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道散热结构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269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3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风道散热结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变频器本体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内置选件,内置选件的表面开有两个风扇槽,风扇槽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内部安装转动轴,转动轴的外端均匀安装若干个扇叶,风扇槽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块,散热块的一侧表面开有若干散热槽,散热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块,且导热块安装在变频器主体的内部内置选件的表面开有风扇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两个散热风扇,并增加导热块和散热块导热块与散热块均由石墨烯制成,散热块表面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槽,可以增加散热块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变频器的内部温度降低,进一步增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风道散热结构变频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频器,特别涉及一种双风道散热结构变频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但是目前市场上变频器的散热性大多为自然散热,散热能力较差,不适用于大功率变频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风道散热结构变频器,通过在内置选件的表面安装两个散热风扇,能够使变频器的内部温度降低,导热块与散热块均由石墨烯制成,散热块表面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槽,可以增加散热块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变频器更加稳定的工作,提高变频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本技术的实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双风道散热结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所述变频器本体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内置选件,所述内置选件的顶端设置有PU接口,所述PU接口的一侧设置有标准插座型转接口隔间,所述内置选件的表面开有两个风扇槽,所述风扇槽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内部安装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端均匀安装若干个扇叶,所述风扇槽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的一侧表面开有若干散热槽,所述散热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块,且导热块安装在变频器主体的内部,所述内置选件的表面开有风扇开关,所述内置选件的底端设置有控制回路端子排,所述控制回路端子排的底端设置有主回路端子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种双风道散热结构变频器,所述PU接口与内置选件通过变频器本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标准插座型转接口隔间与内置选件通过变频器本体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风扇与风扇开关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叶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热块与散热块均由石墨烯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在内置选件的表面安装两个散热风扇,能够使变频器的内部温度降低,导热块与散热块均由石墨烯制成,散热块表面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槽,可以增加散热块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变频器更加稳定的工作,提高变频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本技术的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变频器本体;2、内置选件;3、PU接口;4、标准插座型转接口隔间;5、散热风扇;6、控制回路端子排;7、主回路端子排;8、转动轴;9、扇叶;10、风扇槽;11.风扇开关;12.散热块;13.导热块;14.散热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技术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需要说明的是,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风道散热结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1,变频器本体1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内置选件2,内置选件2的顶端设置有PU接口3,PU接口3的一侧设置有标准插座型转接口隔间4,内置选件2的表面开有两个风扇槽10,风扇槽10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5,散热风扇5的内部安装转动轴8,转动轴8的外端均匀安装若干个扇叶9,风扇槽10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块12,散热块12的一侧表面开有若干散热槽14,散热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块13,且导热块13安装在变频器主体1的内部内置选件2的表面开有风扇开关11,内置选件2的底端设置有控制回路端子排6,控制回路端子排6的底端设置有主回路端子排7。进一步的,PU接口3与变频器本体1固定连接,变频器主体1支撑着PU接口3,PU接口3可以用通讯电缆和计算机连接起来,通过计算机上编制用户程序实现对变频器本体1进行运行状态的监控、运行频率的设定、启动、停止。标准插座型转接口隔间4与内置选件2通过变频器本体1相连接,拆下连接标准插座转换接口将拆下的标准插座转换接口放置在标准插座型转接口隔间4处。散热风扇5与风扇开关11电性连接,当按下风扇开关11,散热风扇5开始工作,两个散热风扇5开始工作,将变频器本体1内部的热量抽出,达到散热的效果,使得变频器本体1开始降温。扇叶9与转动轴8固定连接,当风扇开关11按下,转动轴8开始转动,转动轴8带动扇叶9开始转动,从而达到抽出热量的效果。导热块13与散热块12均由石墨烯制成,导热块13把变频器本体1内部热量导出,散热块12表面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槽14从而增加散热块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更快的散热的效果。具体的,变频器本体1通过控制回路端子排6连接控制回路,主回路端子排7连接着主回路PU接口通过通讯电缆和计算机连接起来,通电使变频器主体1开始工作运转,当变频器本体1开始发热时按下风扇开关11,两个散热风扇5开始工作,将变频器本体1内部的热量抽出,导热块13与散热块12均由石墨烯制成,导热块13把变频器本体1内部热量导出,散热块12表面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槽14从而增加散热块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散热的效果,使得变频器本体1开始降温。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在内置选件的表面安装两个散热风扇,能够使变频器的内部温度降低,导热块与散热块均由石墨烯制成,散热块表面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散热槽,可以增加散热块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使变频器更加稳定的工作,提高变频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本技术的实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风道散热结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内置选件(2),所述内置选件(2)的顶端设置有PU接口(3),所述PU接口(3)的一侧设置有标准插座型转接口隔间(4),所述内置选件(2)的表面开有两个风扇槽(10),所述风扇槽(10)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5),所述散热风扇(5)的内部安装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外端均匀安装若干个扇叶(9),所述风扇槽(10)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块(12),所述散热块(12)的一侧表面开有若干散热槽(14),所述散热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块(13),且导热块(13)安装在变频器主体(1)的内部,所述内置选件(2)的表面开有风扇开关(11),所述内置选件(2)的底端设置有控制回路端子排(6),所述控制回路端子排(6)的底端设置有主回路端子排(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道散热结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本体(1)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内置选件(2),所述内置选件(2)的顶端设置有PU接口(3),所述PU接口(3)的一侧设置有标准插座型转接口隔间(4),所述内置选件(2)的表面开有两个风扇槽(10),所述风扇槽(10)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扇(5),所述散热风扇(5)的内部安装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的外端均匀安装若干个扇叶(9),所述风扇槽(10)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块(12),所述散热块(12)的一侧表面开有若干散热槽(14),所述散热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热块(13),且导热块(13)安装在变频器主体(1)的内部,所述内置选件(2)的表面开有风扇开关(11),所述内置选件(2)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莱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