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热应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2698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热应用设备,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组件,其包括由透光材质制成的盖板、储热装置及导热装置,盖板盖设在储热装置的敞口处,太阳能发电组件安装在储热装置的容腔内并将容腔分成相连通的第一储热空间和第二储热空间,储热装置开设有与容腔相连通的进出风口,导热装置安装在第一储热空间和/或第二储热空间内并与太阳能发电组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太阳能发电组件散发的热量通过储热空间储存再利用,降低了热量流失,提升了太阳能发电组件光热利用率,再通过安装在储热空间内的导热装置进行热量传导和后期的热交换,不仅提高了太阳能发电组件的散热效率,而且提升了热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热应用设备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光热应用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的日益枯竭,使得太阳能利用技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太阳能发电组件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最重要的光电器件,在光伏发电,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际应用中,太阳能发电组件在吸收光能时,以及在光电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热能,会使整个太阳能发电组件的温度升高,目前太阳能发电组件大多通过组件背板或前板与室外空气进行散热,以维持组件自身的温度和发电效率,但是该方式不仅散热效率较低,会影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和可靠寿命,而且太阳能发电组件自身的热能得不到良好的应用,造成了大量热能的浪费。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光热应用设备,以解决太阳能发电组件散热效率低、太阳能发电组件自身的热能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热应用设备,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由透光材质制成的盖板;顶部敞口的储热装置,所述盖板盖设在敞口处并与所述储热装置形成容腔,所述储热装置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容腔相连通的进出风口,太阳能发电组件安装在所述容腔内并将所述容腔分为相连通的第一储热空间和第二储热空间;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储热空间和/或第二储热空间内,所述导热装置与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相连接。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光热应用设备,通过盖板和储热装置以及两者之间的太阳能发电组件形成第一储热空间和第二储热空间,可以将太阳能发电组件上下表面散发的热量储存再利用,降低热量流失,提升太阳能发电组件光热利用率,再通过安装在第一储热空间和/或第二储热空间内的导热装置进行热量传导和后期的热交换,可以将热量迅速传递到两个储热空间内,该设备不仅提高了太阳能发电组件的散热效率,而且提升了热能利用率,保证了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工作稳定,进而保证了太阳能发电效率。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光热应用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多个布设在所述第一储热空间和/或第二储热空间内的导热件,多个所述导热件在所述第一储热空间和/或第二储热空间内按照预设排列方式围成至少一个曲折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所述进出风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导热件包括多个间隔且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两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两侧壁均预留有间距,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两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两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的中部均设有可使气流通过的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导热件的开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导热件的开口尺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导热件包括多个间隔且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两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两侧壁均预留有间距,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两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两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热件中部设有可使气流通过的开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导热件包括多个间隔且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侧壁预留有间距,所述第二导热件靠近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储热装置具有间距的一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侧壁预留有间距。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进出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进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储热装置相对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导热件为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一部分与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导热连接,另一部分置于所述储热装置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焊接或通过导热胶相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储热装置包括边框、侧保温层和底保温层,所述边框的顶部与所述盖板密封连接,底部与所述底保温层密封连接,所述侧保温层设置在所述边框内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边框由多个首位相接的边框型材连接成型,所述边框还包括多个与所述边框型材一一对应连接的压边条,所述压边条一部分与所述边框型材相连接,另一部分压紧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以上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光热应用设备的俯视结构图;图2为本实施例另一种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光热应用设备的俯视结构图;图3为本实施例再一种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光热应用设备的俯视结构图;图4为图1的A-A剖面图;图5为图4的C部放大图;图6为图1的B-B剖面图;图7为本实施例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光热应用设备的边框型材剖面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盖板;2、压边条;3、边框型材;301、第一连接板;302、第二连接板;303、第三连接板;304、主体部分;305、支撑部分;4、太阳能发电组件、5、导热件;501、第一导热件;502、第二导热件;503、开口;6、连接角码;7、侧保温层;8、底保温层;9、进出风口;10、底保温层固定件;11、连接胶;12、第一储热空间;13、第二储热空间;14、卡槽;15、接线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结合附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组件的光热应用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盖板1、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口的储热装置以及导热装置,其中,盖板1由透明材质制成,例如玻璃材质或透光塑料等,本实施例优选为超白布纹钢化玻璃,也可以采用制绒处理的镀膜钢化玻璃,盖板1的厚度值取3-6mm,优选为3mm,起到保温作用的同时还能够保证透光效率。本实施例的盖板1盖设在储热装置的敞口处并与储热装置的侧壁密封连接,以形成一个密闭的储热空间,太阳能发电组件4安装在盖板1和储热装置之间,盖板1的底面和太阳能发电组件4的顶面之间形成第一储热空间12,太阳能发电组件4的底面与储热装置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二储热空间13,第一储热空间12和第二储热空间13相连通,具体的,实现第一储热空间12和第二储热空间13相连通的手段是将太阳能发电组件4的一侧或多侧与储热装置的侧壁预留有一定的间距,以便于第一储热空间12和第二储热空间13之间的热交换。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储热装置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个与储热装置容腔相连通的进出风口9,具体的,本实施例优选在第二储热空间设置两个相对的进出风口,以延长气流路径,进出风口9可以连通外界和用热设备,以便于本设备吸取外部空气并将热空气输送至用热设备,该结构能够将太阳能发电组件上下表面散发的热量收集,并将空气加热以利用至室内采暖或烘干等领域,提高了热能利用率。为了提高太阳能发电组件4的散热效率和储热空间内空气加热速率,本实施例还在第一储热空间12和/或第二储热空间13内安装有导热装置,而为了避免导热装置影响太阳能发电组件4的采光,本实施例的导热装置优选安装在第二储热空间13内,导热装置与太阳能发电组件4的底部导热连接并将太阳能发电组件4的热量扩散至第二储热空间13内,更有利的,导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热应用设备,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透光材质制成的盖板;顶部敞口的储热装置,所述盖板盖设在敞口处并与所述储热装置形成容腔,所述储热装置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容腔相连通的进出风口,太阳能发电组件安装在所述容腔内并将所述容腔分为相连通的第一储热空间和第二储热空间;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储热空间和/或第二储热空间内,所述导热装置与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热应用设备,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透光材质制成的盖板;顶部敞口的储热装置,所述盖板盖设在敞口处并与所述储热装置形成容腔,所述储热装置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容腔相连通的进出风口,太阳能发电组件安装在所述容腔内并将所述容腔分为相连通的第一储热空间和第二储热空间;导热装置,所述导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储热空间和/或第二储热空间内,所述导热装置与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应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装置包括多个布设在所述第一储热空间和/或第二储热空间内的导热件,多个所述导热件在所述第一储热空间和/或第二储热空间内按照预设排列方式围成至少一个曲折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所述进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热应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多个间隔且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两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两侧壁均预留有间距,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两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两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的中部均设有可使气流通过的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导热件的开口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导热件的开口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热应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多个间隔且平行排列的第一导热件和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两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两侧壁均预留有间距,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两端与所述储热装置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