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速肌力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3382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速肌力训练系统,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包括:由控制板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并带动减速机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电阻应变片固定在减速机的转轴上,将肢体对转轴的用力经过放大电路转换为电压模拟量传给控制板。应用于该等速肌力训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在肢体活动范围内检测到肢体用力时,根据设定的训练方式,控制电机加速至所需的训练速度;在肢体推动转轴进行等速训练的过程中,电机通过向肢体提供等大反向的作用力,保证肢体运动的阻力负荷与肌力大小相等,从而达到等速训练的目的,提高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速肌力训练系统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等速肌力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肌肉功能检查和评价是康复医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常用的肌肉功能检查包括等长肌力、等张肌力和等速肌力检查等。由于等速运动技术在肌肉功能测试上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在肌力训练上具有很好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合理性,故在体育训练及康复医学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等速运动,又称可调节抗阻运动或恒定角速度运动,指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用力仅使肌张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等速运动能依肌力强弱、肌肉长度变化、力臂长短、疼痛疲惫等状况。提供适合其肌肉本身的最大阻力,且不会超过其负荷的极限。因此,等速运动具有相当高的效率与安全性。等速运动分为等速向心收缩运动和等速离心收缩运动两种方式,二者的区别在于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变化不同,前者肌纤维缩短,后者变长。表现在等速运动装置上,等速向心收缩运动时,主动力由肌肉收缩提供,等速装置提供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等速离心收缩运动时,主动力由等速装置提供,肌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等速运动需要借助于专门的等速设备来实现,国内使用的等速设备主要来自进口,价格昂贵,只有少数大中城市的医院拥有此类成套设备。为了推动等速设备的国产化,人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提出了不少等速训练的实现方法,如中国专利CN201010301048公开的《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及其核心控制算法》,该专利的技术方案是检测到有肌力时,电机加速到设定的转速,检测到无肌力时,电机减速至零。这种训练方式是肌力检测的被动加速模式。如果在检测到肌力时,肌力突然消失,电机会先加速再减速至零;即肌力方向发生改变时,电机的加速度方向不能迅速改变方向。然而,在实际的运动过程中,肌力方向是不断改变的,电机被动加速的工作模式跟不上肌力改变,会导致使用者的惯性运动,严重的会导致电机卡顿;这对使用者的训练或者治疗都非常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肢体力量推动电机运动以实现等速训练,从而提高训练效果的等速肌力训练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包括:电机、伺服驱动器、减速机、电阻应变片、放大电路以及控制板;所述电机通过伺服驱动器与控制板电连;所述减速机与电机电连;所述电阻应变片与控制板电连;所述电阻应变片与控制板之间电连有放大电路。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减速机设置有转轴,电阻应变片固定在减速机的转轴上,所述电阻应变片将肢体对转轴用力的大小通过放大电路转换成电压模拟量。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急停开关,所述急停开关与控制板电连。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变压器、电源开关以及控制盒;所述变压器设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其中输入端与电源开关电连,第一输出端与控制板电连,第二输出端与控制盒电连。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盒分别与升降推杆、水平推杆、前后推杆以及倾斜推杆电连。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升降推杆与控制盒之间还电连有限位开关。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盒还与手控器电连。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源开关的一端与变压器电连,另一端与滤波器电连。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等速肌力训练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等速肌力训练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1)测量并记录用户的肢体的活动范围;(2)检测用户的肢体是否用力;(3)若检测到用力,根据当前设定的训练方式,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加速带动转轴至第一预设速度,训练方式包括向心向心、向心离心、离心向心以及离心离心;(4)控制电机带动转轴以第一预设速度匀速运动;(5)若检测到用户的肢体的力的方向或大小发生变化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提供与肢体的力大小相等的反向作用力。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上述步骤还包括:若检测到电机的位置超过预设的限幅位置,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匀减速至停止运动,以避免用户的肢体超出活动范围。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还包括:若检测到肢体停止用力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停止运动。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接收放大电路传输的电压模拟量;若电压模拟量超过第一预设值,且肢体用力的方向为顺时针,判定肢体顺时针用力;若电压模拟量超过第一预设值,且肢体用力的方向为逆时针,判定肢体逆时针用力;若电压模拟量低于第二预设值,判定肢体停止用力。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若设定肢体的训练方式为向心向心,则有,检测到肢体顺时针用力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加速带动转轴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机旋转位置达到顺时针方向的预设限幅位置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匀减速至停止运动;检测到肢体逆时针用力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加速带动转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机旋转位置达到逆时针方向的预设限幅位置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匀减速至停止运动。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若肢体的训练方式为向心离心,则有,检测到肢体顺时针用力,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加速带动转轴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机旋转位置达到顺时针方向的预设限幅位置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匀减速至停止运动;当电机匀减速至停止运动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加速带动转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机旋转位置达到逆时针方向的预设限幅位置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匀减速至停止运动;训练过程中电机带动转轴在顺时针方向的预设限幅位置和逆时针方向的预设限幅位置之间摆动。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若肢体的训练方式为离心向心,则有,检测到肢体逆时针用力,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加速带动转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机旋转位置达到逆时针方向的预设限幅位置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匀减速至停止运动;当电机匀减速至停止运动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加速带动转轴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机旋转位置达到顺时针方向的预设限幅位置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匀减速至停止运动;训练过程中电机带动转轴在顺时针方向的预设限幅位置和逆时针方向的预设限幅位置之间摆动。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若肢体的训练方式为离心离心,则有,若检测到肢体顺时针用力,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加速带动转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机旋转位置达到逆时针方向的预设限幅位置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匀减速至停止运动;当电机匀减速至停止运动时,调整肢体为逆时针用力,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加速带动转轴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当电机旋转位置达到顺时针方向的预设限幅位置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匀减速至停止运动;若检测到肢体逆时针用力,且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加速带动转轴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控制伺服驱动器驱动电机停止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控制板通过分析肢体用力的大小以及方向与训练方式相结合,从而对电机的运动进行控制。在肢体推动转轴进行等速训练的过程中,电机通过向肢体提供等大反向的作用力,保证肢体运动的阻力负荷与肌力大小相等,从而达到等速训练的目的,提高训练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伺服驱动器、减速机、电阻应变片、放大电路以及控制板;所述电机通过伺服驱动器与控制板电连;所述减速机与电机电连;所述电阻应变片与控制板电连;所述电阻应变片与控制板之间电连有放大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伺服驱动器、减速机、电阻应变片、放大电路以及控制板;所述电机通过伺服驱动器与控制板电连;所述减速机与电机电连;所述电阻应变片与控制板电连;所述电阻应变片与控制板之间电连有放大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设置有转轴,电阻应变片固定在减速机的转轴上;所述电阻应变片将肢体对转轴用力的大小通过放大电路转换成电压模拟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急停开关,所述急停开关与控制板电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速肌力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金秋都吉良黄日新杨国波许广艳李冬青曾慧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一康医疗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