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化检验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1405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及装置,涉及车辆检验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装配清单包括物料清单信息;确定与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将检验计划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以提示检验人员按检验计划进行检验。根据接收的装配清单确定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并将检验计划发送到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不同项目、配置的车辆对应了不同的检验项目,可以区分各个项目、配置之间的检验差异,做到傻瓜式检验,并降低检验人员检验经验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化检验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检验
,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适应未来汽车市场的竞争,满足汽车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在工业4.0时代,消费者与工厂直接对话的C2M(CustomertoManufactory,顾客对工厂)模式将成为主流,C2M将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更准确地反馈给汽车制造商。基于此种模式下的车身个性化定制生产技术将成为全球各整车生产企业战胜对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会改变以往固定车型、配置的模式,采用客户定制化的生产模式,多车型多配置混线生产。故在制造过程中针对不同配置、不同车型装配的零部件也有所不同。然而,对于多车型多配置混线生产,现有的检验方案不能很好的区分各个项目、配置之间的检验及装配差异,无法做到傻瓜式检验,对检验人员检验经验要求较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对于多车型多配置混线生产,现有的检验方案不能很好的区分各个项目、配置之间的检验差异,对检验人员检验经验要求较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及装置,以区分各个项目、配置之间的检验差异,做到傻瓜式检验,并降低检验人员检验经验要求。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系统,包括: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装配清单包括物料清单信息;确定与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将检验计划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以提示检验人员按检验计划进行检验。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之前,还包括:接收装配人员对应的手持设备扫描的车辆编码;将车辆编码发送到生产执行系统,以使生产执行系统根据车辆编码和车辆的工位信息得到装配清单。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车辆编码由手持设备扫描车辆的唯一码得到。结合第一方面及其第一到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将装配清单发送至装配人员对应的终端,以提示装配人员按装配清单进行装配。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应用于生产执行系统,包括:接收车辆编码和工位信息;工位信息标识车辆所处的工位;确定与车辆编码相匹配的物料清单信息,并结合工位信息生成装配清单;将装配清单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以使质量管理系统根据装配清单得到检验计划。结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通过功能模块级、组件级、位置级依次对所有物料进行编码,得到组合编码,将组合编码作为物料清单信息。结合第二方面及其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工位信息由射频识别装置识别车辆的标签得到。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化检验装置,应用于质量管理系统,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装配清单包括物料清单信息;检验计划模块,用于确定与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检验计划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以提示检验人员按检验计划进行检验。结合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装配人员对应的手持设备扫描的车辆编码;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车辆编码发送到生产执行系统,以使生产执行系统根据车辆编码和车辆的工位信息得到装配清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化检验装置,应用于生产执行系统,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编码和工位信息;工位信息标识车辆所处的工位;装配清单模块,用于确定与车辆编码相匹配的物料清单信息,并结合工位信息生成装配清单;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装配清单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以使质量管理系统根据装配清单得到检验计划。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化检验方法及装置,根据接收的装配清单确定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并将检验计划发送到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不同项目、配置的车辆对应了不同的检验项目。不同项目、配置的车辆对应了不同的检验项目,可以区分各个项目、配置之间的检验差异,做到傻瓜式检验,并降低检验人员检验经验要求。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检验方法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验项目池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编码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化检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化检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目前,C2M模式将成为主流,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会改变以往固定车型、配置的模式,采用客户定制化的生产模式,多车型多配置混线生产。故在制造过程中针对不同配置、不同车型装配的零部件也有所不同。然而,对于多车型多配置混线生产,现有的检验方案不能很好的区分各个项目、配置之间的检验及装配差异,无法做到傻瓜式检验,对检验人员检验经验要求较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及装置,不同项目、配置的车辆对应了不同的检验项目,可以区分各个项目、配置之间的检验差异,做到傻瓜式检验,并降低检验人员检验经验要求。柔性化生产线,是指由一个传输系统联系起来的一些设备,传输装置把工件放在其他连接装置上送到各加工设备,使工件加工准确、迅速和自动化。柔性化生产线有中央计算机控制机床和传输系统,可以同时加工几种不同的零件,柔性化生产线可以满足在一条生产线上加工不同型号的车辆的需求。但是对于不同车辆的装配来说,检验方法以及检验标准不同,检验人员的经验要求较高。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系统,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2,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上述车辆可以是生产线上待装配或待检验的车辆。装配清单可以包括物料清单信息,该物料清单信息记载了装配上述车辆所需要的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质量管理系统,包括: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所述装配清单包括物料清单信息;确定与所述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所述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将所述检验计划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以提示所述检验人员按所述检验计划进行检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质量管理系统,包括: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所述装配清单包括物料清单信息;确定与所述物料清单信息中的物料相匹配的检验项目,并根据所述检验项目生成检验计划;将所述检验计划发送至检验人员对应的终端,以提示所述检验人员按所述检验计划进行检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车辆的装配清单之前,还包括:接收装配人员对应的手持设备扫描的车辆编码;将所述车辆编码发送到生产执行系统,以使所述生产执行系统根据所述车辆编码和所述车辆的工位信息得到装配清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编码由所述手持设备扫描所述车辆的唯一码得到。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装配清单发送至装配人员对应的终端,以提示所述装配人员按所述装配清单进行装配。5.一种柔性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生产执行系统,包括:接收车辆编码和工位信息;所述工位信息标识所述车辆所处的工位;确定与所述车辆编码相匹配的物料清单信息,并结合所述工位信息生成装配清单;将所述装配清单发送到质量管理系统,以使所述质量管理系统根据所述装配清单得到检验计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功能模块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振振李光朝左小飞汪小斐夏睿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