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080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1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风机及负氧离子发生模块,负氧离子发生模块的出口上设置有能使负离子发生周向偏转的扩散组件,该扩散组件包括安装环、安装轴及具有N极和S极的磁片组件,安装环套置于安装轴外周并与该安装轴同轴布置,磁片组件设于安装轴上并位于安装环中,磁片组件有至少两组且各组磁片的N极与S极分别位于安装轴的两侧,各组磁片的N极相邻布置,各组磁片的S极相邻布置。负氧离子输出经过扩散组件时,通电的扩散组件会产生磁场,使带有负电的负氧离子沿轴向通过安装环时受到洛伦兹力,该作用力使负氧离子将偏离原来的轴向而向四周偏转,进而使负离子在室内迅速扩散开,形成均匀性好的携带负离子的空气。

A Hydration Negative Oxygen Ion Ge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ydrated negative oxygen ion gener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an and a negative oxygen ion generating module. The outlet of the negative oxygen ion generating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a diffusion component capable of circumferential deflection of the negative ion. The diffusion component includes an installation ring, an installation axis and a magnetic disc assembly with N and S poles. The installation ring sleeve is arranged around the installation axis and coaxially with the installation axis. The disc assembly is located on the installation axis and in the installation ring. There are at least two groups of magnetic disc assembly. The N poles and S poles of each group of magnetic discs are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installation axis. The N poles of each group of magnetic discs are arranged adjacent to each other, and the S poles of each group of magnetic discs are arranged adjacent to each other. When the negative oxygen ion output passes through the diffusion module, the electrified diffusion module will generate a magnetic field, and the negative oxygen ion with negative electricity will be subjected to Lorentz force when it passes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ring along the axis. This force will cause the negative oxygen ion to deviate from the original axis and turn around, and then make the negative ions diffuse rapidly in the room, forming a uniform air carrying negative 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装置
,具体指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负离子(负氧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当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不低于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时,这样的空气被视为清新空气。申请公开号为CN105526640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双电源驱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申请号:CN201610023392.2)、申请号为CN105650752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装有集成式离子空气净化系统的净化装置》(申请号:CN201610001146.7)均设置了负离子发生模块,其负离子发生模块主要采用尖端电晕放电的方式产生负离子,然后通过风机直接将负离子吹出。授权公告号为CN101214390B的中国专利《负离子发生装置》(申请号:CN200810010137.X)即披露了比较具体的类似负离子发生结构,其包括底座和组装底座上的壳体、固定在隔板与窗栅之间的竖直等间距排列的同极放电针的针条板以及控制回路,壳体由后壳和前壳构成,窗栅与后壳活动连接,竖直等间距排列的同极钨合金放电针采用一次封装工艺固定在针条板与压板之间,固定在针条板上的碳化纤维连通所述小高压块,针条板外周环形槽内设置封闭的碳化纤维环,固定在壳体内的高压块组件封装在屏蔽罩内,底座与壳体通过旋转定位装置铰接在一起。上述负离子产生原理及结构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以电晕放电方式产生的负离子寿命极短,很快就会消失,无法进行远距离传播,很难在大空间内营造出高浓度的负离子环境。而在生活中,雷雨过后、瀑布旁,会使人感觉空气清新,这是因为空气中存在大量“水合负氧离子”的缘故,负离子以O2-(H2O)n形式存在具有60s的半衰期,水合负氧离子寿命较长,迅速传播有望改善室内环境。因此,提供一种能产生水合负氧离子的装置尤为必要。另外,上述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中一般采用风机将产生的负离子吹散,然而,仅仅靠风机吹散很难在短时间内使负离子在大范围内扩散,导致空间内负离子浓度不均,难以达到好的空气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通过磁场力驱动负离子发生周向偏转而迅速提高室内离子均匀性进而提高空气净化效果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风机及负氧离子发生模块,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负氧离子发生模块的进口相连通,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具有供负离子输出的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的出口上设置有能使负离子发生周向偏转的扩散组件,该扩散组件包括安装环、安装轴及具有N极和S极的磁片组件,所述安装环套置于安装轴外周并与该安装轴同轴布置,所述的磁片组件设于安装轴上并位于安装环中,所述磁片组件有至少两组且各组磁片的N极与S极分别位于安装轴的两侧,各组磁片的N极相邻布置,各组磁片的S极相邻布置。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安装环的内壁上开有沿轴向布置的第一卡槽,对应的,所述安装轴的外周壁上开有沿轴向布置的第二卡槽,所述磁片组件通过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呈放射状布置于安装环与安装轴之间。