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锤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2046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5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水龙头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重锤组件,用以安装于一水龙头的软管上,包括一管状夹套,具有一内部套孔及连通于该套孔的边侧开口,可允许该软管经由该边侧开口进入该套孔,使该夹套得以预先套合于该软管适当位置,且该夹套的套孔一端内周壁形成一咬合部位,同一端的外周壁则形成有一受压迫部位;一重锤本体,具有一通孔可预先穿套于该软管上,且该通孔一端内周壁形成有一压迫部位,使该重锤本体利用该通孔穿套于该夹套外部时,得以藉由该压迫部位靠抵迫紧该夹套的受压迫部位产生弹性缩合,进而连动该咬合部位咬合夹紧于该软管外周壁;据此,可使该重锤组件能够简易快速且牢固地安装固定于该软管上,而毋须使用任何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锤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龙头配件,特别是指一种可供安装于水龙头抽拉式软管上的重锤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典型的可拉出式喷水软管包括有一软管及一喷头,该软管一端连接水源,另端连接该喷头,常态下,该软管可被隐藏在水槽底下,该喷头可被定位在一个位于该水槽上的安装座或龙头上,当使用者拉动喷头时,该软管可以随着该喷头经由安装座上的一个开口往外延伸。一重锤被配置在该软管上,借其重量可以提供往下的力量,使喷头可以保持于安装座上,或拉出释放后得以自动复位。现有技术文献已揭露多种重锤,较早的一种重锤为一体成型构造,其大致呈椭圆状,且具有一通孔用以穿套及束紧软管;然而,该重锤的通孔大小固定,当通孔太小时,容易产生过紧现象,而不利于重锤在软管上移动及调整位置,且重锤于软管上移动也容易造成软管损坏变形。又当通孔太大时,则容易产生过松现象,导致重锤失去功能。美国专利号码US6460570B1专利技术专利案,亦揭示有一种重锤构造,包括一重锤,其一侧界定出一个沿着纵向延伸的平面,以及一个配置在该平面以下的开放式沟槽,该沟槽深度超过软管直径的一半,可供软管固定于内;更包括一具内螺纹的紧固件,可以横越上述沟槽,并与重锤平面上所延伸的外螺纹部位相互螺合,而将重锤牢固定位于软管上。然而,上述专利案的重锤构造,系利用紧固件与重锤间的螺合松紧,以控制施加于软管上的夹持力,但螺合旋紧的操作方式,容易因使用者不慎旋转用力过度,造成软管受到严重挤压而变形损坏。另因重锤每次都会随着软管的抽拉作动而连动,因此,该螺合紧固结构也容易在反复的连动后产生松弛,进而导致重锤松动。传统的重锤除了提供重力外,并没有其他功能性设计,因此,若能提供额外的功能,也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锤组件,可供简易、快速及牢固地安装于软管上,且毋需担心软管受到不当夹持损坏,还兼具有类似套筒扳手的扳转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重锤组件,用以配置于一软管上,包括:一管状夹套,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个延伸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间的内部套孔,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间设置有一个连通于所述套孔的边侧开口,可沿着所述软管适当位置的径向予以套合,使所述软管得以经由所述边侧开口进入所述套孔内;所述套孔内周壁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处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一咬合部位,可供咬合夹固于所述软管的相对外周壁,藉以防止所述软管于所述套孔内沿着轴向相对移动;所述夹套外周壁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处更形成有一受压迫部位;一重锤本体,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以及一个延伸于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间的内部通孔,使所述重锤本体可藉由所述通孔预先穿套于所述软管外部,且所述通孔内周壁在相对于所述第四端处形成有一压迫部位,可在所述夹套套合于所述软管适当位置后,利用所述重锤本体的所述第四端往所述夹套相对的所述第一端移动,使所述夹套装入所述通孔后,得以顺势藉由所述压迫部位挤压所述夹套的所述受压迫部位,迫使所述受压迫部位往内弹性缩合,进而连动位于内部的所述咬合部位咬合于所述软管的相对外周壁。进一步地,所述夹套的外周壁自所述边侧开口二边侧各延伸有一定位侧板,所述定位侧板间界定出一进出渠道,使所述软管得以依序经过所述进出渠道及所述边侧开口进入所述套孔内;所述重锤本体的所述通孔内周壁更形成有一个自所述第三端轴向延伸至所述第四端的定位凹槽,使所述定位侧板得以沿着轴向从所述重锤本体的所述第四端往所述第三端方向相对移动嵌卡于所述定位凹槽内,以限制所述夹套与所述重锤本体彼此间相对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侧板在相对于所述定位凹槽的一端各设置一第一导斜面;所述定位凹槽在相对于所述定位侧板的一端入口二相对侧各设置一第二导斜面,使所述定位侧板的各所述第一导斜面得以分别受到相对的所述第二导斜面予以导引,而顺利地滑入所述定位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夹套的咬合部位系由多数个径向突伸的啮齿所组成。进一步地,所述咬合部位系由二啮合组所组成,每一所述啮合组具有多数个所述啮齿,所述啮合组系分布于所述边侧开口二边侧,且彼此间在相异于所述边侧开口处更形成有一间隔。进一步地,所述夹套的所述受压迫部位形成有一外锥壁面;所述重锤本体的所述压迫部位形成有一内锥壁面,用以靠抵迫紧于所述外锥壁面,迫使所述受压迫部位往内弹性缩合。