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8826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9:31
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同时具有容易变形性和保形性,而能够尽早地检测车辆的碰撞,并且能够抑制小面积重叠碰撞时动力单元向前方移动。车身前部构造具有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1、11)和前隔板(20)。前隔板(20)具有上下一对的横框部(30、30)和左右一对的纵框部(40、40)。纵框部(40)将配置在下侧的下侧纵框部(40A)、和配置在下侧纵框部(40A)的上侧的上侧纵框部(40B)相互连结而构成。下侧纵框部(40A)固定在前侧车架(11)的前端部(11a)。在上侧纵框部(40B)上固定有从上侧纵框部(40B)向车辆前方延伸的第2荷载传递部件(90)、和配置在比第2荷载传递部件(90)靠上方的位置的碰撞检测传感器(100)。

Body front structure

A front structure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hich is easy to deform and conform, can detect vehicle collision as early as possible, and can restrain the forward movement of power unit in small area overlapping collision. The front part of the body is constructed with a front frame (11, 11) and a front partition (20) of a pair of left and right sides. The front baffle (20) has a pair of upper and lower transverse frames (30, 30) and a pair of left and right longitudinal frames (40, 40). The longitudinal frame section (40) will be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longitudinal frame section (40A) on the lower side and the upper longitudinal frame section (40B)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lower longitudinal frame section (40A). The lower longitudinal frame portion (40A) is fixed at the front end portion (11a) of the front frame (11). A second load transfer component (90) extending from the upper longitudinal frame part (40B) to the front of the vehicle is fixed on the upper longitudinal frame part (40B) and a collision detection sensor (100) disposed above the second load transfer component (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身前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车辆中,搭载有用于在正面碰撞时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装置。安全气囊装置构成为当设置在车身前部的碰撞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碰撞时展开车室内的安全气囊。关于碰撞检测传感器的设置位置,由于在以短时间检测车辆的碰撞并迅速地展开安全气囊的方面是重要的,所以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将散热器护罩上构件和保险杠加强件连结的连结部件上设置了碰撞检测传感器的专利技术,其中该散热器护罩上构件沿车宽方向延伸,该保险杠加强件配置在散热器护罩上构件的前斜下方。根据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连结部件向车辆后方变形,碰撞检测传感器向车辆后方移动,由此能够检测车辆的碰撞。然而,专利文献1的连结部件由于由在剖视下呈コ字状的单一部件构成而刚性比较高,所以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存在难以变形的隐患。因此,设置在连结部件上的碰撞检测传感器的向车辆后方的移动量也会受到抑制,在谋求尽早检测碰撞方面还留有改进的余地。即,传感器的设置对象部件越容易变形,则越会促进碰撞检测传感器的后方移动,而实现尽早检测碰撞,因此设置对象部件需要容易变形性(低刚性)。作为满足这样的要求的专利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对构成在从正面观察时呈四边框状的前隔板的左右两侧的纵框部使用面板材料、且在纵框部上设置了碰撞检测传感器的专利技术。根据专利文献2的专利技术,由于纵框部由面板材料构成而刚性比较低,所以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容易变形,而能够实现尽早检测碰撞。然而,当发生迎面车辆等碰撞物在比前侧车架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处碰撞的小面积重叠碰撞时,存在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单元向车辆前方移动而与构成前隔板的下方横框部撞击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为了支承施加于横框部的前方荷载,而需要提高与下方横框部连结的纵框部的刚性。即,需要纵框部的保形性(高刚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05820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063445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关于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由于传感器的设置对象部件即连结部件的容易变形性不充分,所以难以尽早检测碰撞。另一方面,关于专利文献2的专利技术,虽然传感器的设置对象部件即纵框部的容易变形性充分,但由于纵框部的保形性不充分,所以无法通过纵框部完全支承在小面积重叠碰撞时施加于横框部的前方荷载。因此,存在允许动力单元进一步向前方移动的隐患。于是,期望开发出同时具有能够使传感器的设置对象部件容易变形的容易变形性、和能够良好地支承施加于横框部的前方荷载的保形性的车身前部构造。根据这样的观点,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容易变形性和保形性而能够尽早地检测车辆的碰撞、并且能够在小面积重叠碰撞时抑制动力单元向前方移动的车身前部构造。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和与上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连结的前隔板,在上述车身前部构造中,上述前隔板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下一对的横框部;和以将上述横框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彼此相连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纵框部。上述纵框部将配置在下侧的下侧纵框部、和配置在上述下侧纵框部的上侧的上侧纵框部相互连结而构成。上述下侧纵框部固定在上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在上述上侧纵框部上固定有比上述上侧纵框部向车辆前方突出的荷载传递部件、和配置在比上述荷载传递部件靠上方的位置的碰撞检测传感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纵框部将下侧纵框部和上侧纵框部相互连结而构成,由此,由于两者的边界部的强度变低,所以能够在纵框部的中途设定弯折部(脆弱部)。另外,由于仅下侧纵框部固定在前侧车架上,所以能够将下侧纵框部相对于碰撞荷载的刚性提高得比上侧纵框部高。而且,由于在上侧纵框部上固定有向车辆前方突出的荷载传递部件,所以碰撞荷载容易被传递到上侧纵框部。由此,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上侧纵框部容易以边界部为基点向车辆后方变形。其结果为,由于固定在上侧纵框部上的碰撞检测传感器能够顺畅地向车辆后方移动,所以能够尽早地检测车辆的碰撞。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下方的横框部上连结有高刚性的下侧纵框部,所以能够通过下侧纵框部良好地支承在小面积重叠碰撞时施加于下方的横框部的前方荷载,从而能够抑制动力单元进一步向前方移动。也就是说,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碰撞检测传感器的设置对象部件即上侧纵框部具有优异的容易变形性,且与横框部连结的下侧纵框部具有优异的保形性,所以能够实现同时具有容易变形性和保形性的车身前部构造。