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棺形结构感应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951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6:20
一种棺形结构感应线圈,包括定型框架以及两根铜管,所述定型框架截面为三面呈方形平面,顶部呈外凸弧面的棺形结构,同时,在所述定型框架对应炉体头尾的位置上相对设置有F形连接管,所述F型连接管的两个同向设置的接头分别与一根铜管相连,而与同向设置的接头垂直的另一个接头则与一根L型弯管相连,并在L型弯管的另一端连接铜电极;而所述两根铜管除头、尾部分别于F形连接管连接管相连并固定在定型框架表面外,其中间部分则并排且缠绕在定型框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加工方便,装配容易,能有效解决原有中频感应卧式烧结炉、中频感应卧式石墨化炉顶部绝缘耐火砖无法堆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棺形结构感应线圈
本技术涉及中频卧式石墨化烧结设备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卧式结构炉体的棺形结构感应线圈。
技术介绍
中频感应加热线圈与被加热物(石墨坩埚、钨坩埚等导磁率物体)的关系就如同变压器的1次侧、2次侧线圈的关系一样。由中频感应加热线圈通过中频电流产生的磁力线集中在被加热物上、由电磁的感应作用,产生涡转电流,将被加热物加热。目前中频卧式石墨化炉感应线圈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国内铜管生产工艺问题,无法生产适合长度和宽度的铜管,线圈长度不够,只能采用2个以上线圈并联,接头过多间隙太小,容易造成漏水和放电问题,稳定性差。2、线圈绕制成矩形结构,线圈顶部耐火砖无法堆砌只能采取耐火泥捣打方式,铜管被耐火泥覆盖,造成升温时炉内热量大量被带走,升温速度慢,能耗高,不节能。3、线圈采取耐火泥捣打方式只要耐火泥开裂,整个线圈直接报废,成本太高,无法循环使用。因此,如何解决能耗高、稳定性差、维护陈本高、造成的设备无法长期使用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棺形结构感应线圈,该线圈解决了原有中频感应卧式烧结炉、中频感应卧式石墨化炉顶部绝缘耐火砖无法堆砌的问题、能耗高、接头漏水、匝间放电等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棺形结构感应线圈,包括定型框架以及两根铜管,所述定型框架截面为三面呈方形平面,顶部呈外凸弧面的棺形结构,同时,在所述定型框架对应炉体头尾的位置上相对设置的,且具有高度差的F形连接管,所述F型连接管的两个同向设置的接头分别与一根铜管相连,而与同向设置的接头垂直的另一个接头则与一根L型弯管相连,并在L型弯管的另一端连接铜电极;而所述两根铜管除头、尾部分别于F形连接管连接管相连并固定在定型框架表面外,其中间部分则并排且缠绕在定型框架上。在本技术中,所述定型框架的每个面上均设置有两排间隔设置的焊接螺纹孔,预开孔的不锈钢支撑柱套装在绝缘陶瓷套上,并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对应的焊接螺纹孔位置,而并排且呈螺旋状缠绕在定型框架上的铜管则卡装在相邻的绝缘陶瓷套之间以保持铜管匝距。在本技术中,所述铜管在炉体上的缠绕部分的类线圈结构的长度必须大于等于炉体长度。在本技术中,所述铜管的管壁厚度应保持在2.5毫米以上,防止变形。在本技术中,所述铜管必须退火处理的矩形铜管以消除应力。在本技术中,所述铜管表面均刷高温绝缘漆,并用高温绝缘云母带包扎表面。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将感应器做成棺材结构后,可以进行刚玉砖的堆砌,承重力强,解决了用耐火泥捣打散热快,能耗高,温度不均匀问题;2、两根矩形方铜管同时并绕多匝线圈呈螺旋形状,每匝必须设置合理匝距,这样解决了铜管宽度不够和多个线圈并联匝距打火问题;3、解决了线圈重复使用问题,即完美解决了耐火泥捣打线圈后,线圈无法再次使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不锈钢支撑柱;2、铜电极;3、第一铜管;4、第二铜管;5、前端F形连接管;6、绝缘陶瓷套;7、后端F形连接管;8、L型弯管;9、定型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3的一种棺形结构感应线圈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感应线圈的主体包括一个定型框架9,该定型框架9的横截面为三面呈方形平面,顶部呈外凸弧面的棺形结构,其在对应对应炉体的头部位置设置有前端F形连接管5,而在对应炉体的的尾部位置设置有后端F形连接管7,且前端F形连接管5设置的水平面高度高于后端F形连接管7设置的水平面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整个定型框架9上还设置有两根铜管,即第一铜管3以及第二铜管4,第一铜管3和第二铜管4结构一致,均采用经过退火处理的铜管制成,且铜管的管壁厚度均为3毫米,另外,在铜管表面均刷高温绝缘漆,并用高温绝缘云母带包扎表面。第一铜管3和第二铜管4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紫铜焊接在前端F形连接管5以及后端F形连接管7上对应的两个同向设置的接头上,而第一铜管3和第二铜管4的中间段部分则通过包绕方式并排缠绕在定型框架9表面,且该缠绕部分的类线圈结构的长度必须大于对应的炉体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前端F形连接管5与后端F形连接管7相对设置的接头端则分别通过紫铜焊接方式连接有一根L型弯管8,且不同的L型弯管8在其另一端均设置有螺纹面并延伸出炉外,其在螺纹面位置分别连接不同的带对应连接螺纹面的铜电极2,其中水平位置低的作为感应线圈的进水端,水平位置高的作为感应线圈的出水端。另外,在定型框架9的每个面上均设置有两排间隔设置的焊接螺纹孔,预开孔的不锈钢支撑柱1套装在绝缘陶瓷套6上,并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对应的焊接螺纹孔位置,而并排且呈螺旋状缠绕在定型框架9上的第一铜管3、第二铜管4的包绕部分则卡装在相邻的绝缘陶瓷套6之间以保持铜管匝距,也将整个铜管固定为一个整体结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棺形结构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型框架以及两根铜管,所述定型框架截面为三面呈方形平面,顶部呈外凸弧面的棺形结构,同时,在所述定型框架对应炉体头尾的位置上相对设置的,且具有高度差的F形连接管,所述F形连接管的两个同向设置的接头分别与一根铜管相连,而与同向设置的接头垂直的另一个接头则与一根L型弯管相连,并在L型弯管的另一端连接铜电极;而所述两根铜管除头、尾部分别于F形连接管连接管相连并固定在定型框架表面外,其中间部分则并排且缠绕在定型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棺形结构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型框架以及两根铜管,所述定型框架截面为三面呈方形平面,顶部呈外凸弧面的棺形结构,同时,在所述定型框架对应炉体头尾的位置上相对设置的,且具有高度差的F形连接管,所述F形连接管的两个同向设置的接头分别与一根铜管相连,而与同向设置的接头垂直的另一个接头则与一根L型弯管相连,并在L型弯管的另一端连接铜电极;而所述两根铜管除头、尾部分别于F形连接管连接管相连并固定在定型框架表面外,其中间部分则并排且缠绕在定型框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棺形结构感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框架的每个面上均设置有两排间隔设置的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选民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金瑞中高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