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液体注入用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321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注入用配件,能够充分地吸收由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的尺寸误差或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的定位(安装)误差造成的尺寸变化。该课题通过液体注入用配件得以解决,该液体注入用配件形成为筒状体,该筒状体在后端部(3)具有液体注入器具(100)的前端侧(101)插入的插入口(2),在前端部(4)具有液体流出口(5),设有在液体流出口(5)的周围膨出形成的环状的唇部(7),在筒状体的外筒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缩径部(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体注入用配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注入用配件,详细而言,涉及只要安装于液体注入器具的前端侧,就不会发生液体注入器具的变形或破损,可以在抑制漏液的同时,简便地向导入口进行液体注入,且能够充分地吸收由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的尺寸误差或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的定位(安装)误差所造成尺寸变化的液体注入用配件。
技术介绍
目前,以微全分析系统(μTAS)或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等为人所知的微流控芯片正备受关注。该微流控芯片在基板内具有构成规定形状的流路的微通道及端口等的微细构造,在该微细构造内可以进行物质的化学反应、合成、精制、提取、形成和/或分析等各种操作。微流控芯片被期待应用于基因组分析、基因组药物探索、蛋白质分析、预防诊断、临床诊断或药物筛选等医疗相关市场,或者是化学分析、食品分析或环境监控等广泛用途。与现有形式的方法相比,通过使用微流控芯片可以减少样品及试药的使用量,且微流控芯片一次性使用,另外,可以大幅缩短分析处理时间。即,通过使用微流控芯片,可以减轻检查成本,并且实现检查的迅速化。在使用微流控芯片时,必须对微流控芯片内的微通道进行注入试药等的液体的作业。向微通道注入液体时通过液体注入器具(微型移液管、注射器、或安装于它们的芯片)或送液管,从微流控芯片的导入口进行。此时,需要连接并固定液体注入器具或送液管与微流控芯片的导入口的接头。作为这种接头,本案申请人提出了可装卸地安装于将液体注入导入口的液体注入器具的液体注入用配件(专利文献1)。该液体注入用配件具备: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的筒状的配件本体和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密封垫,该筒状的配件本体在前端部具有液体流出口,且在后端部具有供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插入的插入口,该密封垫设置在该配件本体的液体流出口的周围。通过使用该液体注入用配件,仅安装于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即可不发生液体注入器具的变形或破损而在抑制漏液的同时,简便地向导入口进行液体注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990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体注入用配件中,优选能够吸收液体注入器具的尺寸误差、定位(安装)误差等。即,即使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的粗度、长度、形状、或者在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的安装位置中存在误差或错位,也需要通过垫片的变形吸收该误差量,以可靠地密封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及导入口周围。另外,将液体注入用配件安装于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时误操作的情况下,例如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相对于插入口倾斜插入的情况、或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相对于插入口未充分插入的情况等,也需要通过垫片的变形来吸收因误安装导致的尺寸变化量。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增大垫片的变形量。然而,由于增大垫片的变形量受到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与导入口之间距离的限制,因此并不容易。即,如果增大垫片的轴向上的厚度,则虽然可以增大垫片的变形量,但由于指定了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与导入口之间的距离,所以垫片的厚度不能无限制地变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注入用配件,被设计为只要安装于液体注入器具的前端侧,就不会发生液体注入器具的变形或破损,而能够在抑制漏液的同时,简便地向导入口进行液体注入,能够充分地吸收因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的尺寸误差、或对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的定位(安装)误差造成的尺寸变化。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将通过以下的记载更为明确。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上述课题是通过以下的各专利技术而解决。1.一种液体注入用配件,其特征在于,形成为筒状体,该筒状体在后端部具有液体注入器具的前端侧插入的插入口,在前端部具有液体流出口,设有在所述液体流出口的周围膨出形成的环状的唇部,在所述筒状体的外筒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缩径部。2.根据所述1记载的液体注入用配件,其特征在于,该液体注入用配件通过橡胶状弹性体一体地形成。3.根据所述1或2记载的液体注入用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状弹性体为硅胶、氟橡胶、丙烯酸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的任一种。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液体注入用配件,其被设计为只要安装于液体注入器具的前端侧,就不会发生液体注入器具的变形或破损,可以在抑制漏液的同时,简便地向导入口进行液体注入,可以充分地吸收因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的尺寸误差、或对液体注入器具前端侧的定位(安装)误差造成的尺寸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用于注射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用于注射器进行液体注入的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用于微型移液管进行液体注入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相对于注射器倾斜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表示倾斜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相对于注射器误插入的状态的侧视图,(c)是表示使用被误插入的状态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的状态的侧视图,(d)是表示使用被误插入的状态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用于注射器进行液体注入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的结构的侧视图;图8是说明液体注入方法的一例的说明图。符号说明1:液体注入用配件2:插入口3:后端部4:前端部5:液体流出口6:内筒面7:唇部8:蛇腹形状部80:缩径部81:缩径最深部82:非缩径部9:外筒面100:注射器(液体注入器具)100a:主体部前端面101:前端侧102:微型移液管(液体注入器具)103:前端侧200:微流控芯片200a:上表面201:微通道202:导入口C:样品容器E:液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液体注入用配件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用配件用于注射器的状态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液体注入用配件1形成为具有外筒面9的筒状体,在筒状体的后端部3设有插入口2,在筒状体的前端部4设有液体流出口5。从插入口2至液体流出口5贯通有透孔。该透孔具有液体注入用配件1的内筒面6,如图2所示,形成为能够插入注射器100的前端侧101。内筒面6的内径成为一定的圆筒状。在本专利说明书中,“前端部”是指液体从液体注入用配件1流出一侧的端部,“后端部”是指相对于前端部的轴向相反侧的端部。在图1~图8中,下侧的端部为“前端部”,上侧的端部为“后端部”。液体注入用配件1可装卸地安装于作为液体注入器具的注射器100的圆筒状的前端侧101而使用。注射器100在将微公升单位的微量的液体吸入及注入时使用。此外,该液体注入用配件1不限于注射器100,可以用于各种液体注入器具。例如,也可以用于一般的移液管或微型移液管等。另外,也能够可装卸地安装在微型移液管的前端侧的移液管吸头的前端侧而使用。作为这些注射器100或微型移液管,前端侧101可以使用通过热塑性树脂以注塑成型法等制作之物。以下,在本说明书中,主要说明将液体注入用配件1可装卸地安装于注射器100的前端侧101的情况。将液体注入用配件1安装于注射器100时,从液体注入用配件1的插入口2插入地安装在注射器100的前端侧101。由此,流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注入用配件,其特征在于,形成为筒状体,该筒状体在后端部具有液体注入器具的前端侧插入的插入口,在前端部具有液体流出口,设有在所述液体流出口的周围膨出形成的环状的唇部,在所述筒状体的外筒面形成有至少一个缩径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31 JP 2016-1703611.一种液体注入用配件,其特征在于,形成为筒状体,该筒状体在后端部具有液体注入器具的前端侧插入的插入口,在前端部具有液体流出口,设有在所述液体流出口的周围膨出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室田雄辉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