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862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0 18:21
提供一种将狭缝消除、相对于外力不易变形的端子零件。是与具备突片部的对方侧端子零件连接的端子零件,具备:方筒部,其包括底壁部、从底壁部立起的一对侧壁部、以及与侧壁部相连并与底壁部对置地配置的顶壁部;弹性接触片,其沿着底壁部配置于方筒部的内部;以及保护壁部,其具有与一方侧壁部相连的一方弯曲边缘,配置于比底壁部的前端靠前方,从一方弯曲边缘朝向另一方侧壁部延伸,在与顶壁部之间设置有容许突片部进入的间隙,一方弯曲边缘在一方侧壁部随着从底壁部的前端侧朝向侧壁部的前端缘而接近顶壁部。

Terminal parts

A terminal part which eliminates the slit and is not easily deformed relative to the external force is provided. The utility model is a terminal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opposite side terminal part with a protrusion part, which comprises a square cylinder part, comprising a bottom wall, a pair of side walls standing from the bottom wall, and a top wall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 and positioned opposite to the bottom wall; an elastic contact piece,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square cylinder along the bottom wall; and a protective wall part, which has a side wall connected with one side wall. The bending edge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bottom wall, extending from one bending edge to the other side wall, and there is a clearance between the bending edge and the top wall that allows the projection to enter. The bending edge of one side wall approaches the top wall along with the front end of the bottom wall towards the front edge of the sid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零件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端子零件。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插座触头,其具备方筒状的销触头接纳部和配置于该销触头接纳部的内部的弹簧接触部(弹性接触片)。在构成销触头接纳部的直立侧壁部设置有突片。突片以堵住销触头接纳部的开口部的方式呈直角向内方弯折,从而形成为销触头接纳部盖(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531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该技术中,为了吸收突片的板厚并将突片的前表面收纳于销触头接纳部内,而在突片的基端设置有狭缝部。因此,突片成为细长、屈服于外力而容易变形的形状。另外,应力容易集中于狭缝,以此为基点而容易产生裂纹等。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端子零件是与具备突片部的对方端子零件连接的端子零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方筒部,其包括底壁部、从所述底壁部立起的一对侧壁部、以及与所述侧壁部相连并与所述底壁部对置地配置的顶壁部;弹性接触片,其沿着所述底壁部配置于所述方筒部的内部;以及保护壁部,其具有与一方所述侧壁部相连的一方弯曲边缘,配置于比所述底壁部的前端靠前方,从所述一方弯曲边缘朝向另一方所述侧壁部延伸,在该保护壁部与所述顶壁部之间设置有容许所述突片部进入的间隙,所述一方弯曲边缘在所述一方所述侧壁部随着从所述底壁部的前端侧朝向所述侧壁部的前端缘而接近所述顶壁部。根据该结构,因为一方弯曲边缘在侧壁部以随着从底壁部的前端侧朝向侧壁部的前端缘而接近顶壁部的方式(即,以相对于底壁部斜行的方式)设置,所以与例如将侧壁部设置于与底壁部正交的方向相比尺寸变长,弯曲边缘处的剪切面积变大,针对外力的强度提高。由此,能形成为刚性高的保护壁部。另外,在例如使侧壁部向与底壁部正交的方向弯曲的情况下,为了将保护壁部的板厚收纳于方筒部内,必须将与板厚相称的狭缝设置于侧壁部,但是应力集中于狭缝而容易产生裂纹等。对此,根据上述的结构,保护壁部可以说以将侧壁部的一部分向内方折入的方式形成,所以不用担心保护壁部从方筒部的顶端缘突出,因而不必设置狭缝。因此,能提供将狭缝消除、相对于外力不易产生变形、损伤的端子零件。作为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优选如下结构。(1)所述保护壁部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侧壁部。根据该结构,因为保护壁部从各侧壁部朝向彼此突出地设置,所以与形成为例如使保护壁部仅与一方侧壁部相连地设置、并朝向另一方侧壁部较长地延伸的形状的保护壁部相比,能形成为刚性高的保护壁部。(2)所述弯曲边缘形成为将所述底壁部的前端和所述侧壁部的前端缘连接的直线状。