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拾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272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向拾音装置,包括壳体、拾音管和麦克风组件,壳体内部开设有空腔,麦克风组件设置于空腔内,壳体表面开设有入声孔,拾音管的一端连通入声孔,另一端连接麦克风组件,拾音管为弯曲管。上述多向拾音装置的拾音管和麦克风组件均设置于壳体的内部,结构简单、节省空间、体积小、结构美观;工作时,声音从入声孔进入弯曲的拾音管,再传递至麦克风组件,能够有效的增强不同方向声音信号的频率、响度和瞬时特性的特异性,方便后续对不同方向信号的分析、比对和处理,提供更完整的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向拾音装置
本技术涉及声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向拾音装置。
技术介绍
人耳的复杂结构不仅使人能听到声音,而且还能判断声音的传出方向,这是因为双耳整合效应。双耳整合效应是人们依靠双耳间的音量差、时间差和音色差判别声音方位的效应。声音强弱不同时,可感受出声源与听音者之间的距离。为了使耳朵有缺陷的人群也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聆听声音,常使用麦克风装置进行声音采集,其中的代表是助听器行业。指向性麦克风技术是目前较理想的的声音采集技术,他是通过两个麦克风的组合,使声音发生延时从而改变相位达到降噪和语音增强的目的。但由于人们所处声音环境的复杂性,即便是使用这种技术,最昂贵的助听器也难以解决嘈杂环境中的多人交流问题,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可知,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助听器能很好地提高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能力。另外还有通过多个麦克风组合的麦克风矩阵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降噪,但仍无法达到准确拾取复杂环境声音信号的效果。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需要考虑拾音装置的美观性,必须把体积做得很小,在如此小的空间体积内想实现麦克风的高灵敏性是非常困难的,但把体积做大,外观又会受到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结构的拾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美观、体积小、灵敏度高的多向拾音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向拾音装置,包括壳体、拾音管和麦克风组件,壳体内部开设有空腔,麦克风组件设置于空腔内,壳体表面开设有入声孔,拾音管的一端连通入声孔,另一端连接麦克风组件,拾音管为弯曲管,壳体的每个面上至少安装一个拾音管。由此,上述多向拾音装置的拾音管和麦克风组件均设置于壳体的内部,结构简单、节省空间、体积小、结构美观;拾音管的一端连通入声孔,另一端连接麦克风组件,且拾音管为弯曲管,声音从入声孔进入弯曲的拾音管,再传递至麦克风组件,能够有效的增强不同方向声音信号的频率、响度和瞬时特性的特异性,方便后续对不同方向信号的分析、比对和处理,提供更完整的信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为多面体或者球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为多面体,壳体的每个面上至少安装一个拾音管,且每个面上安装的拾音管的数量相同。由此,壳体的每个面上均安装有拾音管,可以准确的收集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信号;安装于壳体每个面上的拾音管的数量相同,使得传入声音的一致性更好,准确性更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为球体,沿壳体的球面周向安装多个拾音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拾音管为蛇形或者螺旋形或者回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拾音管垂直安装于壳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拾音管倾斜安装于壳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由高密度材料制成。由此,壳体密度大、隔音好,壳体内收集的声音不容易互相传递。本技术的多向拾音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美观、体积小、拾音准确、一致性好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多向性拾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多向性拾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中的附图标记:1-壳体;2-拾音管;3-麦克风组件;4-空腔;5-入声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实施例1的多向拾音装置。如图1所示,该多向拾音装置1、包括壳体1、拾音管2和麦克风组件3。壳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4,麦克风组件3通过垫片、固定板或者其他固定装置固定设置于空腔4内。麦克风组件3与输出装置相连接,用于输出收集到的声音。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圆形的入声孔5,拾音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入声孔5,另一端连接麦克风组件3。