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895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室外机(1)以及冷冻循环装置(S)通过支撑托架(50)在机箱(20)上支撑热交换器(8)。支撑托架(50)具备热交换侧保持部(51)、机箱侧保持部(52)、翅片接触部(55)。热交换侧保持部(51)位于将热交换部(40)和分接集合管(41)连接的导热管(43)的部位,各导热管(43)贯通。机箱侧保持部(52)从位于通过热交换侧保持部(51)中的热交换部(8)的空气流的上游侧的上游侧端缘沿导热管(43)的长边方向延伸设置且被固定于机箱(20)。翅片接触部(55)与热交换侧保持部(51)或机箱侧保持部(52)一体设置、且抵接配置或接近配置于与分接集合管(41)邻接的缘部(40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室外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热交换器的室外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构成空调机等的冷冻循环装置的热交换器,所熟知导热管贯通以预定的间隔层叠的导热翅片的形式的热交换器。这样形式的热交换器相比于由导热管与导热翅片构成的热交换部中的导热翅片与导热翅片的间隔(翅片间距)有分接集合管与导热翅片的间隔变大的倾向。若分接集合管与导热翅片的间隔变大,则空气从热交换部通过分接集合管与导热翅片之间。因此,存在通过导热翅片与导热翅片之间的风量相对地减少、作为热交换器的性能降低的问题。另外,由于空气通过分接集合管与导热翅片之间,在分接集合管、分接集合管与翅片之间的导热管上附着盐分等的腐蚀元素,存在产生腐蚀的可能性变高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用包围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机箱部件推压分接集合管与导热翅片之间并用密封部件堵塞,隔断在分接集合管与导热翅片之间流动的空气。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4030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需要解决的课题可是,在具备热交换器的空调机等的冷冻循环装置中,必须将热交换器固定于冷冻循环装置的机箱部件。即使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室外单元中,与机箱部件的固定部件也接合于分接集合管。可是,由于这样的固定部件设置于与上述密封部件不同的个体上,因此存在制造工序变复杂且部件数量增多、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内容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兼具防止由流经分接集合管与翅片之间的空气产生的热交换器的性能降低以及腐蚀、向机箱的热交换器的固定的室外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室外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具有:热交换器,其具有热交换部和一对分接集合管,该热交换部具有由具备截面大致椭圆形的扁平管构成沿水平方向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大致平行地配置的多个导热管、与该导热管接合的多个导热翅片,该一对分接集合管沿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对置配置,且对从该热交换部延伸设置的该导热管的端部进行捆扎;通过支撑托架支撑该热交换器的机箱,该支撑托架具备:位于连接该热交换部和该分接集合管的该导热管的部位且该各导热管贯通的热交换侧保持部;从位于通过该热交换侧保持部中的该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上游侧的上游侧端缘沿该导热管的长边方向延伸设置且被固定于该机箱的机箱侧保持部;以及与该热交换侧保持部或该机箱侧保持部一体设置且抵接配置于或接近配置于该热交换部中的与该分接集合管邻接的缘部的翅片接触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兼具分接集合管与导热翅片之间的空气流的限制、向机箱的热交换器的固定的室外机以及冷冻循环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冻循环装置中的冷冻循环系统图。图2是表示构成冷冻循环装置的室外机的内部的俯视图。图3A是表示构成室外机的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例的主视图。图3B是表示构成室外机的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例,是沿图3A的A-A线的剖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分接集合管附近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撑托架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支撑托架与机箱的固定部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分接集合管附近的俯视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其他方式中的分接集合管附近的俯视图。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其他方式中的分接集合管附近的俯视图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分接集合管附近的俯视图。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其他方式中的分接集合管附近的俯视图。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其他方式中的分接集合管附近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地进行说明。在说明中,在相同元件中标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空调机的结构>在图1中表示作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固定结构的冷冻循环装置的空调机S。空调机S具备室外机1和室内机2。室外机1具备储液器5、压缩机6、四方阀7、室外热交换器8、室外膨胀阀9、室外送风机10。室内机2具备室内热交换器12、室内送风机13以及室内膨胀阀14。室外机1的各设备、室内机2的各设备通过制冷剂配管3连接,形成冷冻循环。