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2079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光热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光伏发电与光热结合在一起,通过冷热调节流道与水箱连接,将光伏板维持在合适温度(25°左右)进行较高的光电转换,当光伏板温度过高时,冷热调节流道将热量通过降温管传递到水箱上,水箱产生热水的同时,保证对光伏板快速且保持持久降温的效果,有效保障光伏板的使用寿命;当光伏板温度低时,光伏板底面设置的加热线,可对光伏板进行辅助加热,同时使得光伏板的升温曲线稳定可控,使得待加热基板上表面温度更加均匀且恒定;该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可以增加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以及光热与光电的转换性能,增加单位面积上太阳能转换效率,增加太阳能利用效率,发电量增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光热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能源,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环保等各方面的优势。但是现有的太阳能利用都存在太单一的缺点,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只能攫取单一能源,而一般在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中是会产生大量热能,而这部分浪费的热能又会影响使得整个组件的电压下降,影响整个组件的发电效率,并且在没有阳光或者室温较低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具有较大的环境使用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电效率高,发电量多,能够产生热能为用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热水的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固定框正面设置有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背板以及固定框配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上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容置腔下部设置有冷热调节流道,所述冷热调节流道与透明盖板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所述冷热调节流道连接,所述光伏板与所述冷热调节流道之间设置有导热材料,所述冷热调节流道上设置有入风口,所述冷热调节流道通过通风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光伏板底面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水箱内设置有降温管,所述降温管为蛇形弯管,所述降温管的入风端与所述通风管的出风端连接,所述降温管出风端与出风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热调节流道包括进风腔以及与所述入风口连接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设置在所述进风腔顶部,所述冷却腔内设有有若干出风器,所述进风腔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器相通的圆孔,所述进风腔内的风经由出风器输送至冷却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器包括本体、顶板以及滑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本体顶部,所述滑板滑设在本体上,所述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圆孔相通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设置在顶板上的第一气孔相通;出风驱动部件,所述出风驱动部件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出风驱动部件带动所述滑板往复运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为斜孔,所述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交错设置在所述顶板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驱动部件包括电机、传动杆以及偏心轮,所述传动杆与是电机驱动连接,所述偏心轮套设在所述传动杆上,所述滑板一侧与滑套铰接,所述滑套套设在所述偏心轮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管外壁上设置有类似铸铁暖气片的翅片,所述翅片为弯曲结构,所述翅片与所述降温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管内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为V型结构,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导风部,所述导风部与所述降温管内的进风方向对向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箱朝向太阳光的一侧设置有太阳能吸热板,所述水箱与所述透明盖板之间设置有遮光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光板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转设有若干叶片,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与遮光驱动部件连接,所述连动杆与叶片驱动连接,所述连动杆控制所述叶片启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按重量分数计,所述导热材料包括如下组分:高导热填料30-80份,金刚石粉10-18份、传热导热助剂5-15份,导热硅胶10-30份,相容剂0-10份,偶联剂0.5-3份,抗滴落剂1-2份。