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941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盆架、固定于盆架的振膜、位于振膜下方且用于驱动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和折环;所述折环包括与所述球顶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围绕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折环部以及围绕所述折环部且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位于中间位置的通孔,所述球顶包括靠近音圈的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球顶的第一表面上设有收容于所述通孔内的补强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扬声器利用振膜切中孔空间,增加碳维或者合金补强部,不影响球顶平整度,不增加空间的情况下,补强球顶,优化了球顶的结构;提高了振膜的声学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扬声器
本技术涉及电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扬声器。
技术介绍
电声器件作为电子领域中的一个部件,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声系统需要不断的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更完美的呈现出声音的本质。振膜作为扬声器的核心发声部件,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扬声器的声学性能。随着智能器件空间要求越来越小,微型扬声器也需要越来越薄,但是性能还需要越来越好。相关技术中的扬声器,音膜与球顶直接胶合,或者球顶做个边缘压薄造型,直接胶合路由切中孔的间隙,浪费空间,边缘压薄后整个球顶平整度较差。由于产品变薄,球顶需要变得更薄,这样球顶强度就有明显的损失,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了球顶结构的新的扬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盆架、固定于盆架的振膜、位于振膜下方且用于驱动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和折环;所述折环包括与所述球顶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围绕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折环部以及围绕所述折环部且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位于中间位置的通孔,所述球顶包括靠近音圈的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球顶的第一表面上设有收容于所述通孔内的补强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补强部沿振动方向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通孔沿振动方向的高度。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补强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补强筋,多个所述补强筋平行排列。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围设成所述通孔的孔壁,所述补强筋与所述孔壁间隔设置。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球顶的厚度为50μm~500μm。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球顶的厚度为80μm~200μm。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补强部的厚度为10μm~200μm。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补强部的厚度为20μm~50μm。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补强部和所述球顶通过胶合固定,或者所述补强部与所述球顶一体成型。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补强部为碳纤维单向带和/或合金。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合金为镁合金、铝合金、镁锂合金、铝锂合金或钛合金。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球顶由碳纤维单向带层铺形成,相邻层的所述碳纤维单向带的夹角为0~9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球顶为编织布或者铝箔/铜箔与发泡材料复合的料带。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扬声器利用振膜切中孔空间,增加碳纤维或者合金补强部,不影响球顶平整度,不增加空间的情况下,补强球顶,优化了球顶的结构;提高了振膜的声学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扬声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扬声器的剖面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扬声器中的振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扬声器中的振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立体结构示意图中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方案以及其各方面的优点。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以附图纸面的左右方向为水平方向,以附图纸面的上下方向为竖直方向。另外,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技术的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不增加空间的基础上,并补强球顶,本技术对球顶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方案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新结构球顶的扬声器,该扬声器包括盆架11、固定于盆架11的振膜13、位于振膜13下方且用于驱动该振膜13振动发声的音圈15、以及位于振膜13下方且固定于盆架11的磁路系统12,其中,振膜13包括位于中央区域的球顶131及围绕球顶131设置的折环13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振膜13为矩形,以靠近振膜13的中心一侧为内侧,以远离振膜13的中心一侧为外侧;球顶131呈圆角矩形,折环133为中空的环状结构,折环133包括与球顶131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1331、围绕第一固定部1331的折环部1332以及围绕折环部1332且固定于盆架11的第二固定部1333,第一固定部1331上设有位于中间位置的通孔135,具体参见图4;球顶131包括靠近音圈15(图1中的为下表面)的第一表面131A及与第一表面131A相对的第二表面131B,具体参见图1和图3,球顶131呈圆角矩形,球顶131的外缘部分结合于折环133的中空部分,在球顶131的第一表面131A(靠近音圈15的表面)设有收容于通孔135的补强部134,补强部134沿振动方向的厚度小于等于通孔135沿振动方向的高度,补强部134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补强筋1341,多个补强筋1341平行排列;具体参见图5,第一固定部1331包括围设成通孔135的孔壁,补强筋1341与孔壁间隔设置。另外,补强部134呈圆角矩形,补强部134在振膜13上的正投影外轮廓线比球顶131在振膜13上的正投影轮廓线靠近中心侧;上述说明仅用于说明,不能理解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球顶131和补强部134还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等。具体地,球顶131的厚度为50μm~500μm,优选为80μm~200μm;补强部134的厚度为10μm~200μm,优选为20μm~50μm;补强部134和球顶131通过打胶固定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粘合在一起。进一步地,球顶131可以使用纯碳纤维材料单向带层铺形成,其中层与层的夹角在0~90°,但是也可以为单层结构;球顶131的制备包括预浸树脂工艺,其中预浸树脂包括环氧树脂、PEEK(聚醚醚酮)、PI(聚酰亚胺)、PPS(聚苯硫醚)、PBO(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芳纶1414等;球顶131可以是编织布,总厚度为30μm~300μm;球顶131还可以是常规的铝箔/铜箔等与发泡材料复合的料带,也可以是碳纤维与发泡材料的复合,其中发泡材料包括PMI、MCP、发泡PPS、发泡PI等。另外,补强部134为碳纤维单向带、合金等,其中合金材料包括镁合金、铝合金、镁锂合金、铝锂合金、钛合金,经过冲压的方式做出需要的造型,但是不限于此,补强部134也可以为多层复合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球顶131还可以为椭圆形、多边形等其它形状;在折环133与球顶131是分体结构的情况下,折环133为环状的中空结构,例如为矩形环、圆环、椭圆环等;折环133与球顶131还可以是一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扬声器利用振膜切中孔空间,增加碳维或者合金补强部,不影响球顶平整度,不增加空间的情况下,补强球顶,优化了球顶的结构;提高了振膜的声学性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更改和变化,但这些均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盆架、固定于盆架的振膜、位于振膜下方且用于驱动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和折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包括与所述球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围绕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折环部以及围绕所述折环部且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位于中间位置的通孔,所述球顶包括靠近音圈的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球顶的第一表面上设有收容于所述通孔内的补强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包括盆架、固定于盆架的振膜、位于振膜下方且用于驱动振膜振动发声的音圈,所述振膜包括球顶和折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环包括与所述球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围绕所述第一固定部的折环部以及围绕所述折环部且固定于所述盆架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位于中间位置的通孔,所述球顶包括靠近音圈的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球顶的第一表面上设有收容于所述通孔内的补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部沿振动方向的厚度小于等于所述通孔沿振动方向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补强筋,多个所述补强筋平行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围设成所述通孔的孔壁,所述补强筋与所述孔壁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的厚度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敏狄勋赵彬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