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拉换向结构和线性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785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02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拉换向结构,属于线性传动技术领域,包括尾拉,所述尾拉上设有用于固定被驱动物体的安装槽,所述尾拉安装于一外壳且部分伸出外壳外,所述尾拉转动安装于外壳,所述尾拉换向结构还包括定位端盖,定位端盖可拆连接于外壳,所述定位端盖位于尾拉的轴向侧,所述尾拉的外周侧和定位端盖,其中之一上设有两个以上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槽,另一个上设有用于匹配插入第一定位槽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插入第一定位槽,以限制所述尾拉周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线性致动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快速对尾拉进行换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拉换向结构和线性致动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尾拉换向结构和线性致动器,属于线性传动

技术介绍
线性致动器,也称电动推杆,广泛应用在家具、医疗设备、太阳能发电等等领域,其主要结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蜗杆、蜗轮、丝杆、螺母,工作原理是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蜗杆转动,传动蜗杆与蜗轮啮合从而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螺母轴向移动,螺母一般连接有内管,从而实现内管的伸缩移动。为了方便线性致动器和被驱动物体连接,线性致动器通常包括外壳,外壳连接有一尾拉,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尾拉,通常是包括一安装槽,安装槽贯通一个锁紧孔,被驱动物体安装到安装槽内并通过紧固构件组装在尾拉上。由于被驱动物体的形状、结构非常多,被驱动物体安装到安装槽内是定向安装的,从而导致线性驱动器在驱动不同的被驱动物体时,尾拉的周向方向是需要进行一定更换的,现有更换尾拉的周向方向的方法,通常是将外壳整体拆开,然后转动尾拉一定角度后,再外壳重新安装固定,这样的换向方法需要对整个外壳进行拆卸,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尾拉换向结构和线性致动器,可以快速对尾拉进行换向操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拉换向结构,包括尾拉,所述尾拉上设有用于固定被驱动物体的安装槽,所述尾拉安装于一外壳且部分伸出外壳外,所述尾拉转动安装于外壳,所述尾拉换向结构还包括定位端盖,定位端盖可拆连接于外壳,所述定位端盖位于尾拉的轴向侧,所述尾拉的外周侧和定位端盖,其中之一上设有两个以上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槽,另一个上设有用于匹配插入第一定位槽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插入第一定位槽,以限制所述尾拉周向转动。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所述尾拉是转动安装在外壳内的,当不设置其他定位部件时,尾拉可以在嵌装槽内自由转动;本技术中,在外壳上安装了一定位端盖,尾拉的外周侧和定位端盖,其中之一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定位槽,另一个上设有用于匹配插入第一定位槽的定位凸块,利用第一定位槽和定位凸块的配合,可以防止尾拉发生周向转动,当需要对尾拉进行换向操作时,只需要将定位端盖拆下,使得定位凸块和第一定位槽脱离,尾拉就能自由转动,当转动预定角度后,再重新将定位端盖重新安装,让定位凸块与另一个第一定位槽匹配,从而完成换向操作。相对于传统的尾拉换向操作而言,本技术不需要将外壳整体拆开,只需要拆下定位端盖即可,非常方便;另外由于尾拉换向不需要拆装外壳,不会影响到外壳内部的零部件,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更加稳定;最后,由于定位端盖位于尾拉的轴向侧,当定位凸块插入第一定位槽后,两者在轴向方向上形成一定定位,从而使得定位端盖还可以对尾拉产生一定的轴向限位效果,防止尾拉轴向窜动量过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槽位于尾拉的外周侧上,所述定位凸块位于定位端盖的内端面上。作为优选,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槽周向均匀分布在尾拉的外周侧。作为优选,相邻第一定位槽之间的周向夹角为20°~180°。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定位槽,所述定位端盖在周向方向通过第二定位槽定位于外壳上,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连通,所述定位凸块一部分位于第一定位槽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定位槽内。作为优选,在尾拉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定位凸块的壁面与第一定位槽的壁面相抵。作为优选,所述尾拉的外周侧径向延伸有凸环,在尾拉的轴向方向上,所述定位端盖的内端面与凸环的外端面相抵。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上设有容置所述定位端盖的容置槽。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内设有嵌装槽,所述尾拉包括嵌装段,所述嵌装段转动安装在嵌装槽内,且轴向方向上被限位在所述嵌装槽内。另外,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线性致动器,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蜗杆、蜗轮、丝杆和螺母,所述线性致动器采用上述任意一种方案中所述的尾拉换向结构。