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将光伏发电与光热结合在一起,通过冷热调节流道与水箱连接,将光伏板维持在合适温度(25°左右)进行较高的光电转换,当光伏板温度过高时,冷热调节流道将热量通过降温管传递到水箱上,水箱产生热水的同时,保证对光伏板快速且保持持久降温的效果,有效保障光伏板的使用寿命;当光伏板温度低时,光伏板底面设置的加热线,可对光伏板进行辅助加热,同时使得光伏板的升温曲线稳定可控,使得待加热基板上表面温度更加均匀且恒定;该光伏光热一体化系统可以增加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以及光热与光电的转换性能,增加单位面积上太阳能转换效率,增加太阳能利用效率,发电量增多,还维持了光伏板发电的稳定工作,提高了热电利用效率实现太阳能发电热水同体同步,节省空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冷热调节流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冷热调节流道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降温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框;2、光伏板;21、入风口;22、出风口;23、通风管;24、冷却腔;25、进风腔;26、第一气孔;27、第二气孔;28、出风器;29、导热材料;291、加热线;3、水箱;31、进水口;32、出水口;4、降温管;41、导风板;42、翅片;5、滑板;51、导流孔;52、滑套、53、偏心轮;54、电机;55、传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阅图1,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固定框1正面设置有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背板以及固定框1配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上部设置有水箱3,所述水箱3上设置有进水口31以及出水口32;所述容置腔下部设置有冷热调节流道,所述冷热调节流道与透明盖板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光伏板2,所述光伏板2与所述冷热调节流道连接,所述光伏板2与所述冷热调节流道之间设置有导热材料29,所述冷热调节流道上设置有入风口21,所述冷热调节流道通过通风管23与所述水箱3连接;所述光伏板2底面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线291,所述加热线291呈规律的弯折状,所述加热线291与温控部件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与温控装置与电能存储装置连接。所述加热线291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导体,两根导体之间设置有绝缘套,两根导体外设置有内护套,内护套外设置有一圈屏蔽层,屏蔽层外挤塑有外护套。光伏板2底面设置的加热线291,可在光伏板2本身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辅助加热,同时使得光伏板2的升温曲线稳定可控,使得待加热基板上表面温度更加均匀且恒定,不仅维持了光伏板2的温度恒定,延长了光伏板2的使用寿命,保持了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发电量增多,还维持了光伏板2发电的稳定工作。采用本技术的加热线291比传统地板发热线升至平衡温度快15分钟,恒定温度波动小。加热线291具有整体线径细,导热好,传热速度快的优点。所述水箱3内设置有降温管4,所述降温管4为蛇形弯管,所述降温管4的入风端与所述通风管23的出风端连接,所述降温管4出风端与出风口22连接。本技术将光伏发电与光热结合在一起,通过冷热调节流道与水箱3连接,将光伏板2维持在合适温度(25°左右)进行较高的光电转换,当光伏板2温度过高时,冷热调节流道将热量通过降温管4传递到水箱3上,水箱3产生热水的同时,保证对光伏板2快速且保持持久降温的效果,有效保障光伏板2的使用寿命;当光伏板2温度低时,光伏板2底面设置的加热线291,可对光伏板2进行辅助加热,同时使得光伏板2的升温曲线稳定可控,使得待加热基板上表面温度更加均匀且恒定;该光伏光热一体化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固定框正面设置有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背板以及固定框配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上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容置腔下部设置有冷热调节流道,所述冷热调节流道与透明盖板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所述冷热调节流道连接,所述光伏板与所述冷热调节流道之间设置有导热材料,所述冷热调节流道上设置有入风口,所述冷热调节流道通过通风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光伏板底面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水箱内设置有降温管,所述降温管为蛇形弯管,所述降温管的入风端与所述通风管的出风端连接,所述降温管出风端与出风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背面设置有背板,所述固定框正面设置有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背板以及固定框配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上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设置有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容置腔下部设置有冷热调节流道,所述冷热调节流道与透明盖板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与所述冷热调节流道连接,所述光伏板与所述冷热调节流道之间设置有导热材料,所述冷热调节流道上设置有入风口,所述冷热调节流道通过通风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光伏板底面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水箱内设置有降温管,所述降温管为蛇形弯管,所述降温管的入风端与所述通风管的出风端连接,所述降温管出风端与出风口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调节流道包括进风腔以及与所述入风口连接的冷却腔,所述冷却腔设置在所述进风腔顶部,所述冷却腔内设有有若干出风器,所述进风腔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出风器相通的圆孔,所述进风腔内的风经由出风器输送至冷却腔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器包括本体、顶板以及滑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本体顶部,所述滑板滑设在本体上,所述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圆孔相通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设置在顶板上的第一气孔相通;出风驱动部件,所述出风驱动部件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出风驱动部件带动所述滑板往复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春王群伟杨雷李君潘国东韩黎伟李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阳光四季睿智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