覆盖在VIN码上,与打刻后的锐边和凹坑充分接触发生钝化反应,最终形成一层连续致密磷化膜,提升了VIN码的防腐性能,在工艺中起到关键作用。S32,等待预设的时间,直到磷化底漆与识别码的凹槽的侧壁和底部上凸裸露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磷化膜。步骤S32中的预设的时间不小于10分钟。S4,在识别码的凹槽内刷涂黄油。具体地,由于磷化膜的表层晾干时间不小于10分钟,磷化膜的内部晾干时不小于30分钟。车架VIN码刷涂黄油安排在底盘下线工位,该工位距离储气筒安装工位时间≥10min,充分保证了磷化底漆的干燥。黄油不仅用于润滑和密封,也可用于金属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车架进行电泳涂装;S2,对车架进行识别码打刻;S3,对识别码处刷涂磷化底漆;S4,在识别码的凹槽内刷涂黄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对车架进行电泳涂装;S2,对车架进行识别码打刻;S3,对识别码处刷涂磷化底漆;S4,在识别码的凹槽内刷涂黄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S11,对车架进行电泳涂装;S12,对涂装后的车架进行干燥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S21,对车架进行识别码打刻;S22,对识别码的凹槽进行清洁;S23,对识别码进行拓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识别码防腐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具体包括:S31,将磷化底漆刷涂覆在识别码的凹槽的侧壁和底部;S32,等待预设的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放黄伟刘金莲李国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