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片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3072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具有辊轧,该辊轧中,使电极片通过相对向地旋转的第7辊和第8辊的间隙,由此在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和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厚度方向压缩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在进行该辊轧时,配置于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侧并与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相接触的第7辊的表面温度T7和配置于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侧并与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相接触的第8辊的表面温度T8满足T7<T8的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片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构成电池的电极片的方法。详细地说,涉及制造如下的电极片的方法,该电极片在集电箔的第1面上具有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且在集电箔的第2面上具有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
技术介绍
作为电极片(正极片或负极片),已知在集电箔的第1面上具有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且在集电箔的第2面上具有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电极片。作为这样结构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已知例如日本特开2013-052353所公开的方法。具体地说,首先,制作包括多个湿润造粒体在内的电极复合材料,所述湿润造粒体通过混合电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溶剂并造粒而成。然后,在第1成膜工序中,通过使电极复合材料通过相对向地旋转的第1辊和第2辊的间隙,一边使电极复合材料形成膜状一边使膜状的电极复合材料附着于第2辊的表面。而且,一边使由与第2辊相对向地旋转的第3辊输送的集电箔的第2面与第3辊的表面相接触,一边使集电箔通过第2辊和第3辊的间隙,由此使附着于第2辊的表面的膜状的电极复合材料一边加压一边接触到集电箔的第1面而转印到第1面上,制作在集电箔的第1面上形成了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而且,在第2成膜工序中,通过使电极复合材料通过相对向地旋转的第4辊和第5辊的间隙,一边使电极复合材料形成膜状一边使膜状的电极复合材料附着于第5辊的表面。而且,一边使由与第5辊相对向地旋转的第6辊输送的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的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与第6辊的表面相接触,一边使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通过第5辊和第6辊的间隙,由此使附着于第5辊的表面的膜状的电极复合材料一边加压一边接触到集电箔的第2面而转印到集电箔的第2面上,制作在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的第2面上形成了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电极片。
技术实现思路
可是,在上述那样制作的电极片中,有时在集电箔的第1面上形成的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密度比在集电箔的第2面上形成的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密度高,从而在两电极复合材料层之间会产生大的密度差。其原因是: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是在第1成膜工序中将电极复合材料在第2辊与第3辊之间压缩而形成的,而该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在第2成膜工序中在形成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时又在第5辊与第6辊之间被压缩,所以,压缩率比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要高(空隙率低)。因此,在上述那样制作的电极片中,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密度变得比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密度高。存在如下倾向: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与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之间的密度差越大的电极片,则使用了该电极片的电池的劣化就变得越早。因此,在上述那样制作的电极片中,谋求减小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与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之间的密度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与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之间的密度差的电极片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制造电极片,该电极片在具有第1面和第2面的集电箔的所述第1面上具有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且在所述第2面上具有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成膜,使包括将电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溶剂混合并造粒而成的多个湿润造粒体的电极复合材料通过相对向地旋转的第1辊和第2辊的间隙,由此一边使所述电极复合材料形成为膜状、一边使形成为膜状的所述电极复合材料附着于所述第2辊的表面,并且,一边使由与所述第2辊相对向地旋转的第3辊输送的所述集电箔的所述第2面与所述第3辊的表面相接触、一边使所述集电箔通过所述第2辊和所述第3辊的间隙,由此使附着于所述第2辊的表面的膜状的所述电极复合材料一边加压一边接触到所述集电箔的所述第1面而转印到所述第1面上,制作在所述集电箔的所述第1面形成了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第2成膜,使所述电极复合材料通过相对向地旋转的第4辊和第5辊的间隙,由此一边使所述电极复合材料形成为膜状、一边使形成为膜状的所述电极复合材料附着于所述第5辊的表面,并且,一边使由与所述第5辊相对向地旋转的第6辊输送的所述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的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与所述第6辊的表面相接触、一边使所述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通过所述第5辊和所述第6辊的间隙,由此使附着于所述第5辊的表面的膜状的所述电极复合材料一边加压一边接触到所述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的所述第2面而转印到所述第2面上,制作在所述第2面形成了所述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所述电极片;以及辊轧,使所述电极片通过相对向地旋转的第7辊和第8辊的间隙,由此在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厚度方向压缩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其中,在进行所述辊轧时,配置于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侧并与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相接触的所述第7辊的表面温度T7和配置于所述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侧并与所述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相接触的所述第8辊的表面温度T8满足T7<T8的关系。