另外,优选的是,上述纵框部为中空部件,上述上侧纵框部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中空截面面积形成得比上述下侧纵框部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中空截面面积小。如此,由于上侧纵框部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中空截面面积形成得比下侧纵框部的中空截面面积小,所以上侧纵框部的强度、刚性比下侧纵框部低,而容易使上侧纵框部变形。另外,优选的是,上述荷载传递部件具有在沿着上下方向的剖视观察时呈帽状的帽截面部,上述帽截面部具有:固定在上述上侧纵框部上的上下一对的檐部;和配置在一对上述檐部之间且相对于上述上侧纵框部离开的顶部。优选的是,上述帽截面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以上述顶部朝向上述上侧纵框部的中空部的中心侧的方式配置。如此,输入到荷载传递部件的碰撞荷载容易被向上侧纵框部传递,而容易使上侧纵框部变形。另外,上述荷载传递部件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在上述荷载传递部件的前端部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且用于安装其他部件的安装座面。如此,能够通过安装座面广泛承接从车辆前方输入的碰撞荷载。另外,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在从侧面观察时呈L字状的保护件,上述碰撞检测传感器固定在上述上侧纵框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上。优选的是,上述保护件在上述碰撞检测传感器的上方位置或下方位置处固定在上述上侧纵框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上,并且位于比上述碰撞检测传感器靠车辆前方的位置。如此,由于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破损的车身前部容易在撞击碰撞检测传感器之前先撞击保护件,所以能够抑制碰撞检测传感器的破损。另外,优选的是,还具有夹设在上述下侧纵框部与上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之间的加强部件。在小面积重叠碰撞时,当动力单元向车辆前方移动而撞击下方的横框部时,成为下侧纵框部以与前侧车架的固定部为中心而向车辆前方转动的状态(秋千模式)。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固定部上设置加强部件,而在发生秋千模式时应力会集中于加强部件,因此能够抑制下侧纵框部的板裂。另外,优选的是,上述纵框部的下端部被插入于上述横框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内部而固定。如此,由于纵框部的下端部被插入于横框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内部而固定,所以横框部与纵框部的结合力提高,而能够抑制秋千模式。另外,优选的是,还具有配置在上述荷载传递部件的车辆前方的前保险杠横梁。如此,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当前保险杠横梁后退时,荷载传递部件被向车辆后方推压,因此能够良好地向固定有荷载传递部件的上侧纵框部传递碰撞荷载。由此,由于容易使上侧纵框部变形,所以能够尽早地检测车辆的碰撞。另外,优选的是,在上述前隔板的下端部设有位于比上述前侧车架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的第1荷载承接面,在上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的外侧面设有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第2荷载承接面。如此,能够实现也可应对小面积重叠碰撞的车身构造。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和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连结的前隔板,所述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前隔板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下一对的横框部;和以将所述横框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彼此相连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纵框部,所述纵框部将配置在下侧的下侧纵框部、和配置在所述下侧纵框部的上侧的上侧纵框部相互连结而构成,所述下侧纵框部固定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在所述上侧纵框部上固定有比所述上侧纵框部向车辆前方突出的荷载传递部件、和配置在比所述荷载传递部件靠上方的位置的碰撞检测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6.24 JP 2016-125678;2016.06.24 JP 2016-12568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和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连结的前隔板,所述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前隔板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下一对的横框部;和以将所述横框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彼此相连的方式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纵框部,所述纵框部将配置在下侧的下侧纵框部、和配置在所述下侧纵框部的上侧的上侧纵框部相互连结而构成,所述下侧纵框部固定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在所述上侧纵框部上固定有比所述上侧纵框部向车辆前方突出的荷载传递部件、和配置在比所述荷载传递部件靠上方的位置的碰撞检测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框部为中空部件,所述上侧纵框部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中空截面面积形成得比所述下侧纵框部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中空截面面积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荷载传递部件具有在沿着上下方向的剖视观察时呈帽状的帽截面部,所述帽截面部具有:固定在所述上侧纵框部上的上下一对的檐部;和配置在一对所述檐部之间且相对于所述上侧纵框部离开的顶部,所述帽截面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以所述顶部朝向所述上侧纵框部的中空部的中心侧的方式配置。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荷载传递部件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在所述荷载传递部件的前端部形成有沿车宽方向延伸、且用于安装其他部件的安装座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从侧面观察时呈L字状的保护件,所述碰撞检测传感器固定在所述上侧纵框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上,所述保护件在所述碰撞检测传感器的上方位置或下方位置处固定在所述上侧纵框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上,并且位于比所述碰撞检测传感器靠车辆前方的位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夹设在所述下侧纵框部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之间的加强部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框部的下端部被插入于所述横框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的内部而固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配置在所述荷载传递部件的车辆前方的前保险杠横梁。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隔板的下端部设有位于比所述前侧车架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的第1荷载承接面,在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的外侧面上设有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的第2荷载承接面。10.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冈圣彦镰田知仁仲西勇芳贺辉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