拾音管2可以垂直安装于壳体1,也可以是有一定角度的倾斜安装于壳体1。本实施方式的拾音管2垂直安装于壳体1。拾音管2为弯曲管,且由塑料或者金属制成。该弯曲的拾音管2可以为蛇形或者螺旋形或者回形。本实施方式的拾音管2为螺旋形。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由高密度材料制成,该高密度材料可以为高密度的塑料、金属或者木材等,由此,壳体1密度大、隔音好,壳体1内收集的声音不容易互相传递。此外,壳体1可以由多个面板拼接而成,由此,壳体1可拆,方便壳体内部的拾音管2和麦克风的安装和维修。壳体1可以为多面体或者球体,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为多面体。壳体1的每个面上至少安装一个拾音管2,且每个面上安装的拾音管2的数量相同。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为正方体,入声孔5开设于壳体1的每个面的中心位置,入声孔5的数量为六个,而对应的拾音管2也为六个,即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的每个面上只安装一个拾音管2。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在每个面上安装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拾音管2。此外,为了保证拾音装置安装和摆放的方便,本实施方式的拾音管2的长度相同。由此,壳体1的每个面上均安装有拾音管2,可以准确的收集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信号。安装于壳体1每个面上的拾音管2的数量相同,使得传入声音的一致性更好,准确性更好。上述多向拾音装置的壳体1每个面上安装至少一个弯曲的拾音管2,安装在壳体1的弯曲拾音管2开口与入声孔5相连通,指向不同方向,可以根据壳体1自身的尺寸、形状来设置各个内置弯曲拾音管2之间的距离以及拾音管2的开口方向,各个内置弯曲拾音管2之间设置一定的距离,可以有效的避免管与管之间传递的声音的相互影响。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拾音管2的管径和长度,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拾音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声波的传输速度V为340m/s,传统的指向性拾音装置考虑外观大小等因素,两个麦克风之间常用的距离L为10mm,即0.01m。现假设声音从一个方向传来,声波先进入靠近声源的麦克风再进入较远的麦克风,此时两个声音接收到的声音将有时间差,通过计算得到时间差为:0.01/340=0.0000294s=29.4μs,这样短暂的时间差对后续声音处理十分困难。为了可以在尽量不改变装置大小的情况下实现更明显的时间差异,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拾音装置在多个麦克风组件3之间增加弯曲的拾音管2,使麦克风组件3之间的距离L大大增长,距离L增长后,各个麦克风组件3所接收到的声音的时间、强度等瞬时特性将发生明显差异,通过后续分析这些明显的差异可以准确地对声音进行分析、定位等处理,准确性更高。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多向拾音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为不规则的球面体,拾音管2的形状为蛇形且倾斜安装于壳体1。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分为上下两部分,壳体1的上部分为球形,壳体1的底部为平面,方便将整个拾音装置放置于桌上或者其他平面上。沿壳体1的上部分的球面周向安装多个拾音管2,本实施方式的壳体四周周向设置四个拾音管2,顶部中心设置一个拾音管2。由此,壳体1的周向均安装有拾音管2,可以准确的收集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信号。本技术的多向拾音装置通过设置不同指向、相同形态的弯曲拾音管2对不同方向的声音同时进行采集,大大提高了不同方向声音信号的频率、响度和瞬时特性的特异性,为后续进行不同方向信号的分析、比对和处理,提供更完整的信息。同时能够提高麦克风组件3的输入信号质量,提高传入声音的信号频谱、灵敏度以及信号细节差异性等。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向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拾音管(2)和麦克风组件(3),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4),所述麦克风组件(3)设置于空腔(4)内,所述壳体(1)表面开设有入声孔(5),所述拾音管(2)的一端连通入声孔(5),另一端连接麦克风组件(3),所述拾音管(2)为弯曲管。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向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拾音管(2)和麦克风组件(3),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空腔(4),所述麦克风组件(3)设置于空腔(4)内,所述壳体(1)表面开设有入声孔(5),所述拾音管(2)的一端连通入声孔(5),另一端连接麦克风组件(3),所述拾音管(2)为弯曲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多面体或者球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多面体,所述壳体(1)的每个面上至少安装一个拾音管(2),且每个面上安装的拾音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天翔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威耳听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