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消防用灭火后浓烟过滤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394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消防用灭火后浓烟过滤排放装置,包括入风口、第一升降杆、第二齿轮、上水阀、压板、填充物、第二风机、过滤层、第一滑槽、第二滑块和拉绳,所述入风口的一侧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远离入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阀门槽设置于通道的一端。该建筑消防用灭火后浓烟过滤排放装置,通过第二机壳内部的填充物可以方便的对浓烟进行过滤,然后通过上水阀的添加亚甲基蓝溶液,可以方便填充物对浓烟中的一氧化碳进行吸收,且上水阀也可以通过注水和压板的挤压可以方便的对填充物进行清洗,填充物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增加浓烟与亚甲基蓝溶液接触的面积,这样在吸收一氧化碳的时候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消防用灭火后浓烟过滤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浓烟过滤排放
,具体为一种建筑消防用灭火后浓烟过滤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器的普及和气温的上升,发生火灾的概率也越来越高,在火灾中被浓烟通常是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熏死呛死的人数是烧死者的4-5倍,在一些火灾中,很多被“烧死”的人实际上是先烟气中毒窒息死亡之后又被火烧的,在火灾的清理工作的时候往往需要对浓烟进行过滤排放,火灾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能够对人体产生很大的伤害,所以在火灾浓烟的处理中需要对一氧化碳进行处理,但市场上大多数的浓烟处理排放装置对于浓烟中一氧化碳的处理效果不好,且在处理后不方便度装置进行清洗,在搬运装置的时候也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消防用灭火后浓烟过滤排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浓烟处理排放装置对于浓烟中一氧化碳的处理效果不好,且在处理后不方便度装置进行清洗,在搬运装置的时候也很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消防用灭火后浓烟过滤排放装置,包括入风口、阀门槽、第一升降杆、第二齿轮、上水阀、压板、填充物、第二风机、过滤层、支撑架、第一滑槽、第二滑块和拉绳,所述入风口的一侧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远离入风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阀门槽设置于通道的一端,且阀门槽设置于第一风机远离入风口的一侧,所述阀门槽的上方设置有阀门,且阀门远离阀门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一升降杆贯穿于第一旋钮的中心,且第一升降杆靠近第一旋钮的一端连接有阀门,所述第一升降杆设置于第一外壳的内部,且第一外壳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升降杆,所述第二升降杆的垂直下方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升降杆贯穿于第一齿轮的中心,且第二齿轮设置于第一齿轮远离第一升降杆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的垂直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上水阀与第一齿轮位于第二升降杆的同一侧,且上水阀与第二升降杆的垂直下方相连接,所述压板设置于远离第二升降杆的上水阀的一侧,所述填充物设置于压板远离上水阀的一侧,且填充物设置于第二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二风机设置于远离填充物的第二外壳的一侧,且第二风机与入风口设置于第二外壳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风机的中间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过滤层设置于远离于压板的填充物的一侧,所述过滤层远离填充物的一侧设置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远离过滤层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且蓄水槽设置于第二外壳的外侧,所述支撑架位于设置有蓄水槽的第二外壳同一侧,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靠近第二外壳的支撑架的下方内部,且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上方设置有滚轮支撑杆,所述滚轮支撑杆内部靠近第一滑块的一侧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滚轮支撑杆远离第一滑槽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第二滑槽的内部,且第二滑块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设置于第三滑槽的内部,所述拉绳设置于第二滑块的下方,且拉绳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优选的,所述阀门槽内侧形状尺寸与阀门底部的外形尺寸相吻合。