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通过进行上述那样的第1成膜和第2成膜来制作电极片(轧制之前)。在相关技术中这样制作的电极片中,在集电箔的第1面上形成的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密度比在集电箔的第2面上形成的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密度大,从而在两电极复合材料层之间会产生大的密度差。而与之相对地,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在第2成膜之后具有辊轧,使电极片通过相对向地旋转的第7辊和第8辊的间隙,由此在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和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厚度方向压缩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而且,在进行该辊轧中,配置于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侧并与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相接触的第7辊的表面温度T7和配置于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侧并与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相接触的第8辊的表面温度T8满足T7<T8的关系。这样,使与密度相对低的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相接触的第8辊的表面温度T8比与密度相对高的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相接触的第7辊的表面温度T7高,由此,能够使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温度比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温度高地进行压缩。由此,在进行辊轧中,能够使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比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柔软来进行压缩,从而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比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更易压缩。结果,在进行了辊轧后的电极片中,与进行辊轧之前的电极片相比,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与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之间的密度差变小。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上述的电极片制造方法,能够减小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与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之间的密度差。此外,进行第1成膜能够采用例如具有第1辊、第2辊和第3辊的辊成膜装置来进行。另外,进行第2成膜能够采用例如具有第4辊、第5辊和第6辊的辊成膜装置来进行。另外,进行第1成膜所采用的辊成膜装置和进行第2成膜所采用的辊成膜装置可以是同一辊成膜装置。在此情况下,第1辊和第4辊为同一辊,第2辊和第5辊为同一辊,第3辊和第6辊为同一辊。但是,在进行第2成膜中,使第2辊和第3辊的间隙(第5辊和第6辊的间隙)比进行第1成膜中的间隙大地加以使用。这是因为,与在进行第1成膜中通到第2辊和第3辊的间隙的集电箔相比,在进行第2成膜中通到第5辊和第6辊的间隙的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的厚度厚。另外,湿润造粒体是指在溶剂被电极活性物质的粒子和粘结剂保持(吸收)的状态下它们集合(结合)而成的物质(粒状体)。另外,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在进行第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制造电极片,该电极片在具有第1面和第2面的集电箔的所述第1面上具有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且在所述第2面上具有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成膜,使包括将电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溶剂混合并造粒而成的多个湿润造粒体的电极复合材料通过相对向地旋转的第1辊和第2辊的间隙,由此一边使所述电极复合材料形成为膜状、一边使形成为膜状的所述电极复合材料附着于所述第2辊的表面,并且,一边使由与所述第2辊相对向地旋转的第3辊输送的所述集电箔的所述第2面与所述第3辊的表面相接触、一边使所述集电箔通过所述第2辊和所述第3辊的间隙,由此使附着于所述第2辊的表面的膜状的所述电极复合材料一边加压一边接触到所述集电箔的所述第1面而转印到所述第1面上,制作在所述集电箔的所述第1面形成了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第2成膜,使所述电极复合材料通过相对向地旋转的第4辊和第5辊的间隙,由此一边使所述电极复合材料形成为膜状、一边使形成为膜状的所述电极复合材料附着于所述第5辊的表面,并且,一边使由与所述第5辊相对向地旋转的第6辊输送的所述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的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与所述第6辊的表面相接触、一边使所述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通过所述第5辊和所述第6辊的间隙,由此使附着于所述第5辊的表面的膜状的所述电极复合材料一边加压一边接触到所述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的所述第2面而转印到所述第2面上,制作在所述第2面形成了所述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所述电极片;以及辊轧,使所述电极片通过相对向地旋转的第7辊和第8辊的间隙,由此在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厚度方向压缩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其中,在进行所述辊轧时,配置于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侧并与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相接触的所述第7辊的表面温度T7和配置于所述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侧并与所述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相接触的所述第8辊的表面温度T8满足T7<T8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31 JP 2017-1473911.一种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制造电极片,该电极片在具有第1面和第2面的集电箔的所述第1面上具有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且在所述第2面上具有第2电极复合材料层,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成膜,使包括将电极活性物质、粘结剂和溶剂混合并造粒而成的多个湿润造粒体的电极复合材料通过相对向地旋转的第1辊和第2辊的间隙,由此一边使所述电极复合材料形成为膜状、一边使形成为膜状的所述电极复合材料附着于所述第2辊的表面,并且,一边使由与所述第2辊相对向地旋转的第3辊输送的所述集电箔的所述第2面与所述第3辊的表面相接触、一边使所述集电箔通过所述第2辊和所述第3辊的间隙,由此使附着于所述第2辊的表面的膜状的所述电极复合材料一边加压一边接触到所述集电箔的所述第1面而转印到所述第1面上,制作在所述集电箔的所述第1面形成了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第2成膜,使所述电极复合材料通过相对向地旋转的第4辊和第5辊的间隙,由此一边使所述电极复合材料形成为膜状、一边使形成为膜状的所述电极复合材料附着于所述第5辊的表面,并且,一边使由与所述第5辊相对向地旋转的第6辊输送的所述带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的集电箔的所述第1电极复合材料层与所述第6辊的表面相接触、一边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蛭川智史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