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线性致动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线性致动器中定位端盖拆分后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线性致动器中定位端盖、尾拉、外壳的爆炸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线性致动器中定位端盖、尾拉、外壳的爆炸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线性致动器中定位端盖的轴向正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线性致动器,本实施例中线性致动器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蜗杆11、蜗轮12、丝杆、螺母,驱动电机连接传动蜗杆11,传动蜗杆11带动蜗轮12转动,蜗轮12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螺母轴向移动,此外,本实施例还包括外壳2、外管13、内管14,外壳2与外管13连接,所述螺母与内管14连接,螺母的轴向移动最终表现为内管14与外管13之间的轴向相对位移,本实施例中的外壳2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201,为了方便显示内部结构,第一壳体在图1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的线性致动器还包括尾拉3,所述尾拉3上设有用于固定被驱动物体的安装槽31,所述尾拉3与外壳2连接且部分伸出外壳2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尾拉3转动安装于外壳2,所述外壳2上还安装有定位端盖4,定位端盖4与尾拉3组成尾拉换向结构,所述定位端盖4可拆连接于外壳2,所述定位端盖4位于尾拉3的轴向侧,本文所指的轴向均指丝杆的轴向方向,所述尾拉3的外周侧和定位端盖4,其中之一上设有两个以上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槽32,另一个上设有用于匹配插入第一定位槽32的定位凸块41,所述定位凸块41插入第一定位槽32,以限制所述尾拉3周向转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尾拉换向结构,并不局限于应用在本实施例展示中的线性致动器,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结构的线性致动器中。本实施例中,在外壳2上安装了一定位端盖4,尾拉3的外周侧和定位端盖4,其中之一上设有两个以上第一定位槽32,另一个上设有用于匹配插入第一定位槽32的定位凸块41,利用第一定位槽32和定位凸块41的配合,可以防止尾拉3发生周向转动,当需要对尾拉3进行换向操作时,只需要将定位端盖4拆下,使得定位凸块41和第一定位槽32脱离,尾拉3就能自由转动,当转动预定角度后,再重新将定位端盖4重新安装,让定位凸块41与另一个第一定位槽32匹配,从而完成换向操作。相对于传统的尾拉3换向操作而言,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将外壳2整体拆开,只需要拆下定位端盖4即可,非常方便;另外由于尾拉3换向不需要拆装外壳2,不会影响到外壳2内部的零部件,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更加稳定;最后,由于定位端盖4位于尾拉3的轴向侧,当定位凸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拉换向结构,包括尾拉,所述尾拉上设有用于固定被驱动物体的安装槽,所述尾拉安装于一外壳且部分伸出外壳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拉转动安装于外壳,所述尾拉换向结构还包括定位端盖,定位端盖可拆连接于外壳,所述定位端盖位于尾拉的轴向侧,所述尾拉的外周侧和定位端盖,其中之一上设有两个以上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槽,另一个上设有用于匹配插入第一定位槽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插入第一定位槽,以限制所述尾拉周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拉换向结构,包括尾拉,所述尾拉上设有用于固定被驱动物体的安装槽,所述尾拉安装于一外壳且部分伸出外壳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拉转动安装于外壳,所述尾拉换向结构还包括定位端盖,定位端盖可拆连接于外壳,所述定位端盖位于尾拉的轴向侧,所述尾拉的外周侧和定位端盖,其中之一上设有两个以上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槽,另一个上设有用于匹配插入第一定位槽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插入第一定位槽,以限制所述尾拉周向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拉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位于尾拉的外周侧上,所述定位凸块位于定位端盖的内端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拉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槽周向均匀分布在尾拉的外周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拉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第一定位槽之间的周向夹角为20°~180°。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拉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小健俞晶连石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