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285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第一部分去除,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框胶区的外侧的区域的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一框胶区的外侧的区域远离所述显示区;去除所述保护层,并对所述栅极驱动区进行修复;在修复后的栅极驱动区的上方制作平坦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装置,能够提高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和2所示,现有的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20和下基板10,下基板10具有显示区101,为了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尺寸,通常在下基板10上设置栅极驱动区(GOA(GateOnArray))102,栅极驱动区102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和信号线。然而,由于栅极驱动区102的密集度高,难以进行修复,特别是GOA信号线的集成度较高,因此当制程出现异常时,栅极驱动区102容易出现不良,从而降低了产品良率,且在后续制程中无法测试和修复,只能报废处理,增大了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装置,能够提高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包括显示区、至少一栅极驱动区以及至少一第一框胶区,所述第一框胶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栅极驱动区之间;所述栅极驱动区上覆盖有保护层;第一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框胶位于所述第一框胶区;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部分去除,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框胶区的外侧的区域的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一框胶区的外侧的区域远离所述显示区;去除所述保护层,并对所述栅极驱动区进行修复;在所述修复后的栅极驱动区的上方制作平坦层。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中,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第一框胶区;所述平坦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表面齐平。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第二框胶位于所述栅极驱动区的外侧;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栅极驱动区和所述第二框胶的上方。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中,所述平坦层为防潮绝缘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包括显示区、至少一栅极驱动区以及至少一第一框胶区,所述第一框胶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栅极驱动区之间;所述栅极驱动区上覆盖有保护层;第一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框胶位于所述第一框胶区。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第二框胶位于所述栅极驱动区的外侧,所述第一框胶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框胶抵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框胶沿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排布。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两个栅极驱动区以及两个第一框胶区,两个所述栅极驱动区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的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位于预设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显示面板及装置,通过在栅极驱动区上覆盖保护层,且在显示区和栅极驱动区之间设置框胶,从而当栅极驱动区出现不良时,便于对其进行修复,提高了产品良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显示面板中下基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基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第一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第二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第三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请参照图3至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20、第二基板10以及第一框胶12,还可包括第二框胶11。结合图4,第二基板包括显示区101、两个栅极驱动区102以及两个第一框胶区(与第一框胶12的位置对应),其中栅极驱动区102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和信号线。两个所述栅极驱动区102分别位于所述显示区101的两侧。比如,在一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区102分别位于显示区101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第一框胶区位于所述显示区101和所述栅极驱动区102之间,所述栅极驱动区102上覆盖有保护层13。其中所述保护层13的厚度位于预设范围内,比如保护层13的上表面抵接第一基板20。由于保护层13的厚度位于预设范围内,可以更好地保护栅极驱动区102。结合图3和4,第一框胶1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20和所述第二基板10之间,且所述第一框胶12位于所述第一框胶区。其中左侧的第一框胶12位于显示区102的左侧;右侧的第一框胶12位于显示区102的右侧。可以理解的,图3为图4中右侧的栅极驱动区102和显示区10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框胶12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框胶11抵接。其中两个所述第一框胶12分别沿所述第二基板10的两侧排布,也即其中一个第一框胶12沿所述第二基板10的一侧排布。在一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区102位于第二基板10的左右侧时,此时第一框胶12沿第二基板10的宽度方向排布,第一框胶12的上下端部均与第二框胶11抵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栅极驱动区102也可位于第二基板10的上下侧时,第一框胶12沿第二基板10的长度方向排布,第一框胶12的左右端部均与第二框胶11抵接。当然,可以理解的,第二基板10也可仅包括一个栅极驱动区102以及一个第一框胶区,此时栅极驱动区102位于第二基板10的左侧或者右侧。第一框胶12位于所述显示区101的左侧或者右侧。具体设置方式与图3相似。第二框胶11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20和所述第二基板10之间,且所述第二框胶11位于所述栅极驱动区102的外侧,也即远离显示区101的一侧,且靠近第二基板10的边缘。也即第二框胶11较第一框胶12更远离显示区101。如图4所示,第二框胶11为环状结构,其环绕在所述栅极驱动区102以及显示区101的外侧。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或者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具体用于对显示面板的栅极驱动区进行修复,该方法包括:S101、将第一部分去除;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基板20包括至少一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所述第一部分21与所述第一框胶区的外侧的区域的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一框胶区的外侧的区域远离所述显示区101;也即所述第一部分21覆盖所述栅极驱动区102。所述第二部分22覆盖所述显示区101和所述第一框胶区。如图5所示,具体地,将所述第一部分21切割掉,只剩下第二部分22。S102、去除所述保护层,并对所述栅极驱动区进行修复;例如,如图6所示,将所述栅极驱动区102上的保护层13去除,将栅极驱动区102裸露在外。比如当信号线出现故障时,对栅极驱动区102的信号线进行检测并修复。当然,如果栅极驱动区102的栅极驱动电路出现故障,也可对栅极驱动电路进行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包括显示区、至少一栅极驱动区以及至少一第一框胶区,所述第一框胶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栅极驱动区之间;所述栅极驱动区上覆盖有保护层;第一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框胶位于所述第一框胶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部分去除,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框胶区的外侧的区域的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一框胶区的外侧的区域远离所述显示区;去除所述保护层,并对所述栅极驱动区进行修复;在所述修复后的栅极驱动区的上方制作平坦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包括显示区、至少一栅极驱动区以及至少一第一框胶区,所述第一框胶区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栅极驱动区之间;所述栅极驱动区上覆盖有保护层;第一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框胶位于所述第一框胶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部分去除,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至少一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框胶区的外侧的区域的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一框胶区的外侧的区域远离所述显示区;去除所述保护层,并对所述栅极驱动区进行修复;在所述修复后的栅极驱动区的上方制作平坦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覆盖所述显示区和所述第一框胶区;所述平坦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表面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框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所述第二框胶位于所述栅极驱动区的外侧;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栅极驱动区和所述第二框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益壮张小新钟兴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