优选的,所述第二升降杆与第一齿轮的连接处为螺纹结构。优选的,所述填充物为疏松多孔的吸水材质,且填充物的面积与压板底部的面积相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与滚轮支撑杆组合剖面形状为倒置的“T”形,且第一滑块外侧形状尺寸与第一滑槽内部形状尺寸相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三滑块和第二滑块组合的剖面形状为“工”形,且第三滑块和第二滑块组合的外形尺寸与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内部形状尺寸相吻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消防用灭火后浓烟过滤排放装置:1.通过第二机壳内部的填充物可以方便的对浓烟进行过滤,然后通过上水阀的添加亚甲基蓝溶液,可以方便填充物对浓烟中的一氧化碳进行吸收,且上水阀也可以通过注水和压板的挤压可以方便的对填充物进行清洗,填充物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增加浓烟与亚甲基蓝溶液接触的面积,这样在吸收一氧化碳的时候效率更高;2.该装置的滚轮支撑架通过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的滑动、第二滑槽与第二滑块的滑动起到减震的效果,这样在搬运该装置的时候可以对该装置起到保护的效果;3.通过旋转旋钮可以让第一升降杆向下移动,第一升降杆会带动阀门向下移动与阀门槽卡合,这样在对第二机壳加水的时候可以避免水流入通道的内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入风口,2、通道,3、第一风机,4、阀门槽,5、阀门,6、第一旋钮,7、第一升降杆,8、第一外壳,9、第二升降杆,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一电机,13、上水阀,14、压板,15、填充物,16、第二外壳,17、第二风机,18、出风口,19、过滤层,、蓄水槽20,21、出水口,22、支撑架,23、第一滑槽,24、第一滑块,25、滚轮支撑杆,26、滚轮,27、第二滑块,28、第二滑槽,29、第三滑块,30、第三滑槽,31、拉绳,32、固定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消防用灭火后浓烟过滤排放装置,包括入风口1、通道2、第一风机3、阀门槽4、阀门5、第一旋钮6、第一升降杆7、第一外壳8、第二升降杆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第一电机12、上水阀13、压板14、填充物15、第二外壳16、第二风机17、出风口18、过滤层19、蓄水槽20、出水口21、支撑架22、第一滑槽23、第一滑块24、滚轮支撑杆25、滚轮26、第二滑块27、第二滑槽28、第三滑块29、第三滑槽30、拉绳31和固定块32,入风口1的一侧设置有通道2,通道2远离入风口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机3,阀门槽4设置于通道2的一端,且阀门槽4设置于第一风机3远离入风口1的一侧,阀门槽4内侧形状尺寸与阀门5底部的外形尺寸相吻合,这样通过阀门5与阀门槽4的卡合可以封闭通道2,避免在上水阀13注水的时候让水进入通道2的内部,阀门槽4的上方设置有阀门5,且阀门5远离阀门槽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钮6,第一升降杆7贯穿于第一旋钮6的中心,且第一升降杆7靠近第一旋钮6的一端连接有阀门5,第一升降杆7设置于第一外壳8的内部,且第一外壳8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升降杆9,第二升降杆9与第一齿轮10的连接处为螺纹结构,这样通过第一齿轮10的旋转可以控制第二升降杆9的上下移动,第二升降杆9的垂直下方设置有第一齿轮10,第二升降杆9贯穿于第一齿轮10的中心,且第二齿轮11设置于第一齿轮10远离第一升降杆7的一侧,第二齿轮11的垂直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12,上水阀13与第一齿轮10位于第二升降杆9的同一侧,且上水阀13与第二升降杆9的垂直下方相连接,压板14设置于远离第二升降杆9的上水阀13的一侧,填充物15设置于压板14远离上水阀13的一侧,且填充物15设置于第二外壳16的内部,填充物15为疏松多孔的吸水材质,且填充物15的面积与压板14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消防用灭火后浓烟过滤排放装置,包括入风口(1)、阀门槽(4)、第一升降杆(7)、第二齿轮(11)、上水阀(13)、压板(14)、填充物(15)、第二风机(17)、过滤层(19)、支撑架(22)、第一滑槽(23)、第二滑块(27)和拉绳(31),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1)的一侧设置有通道(2),所述通道(2)远离入风口(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机(3),所述阀门槽(4)设置于通道(2)的一端,且阀门槽(4)设置于第一风机(3)远离入风口(1)的一侧,所述阀门槽(4)的上方设置有