根据该结构,保护壁部因为能从侧壁部沿着直线状的折曲线弯折而形成,所以形成容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提供将狭缝消除、相对于外力不易变形的端子零件。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端子零件的立体图。图2是简单示出端子零件的展开状态的图。图3是端子零件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端子零件的仰视图。图6是端子零件的俯视图。图7是端子零件的侧视图。图8是简单示出实施方式2的端子零件的展开状态的图。图9是端子零件的仰视图。图10是端子零件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利用图1至图7对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此外,关于呈左右对称的结构,仅对任一方进行说明,关于对应的结构,使用同一附图标记。本实施方式的端子零件1是与对方侧端子零件连接的阴型的端子零件,通过对图2所示的一张金属板材P1进行冲裁加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如图1所示,该端子零件1一体地具备:方筒部11,其在内部接纳对方侧端子零件的突片部T;弹性接触片21,其配置于方筒部11的内部,与对方侧端子零件的突片部T接触;以及一对保护壁部31,其与方筒部11相连,保护弹性接触片21。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突片部T插入的一侧(图1中的左下方向)作为前方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方筒部11是在两端开口的方筒状的部分,具备底壁部12、一对侧壁部13以及顶壁部15。底壁部12由在图2中用假想线L0及一对假想线L2划定的长方形区域形成。侧壁部13各自是从底壁部12的两个侧缘分别相对于底壁部12垂直立起的细长的板状部分。侧壁部13、13相互对置地配置。顶壁部15是与底壁部12对置地配置的细长的板状部分。顶壁部15由从两个侧壁部13、13的上端朝向彼此延伸并上下重叠的两片顶板形成。两个侧壁部13的前端缘13A和顶壁部15的前缘15A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一致,在整体上成为方筒部11的顶端缘11A。如图2及图4所示,在方筒部11的一个端部(图4中的左侧的端部),底壁部12比其他的三个壁部(侧壁部13、13及顶壁部15)短,其前端12A位于比方筒部11的顶端缘11A靠后方。换句话说,其他的三个壁部13、13、15延伸到比底壁部12靠前方。如图4所示,弹性接触片21是配置于方筒部11的内部、沿着底壁部12延伸的板簧状的部分。该弹性接触片21的一端侧成为以从底壁部12的前端12A朝向方筒部11的内侧折返的方式弯曲的基端部21A,另一端侧成为自由端部21B。弹性接触片21的接近基端部21A的一侧的大部分随着离开基端部21A而缓缓地离开底壁部12,弹性接触片21的接近自由端部21B的剩余部分与底壁部12平行地延伸。保护壁部31与侧壁部13相连地设置。保护壁部31从弯曲边缘L1朝向另一方侧壁部13延伸,弯曲边缘L1从底壁部12的前端12A和侧壁部13的连结部分的附近朝向侧壁部13的前端缘13A相对于底壁部12倾斜地延伸。如图3所示,保护壁部31是从图示右方的侧壁部13的弯曲边缘L1朝向图示左方的侧壁部13延伸的板状部分。在此,图示右方的侧壁部13对应于一方侧壁部,图示左方的侧壁部13对应于另一方侧壁部。保护壁部31配置于比底壁部12的前端12A靠前方,在保护壁部31与顶壁部15之间形成有容许突片部T进入的间隙。详细说明的话,如图3及图5所示,图示右方的保护壁部31具备从图示右方的弯曲边缘L1朝向另一方侧壁部13缓缓弯曲的弯曲部31A和从弯曲部31A笔直地延伸的平板部31B。在此,图示右方的弯曲边缘L1对应于一方弯曲边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金属板材P1的状态下,构成保护壁部31的上缘31C的弯曲部31A的上缘31F和平板部31B的上缘31G同侧壁部13的前端缘13A一起形成直线形状。保护壁部31的上缘31C和下缘31D形成的角度为直角。由此,如图3所示,一对保护壁部31在主视时从前方覆盖弹性接触片21的一部分。由此,保护壁部31通过与从方筒部11的前表面侧朝向弹性接触片21进入的异物干扰而限制其进入,从而防止弹性接触片21被异物损伤。此外,在该状态下,如图5所示,保护壁部31的整体配置于比方筒部11的顶端缘11A靠后方,如图6及图7所示,保护壁部31在俯视及侧视时被方筒部11(顶壁部15及侧壁部13)覆盖。在该端子零件1与对方侧端子零件连接时,如图1所示,突片部T通过顶壁部15和保护壁部31的间隙而进入到方筒部11的内部。当突片部T进入到方筒部11的内部时,与图4所示的弹性接触片21的自由端部21B侧的上表面抵接,并将弹性接触片21向下方按压。由此实现端子零件1和对方侧端子零件的电连接。在此,在异物与保护壁部31接触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零件,其与具备突片部的对方侧端子零件连接,该端子零件具备:方筒部,其包括底壁部、从所述底壁部立起的一对侧壁部、以及与所述侧壁部相连并与所述底壁部对置地配置的顶壁部;弹性接触片,其沿着所述底壁部配置于所述方筒部的内部;以及保护壁部,其具有与一方所述侧壁部相连的一方弯曲边缘,配置于比所述底壁部的前端靠前方,从所述一方弯曲边缘朝向另一方所述侧壁部延伸,在该保护壁部与所述顶壁部之间设置有容许所述突片部进入的间隙,所述一方弯曲边缘随着从所述底壁部的前端侧朝向所述侧壁部的前端缘而接近所述顶壁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27 JP 2017-1451611.一种端子零件,其与具备突片部的对方侧端子零件连接,该端子零件具备:方筒部,其包括底壁部、从所述底壁部立起的一对侧壁部、以及与所述侧壁部相连并与所述底壁部对置地配置的顶壁部;弹性接触片,其沿着所述底壁部配置于所述方筒部的内部;以及保护壁部,其具有与一方所述侧壁部相连的一方弯曲边缘,配置于比所述底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川直孝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