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包括装配套、离子发生体及负离子发射头,所述装配套设于风机的出风端上,所述离子发生体套置于装配套中并与装配套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离子发生体具有离子发生腔,且离子发生体的外壁上开有多个与离子发生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离子发生体上开有供氧气及水蒸汽输入离子发生腔的通道,所述负离子发射头设于离子发生体上并至少部分伸入离子发生腔中,所述扩散组件设于装配套的出口端,且所述安装环与装配套同轴布置。优选地,所述离子发生体具有按照风流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衔接的第一套体、第二套体及第三套体,所述第三套体的直径大于第一套体的直径,所述第二套体成形为圆锥台状且其较大的一端与第三套体相连接、其较小的一端与第一套体相连接,所述第一套体、第二套体及第三套体的内腔共同构成所述的离子发生腔。采用该结构,使离子发生腔形成自前向后内径逐渐增大的阶梯状结构,有利于氧气、水蒸汽与负离子发射头激发产生的负离子充分混合形成高浓度的水合负氧离子。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套体、第二套体及第三套体上均开设有所述的通孔,所述第三套体的后端边缘设置有用于扰动气流的凸圈。采用该结构,凸圈可在氧离子等流出时对气流进行扰动,有助于在离子发生腔中未充分混合的负离子与水蒸汽、氧气进一步混合,形成水合负氧离子。优选地,所述凸圈自第三套体的后端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且该凸圈的前侧壁与第三套体的外侧壁之间平滑过渡。该结构有利于保持较高的气流流速。优选地,所述第一套体前部的内腔中设置有能防止负离子溢出的挡片,该挡片中部开有用于安装负离子发射头的安装孔。该结构一方面可防止负离子外溢,另一方面,便于装配。为了便于连接,所述安装孔的边缘设置有向第一套体中延伸的安装套,所述负离子发射头的一端插置在该安装套中,所述负离子发射头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套体与第三套体的衔接处。所述离子发生体的前端形成有围绕安装孔布置的安装槽,所述离子发生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延伸至装配套外的安装臂,该安装臂上开有供电源线穿过并伸入安装槽与负离子发射头相连接的导线槽。所述装配套的前端开有沿轴向布置的U形槽,所述离子发生体的安装臂卡置于相应的U形槽中。为了便于装配,所述的安装臂为两个并分别垂直第一套体轴向布置于第一套体的两侧,一个安装臂上开有供氧气输入离子发生腔的第一通道,另一个安装臂上开有供水蒸汽输入离子发生腔的第二通道。将用于输送氧气及水蒸气的通道设于第一套体前端,有利于为氧气、水蒸汽与负离子充分混合提供充足的时间。所述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还包括集风管,该集风管的内径自前向后逐渐增大,所述集风管的前端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集风管的后端与装配套的前端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使用时,风机将负氧离子发生模块产生的负离子吹出,当负离子经过负氧离子发生模块出口端的扩散组件时,通电的扩散组件会产生磁场,从而使带有负电的负氧离子沿轴向通过安装环时受到洛伦兹力,该作用力使负氧离子将偏离原来的轴向而向四周偏转,进而使负离子在室内迅速扩散开,形成均匀性好的携带负离子的空气,达到较好的空气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隐藏扩散组件);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离子发生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扩散组件);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扩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风机1及负氧离子发生模块2,本实施例的风机1为离心风机,风机1的出风口11上连接有集风管3,该集风管3的内径自前向后逐渐增大,集风管3的后端与负氧离子发生模块2的进口21相连通,负氧离子发生模块2具有供负离子输出的出口22。在本实施例中,负氧离子发生模块2包括装配套23、离子发生体24及负离子发射头25,装配套23的前端与集风管3的后端相连接,离子发生体24套置于装配套23中并与装配套23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20。离子发生体24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负氧离子发生模块(2),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2)具有供负离子输出的出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2)的出口上设置有能使负离子发生周向偏转的扩散组件(4),该扩散组件(4)包括安装环(41)、安装轴(42)及具有N极和S极的磁片组件(43),所述安装环(41)套置于安装轴(42)外周并与该安装轴(42)同轴布置,所述的磁片组件(43)设于安装轴(42)上并位于安装环(41)中,所述磁片组件(43)有至少两组且各组磁片组件(43)的N极与S极分别位于安装轴(42)的两侧,各组磁片组件(43)的N极相邻布置,各组磁片组件(43)的S极相邻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8 CN 20171145847211.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负氧离子发生模块(2),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2)具有供负离子输出的出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2)的出口上设置有能使负离子发生周向偏转的扩散组件(4),该扩散组件(4)包括安装环(41)、安装轴(42)及具有N极和S极的磁片组件(43),所述安装环(41)套置于安装轴(42)外周并与该安装轴(42)同轴布置,所述的磁片组件(43)设于安装轴(42)上并位于安装环(41)中,所述磁片组件(43)有至少两组且各组磁片组件(43)的N极与S极分别位于安装轴(42)的两侧,各组磁片组件(43)的N极相邻布置,各组磁片组件(43)的S极相邻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41)的内壁上开有沿轴向布置的第一卡槽(411),对应的,所述安装轴(42)的外周壁上开有沿轴向布置的第二卡槽(421),所述磁片组件(43)通过第一卡槽(411)、第二卡槽(421)呈放射状布置于安装环(41)与安装轴(4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1),所述风机(1)的出风口(11)与负氧离子发生模块(2)的进口(21)相连通,所述负氧离子发生模块(2)包括装配套(23)、离子发生体(24)及负离子发射头(25),所述装配套(23)设于风机(1)的出风端上,所述离子发生体(24)套置于装配套(23)中并与装配套(23)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20),所述离子发生体(24)具有离子发生腔(240),且离子发生体(24)的外壁上开有多个与离子发生腔(240)相连通的通孔(244),所述离子发生体(24)上开有供氧气及水蒸汽输入离子发生腔的通道(201),所述负离子发射头(25)设于离子发生体(24)上并至少部分伸入离子发生腔(240)中,所述扩散组件(4)设于装配套(23)的出口端,且所述安装环(41)与装配套(23)同轴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发生体(24)具有按照风流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衔接的第一套体(241)、第二套体(242)及第三套体(243),所述第三套体(243)的直径大于第一套体(241)的直径,所述第二套体(242)成形为圆锥台状且其较大的一端与第三套体(243)相连接、其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建林陈猛徐维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