阀门(5),且阀门(5)远离阀门槽(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钮(6),所述第一升降杆(7)贯穿于第一旋钮(6)的中心,且第一升降杆(7)靠近第一旋钮(6)的一端连接有阀门(5),所述第一升降杆(7)设置于第一外壳(8)的内部,且第一外壳(8)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升降杆(9),所述第二升降杆(9)的垂直下方设置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二升降杆(9)贯穿于第一齿轮(10)的中心,且第二齿轮(11)设置于第一齿轮(10)远离第一升降杆(7)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11)的垂直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上水阀(13)与第一齿轮(10)位于第二升降杆(9)的同一侧,且上水阀(13)与第二升降杆(9)的垂直下方相连接,所述压板(14)设置于远离第二升降杆(9)的上水阀(13)的一侧,所述填充物(15)设置于压板(14)远离上水阀(13)的一侧,且填充物(15)设置于第二外壳(16)的内部,所述第二风机(17)设置于远离填充物(15)的第二外壳(16)的一侧,且第二风机(17)与入风口(1)设置于第二外壳(16)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风机(17)的中间设置有出风口(18),所述过滤层(19)设置于远离于压板(14)的填充物(15)的一侧,所述过滤层(19)远离填充物(15)的一侧设置有蓄水槽(20),所述蓄水槽(20)远离过滤层(19)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21),且蓄水槽(20)设置于第二外壳(16)的外侧,所述支撑架(22)位于设置有蓄水槽(20)的第二外壳(16)同一侧,所述第一滑槽(23)设置于靠近第二外壳(16)的支撑架(22)的下方内部,且第一滑槽(2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24),所述第一滑块(24)的上方设置有滚轮支撑杆(25),所述滚轮支撑杆(25)内部靠近第一滑块(24)的一侧设置有滚轮(26),所述第二滑块(27)设置于滚轮支撑杆(25)远离第一滑槽(23)的一侧,所述第二滑块(27)设置于第二滑槽(28)的内部,且第二滑块(27)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滑块(29),所述第三滑块(29)设置于第三滑槽(30)的内部,所述拉绳(31)设置于第二滑块(27)的下方,且拉绳(31)远离第二滑块(27)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消防用灭火后浓烟过滤排放装置,包括入风口(1)、阀门槽(4)、第一升降杆(7)、第二齿轮(11)、上水阀(13)、压板(14)、填充物(15)、第二风机(17)、过滤层(19)、支撑架(22)、第一滑槽(23)、第二滑块(27)和拉绳(31),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1)的一侧设置有通道(2),所述通道(2)远离入风口(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机(3),所述阀门槽(4)设置于通道(2)的一端,且阀门槽(4)设置于第一风机(3)远离入风口(1)的一侧,所述阀门槽(4)的上方设置有阀门(5),且阀门(5)远离阀门槽(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旋钮(6),所述第一升降杆(7)贯穿于第一旋钮(6)的中心,且第一升降杆(7)靠近第一旋钮(6)的一端连接有阀门(5),所述第一升降杆(7)设置于第一外壳(8)的内部,且第一外壳(8)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升降杆(9),所述第二升降杆(9)的垂直下方设置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二升降杆(9)贯穿于第一齿轮(10)的中心,且第二齿轮(11)设置于第一齿轮(10)远离第一升降杆(7)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11)的垂直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上水阀(13)与第一齿轮(10)位于第二升降杆(9)的同一侧,且上水阀(13)与第二升降杆(9)的垂直下方相连接,所述压板(14)设置于远离第二升降杆(9)的上水阀(13)的一侧,所述填充物(15)设置于压板(14)远离上水阀(13)的一侧,且填充物(15)设置于第二外壳(16)的内部,所述第二风机(17)设置于远离填充物(15)的第二外壳(16)的一侧,且第二风机(17)与入风口(1)设置于第二外壳(16)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二风机(17)的中间设置有出风口(18),所述过滤层(19)设置于远离于压板(14)的填充物(15)的一侧,所述过滤层(19)远离填充物(15)的一侧设置有蓄水槽(20),所述蓄水槽(20)远离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尤优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嘉合智能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