在制冷剂配管3中封入作为热介质的制冷剂,制冷剂3通过制冷剂配管3在室外机1与室内机2之间循环。其次,关于构成室外机1的各设备进行说明。储液器5为了储存过渡时的冷凝水而设置,将混淆于向压缩机6供给的气体制冷剂中的液体制冷剂分离,将制冷剂调整为适当的干度。压缩机6压缩吸入的气体的制冷剂(气体制冷剂)并排出。四方阀7通过在实线的路径与虚线的路径中切换,向压缩机6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不改变地改变室外机1与室内机2之间的制冷剂流动的方向。并且,四方阀7通过改变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制冷运转与制热运转的切换。室外热交换器8通过后述的支撑结构被支撑于室外机1的机箱20(参照图2),在制冷剂与屋外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膨胀阀9是对液体制冷剂(液态制冷剂)进行绝热膨胀,并气化的节流阀。室外送风机10对室外热交换器8供给外部气体。其次,关于构成室内机2的各设备进行说明。室内热交换器12在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内送风机13对室内热交换器12供给室内空气。室外膨胀阀14是使液体制冷剂(液制冷剂)隔热膨胀并气化的调节阀。另外,室内膨胀阀14通过使其节流量变化而能使流经室内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的流量变化。另外,在室外机1的内部如图2所示配置各设备。形成室外机1的外形的机箱20具备顶板(未图示)、底板21、侧板22~25,其内部空间通过隔板26划分为热交换室31与机械室32。另外,侧板由机械室侧前侧板32与机械室侧后侧板23、及热交换室侧前侧板24与热交换室侧后侧板25构成。热交换器31由热交换室侧前侧板24、热交换室侧后侧板25以及隔板26构成,在热交换室31内部配置室外热交换器8和室外送风机10。另外,热交换室31分别在机械室侧后侧板23与热交换室侧后侧板25之间、及热交换室侧前侧板24与热交换室侧后侧板25之间设置吸入空气的吸气口27、28。而且,在热交换室侧前侧板24上设置用于从室外机的前面排出通过室外热交换器8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的排气口29。通过这样的热交换室31的结构,从设置于室外机1的背面以及侧面的吸气口27、28吸入空气。并且,被吸入的空气在通过室外热交换器8并进行了热交换之后,从设置于室外机前面的排气口29向室外机外部排出。机械室32由机械室侧前侧板22、机械室侧后侧板23以及隔板26构成,在机械室32内部配置储液器5、压缩机6等。<空调机的动作>其次,关于进行向室内供给冷风的制冷运转时的空调机S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中的实线箭头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制冷剂的流动,四方阀7如实线表示进行切换。在压缩机6中被压缩并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过四方阀7流入室外热交换器8。流入室外热交换器8的气体制冷剂在通过室外热交换器8内期间向通过室外送风机10供给的外部气体散热并进行冷凝,成为低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气体制冷剂冷凝的液体制冷剂经过室外膨胀阀9向室内机2送入。并且,此时,由于室外膨胀阀9不作为膨胀阀发挥功能,因此制冷剂不进行隔热膨胀而以液体制冷剂的状态通过。流入室内机2的液体制冷剂在室内膨胀阀14中隔热膨胀、且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2。液体制冷剂在隔热膨胀时从通过室内送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外机,具备: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备热交换部和一对分接集合管,该热交换部具有多个导热管和与该导热管接合的多个导热翅片,该导热管由具备截面大致椭圆形状的扁平管构成且沿水平方向配置,并且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配置,该一对分接集合管沿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对置配置,并且对从该热交换部延伸设置的该导热管的端部进行捆扎;以及通过支撑托架支撑该热交换器的机箱,该室外机的特征在于,该支撑托架具备:位于连接该热交换部和该分接集合管的该导热管的部位且该各导热管贯通的热交换侧保持部;机箱侧保持部,其从位于通过该热交换侧保持部中的该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上游侧的上游侧端缘沿该导热管的长边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固定于该机箱;以及翅片接触部,其与该热交换侧保持部或该机箱侧保持部一体设置,并且抵接配置于或接近配置于该热交换部中的与该分接集合管邻接的缘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04 JP 2017-0000221.一种室外机,具备: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备热交换部和一对分接集合管,该热交换部具有多个导热管和与该导热管接合的多个导热翅片,该导热管由具备截面大致椭圆形状的扁平管构成且沿水平方向配置,并且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大致平行地配置,该一对分接集合管沿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对置配置,并且对从该热交换部延伸设置的该导热管的端部进行捆扎;以及通过支撑托架支撑该热交换器的机箱,该室外机的特征在于,该支撑托架具备:位于连接该热交换部和该分接集合管的该导热管的部位且该各导热管贯通的热交换侧保持部;机箱侧保持部,其从位于通过该热交换侧保持部中的该热交换器的空气流的上游侧的上游侧端缘沿该导热管的长边方向延伸设置,并且固定于该机箱;以及翅片接触部,其与该热交换侧保持部或该机箱侧保持部一体设置,并且抵接配置于或接近配置于该热交换部中的与该分接集合管邻接的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热翅片由多个板状部件构成,以预定的间隔在水平方向上层叠,上述导热管贯通该导热翅片,并与该导热翅片接合,上述翅片接触部与构成上述热交换部的上述缘部的最外侧的该导热翅片抵接配置或接近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托架的上述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木长斗司多田修平法福守远藤刚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