进一步地,所述夹套的所述外锥壁面与所述啮合组间的肉厚形成有一环形沟槽,使所述受压迫部位呈喇叭状,且所述受压迫部位相连于各所述定位侧板的相对端部外侧,使所述受压迫部位受到挤压变形时,可连动所述定位侧板彼此相互靠近,再透过所述定位侧板连动所述啮合组产生弹性缩合。进一步地,所述重锤本体系由一个呈环状的金属内胆外表面全部或局部一体包覆一橡胶外层所组成。进一步地,所述重锤本体的所述通孔在相对于所述第三端处更形成有一个较大孔径的套合槽,使所述重锤本体与所述夹套相互组装前,可藉由所述重锤本体的所述套合槽嵌套于所述软管上方的一螺帽外周壁,以扳转松紧所述螺帽。进一步地,所述套合槽具有多边形内周壁,可以吻合地嵌套于所述螺帽外部形成的多边形外周壁上。进一步地,所述重锤本体的所述通孔二端各形成有一个较大孔径的套合槽,使所述重锤本体与所述夹套相互组装前,可选择性地藉由任一端的所述套合槽嵌套于所述软管上方的一螺帽外周壁,以扳转松紧所述螺帽。进一步地,所述套合槽具有多边形内周壁,可以吻合地嵌套于所述螺帽外部形成的多边形外周壁上。进一步地,所述重锤本体外周壁形成有一止滑结构,可供用户牢固抓握以扳转作动。进一步地,所述止滑结构系由多数个沿着圆周方向分布的凹面共同组成。本技术提供的重锤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重锤组件,由于夹套可以预先夹合于软管适当位置,再藉由预先穿套于该软管上的重锤本体往下穿套于该夹套外部时,顺势利用其底端的压迫部位往下挤压迫紧该夹套底端的受压迫部位,使其连动该夹套内部套孔底端的咬合部位对软管外周壁产生咬合夹紧作用,安装过程中毋须使用任何工具,也不用任何扳转操作,拆卸亦然,故整个安装拆卸作业相当简易快速且牢固,也不用担心因过度扳转施力造成软管变形损坏。本技术的重锤本体还可以利用一端或二端设置的套合槽作为扳转工具使用,在安装前用来扳转操作螺帽等相关紧固配件,故可藉以提高附加价值,增加水龙头安装的简便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重锤组件安装于一水龙头软管上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重锤组件的外观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重锤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重锤组件的横向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重锤组件的纵向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重锤组件的另一纵向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夹套的立体外观图,并显示有夹合于内的一假想的软管;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夹套的纵向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重锤本体的底视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重锤组件,用以配置于一软管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状夹套,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个延伸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间的内部套孔,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间设置有一个连通于所述套孔的边侧开口,可沿着所述软管适当位置的径向予以套合,使所述软管得以经由所述边侧开口进入所述套孔内;所述套孔内周壁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处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一咬合部位,可供咬合夹固于所述软管的相对外周壁,藉以防止所述软管于所述套孔内沿着轴向相对移动;所述夹套外周壁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处更形成有一受压迫部位;一重锤本体,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以及一个延伸于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间的内部通孔,使所述重锤本体可藉由所述通孔预先穿套于所述软管外部,且所述通孔内周壁在相对于所述第四端处形成有一压迫部位,可在所述夹套套合于所述软管适当位置后,利用所述重锤本体的所述第四端往所述夹套相对的所述第一端移动,使所述夹套装入所述通孔后,得以顺势藉由所述压迫部位挤压所述夹套的所述受压迫部位,迫使所述受压迫部位往内弹性缩合,进而连动位于内部的所述咬合部位咬合于所述软管的相对外周壁。

【技术特征摘要】
1.重锤组件,用以配置于一软管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状夹套,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以及一个延伸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间的内部套孔,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间设置有一个连通于所述套孔的边侧开口,可沿着所述软管适当位置的径向予以套合,使所述软管得以经由所述边侧开口进入所述套孔内;所述套孔内周壁在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处沿着圆周方向形成有一咬合部位,可供咬合夹固于所述软管的相对外周壁,藉以防止所述软管于所述套孔内沿着轴向相对移动;所述夹套外周壁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处更形成有一受压迫部位;一重锤本体,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以及一个延伸于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间的内部通孔,使所述重锤本体可藉由所述通孔预先穿套于所述软管外部,且所述通孔内周壁在相对于所述第四端处形成有一压迫部位,可在所述夹套套合于所述软管适当位置后,利用所述重锤本体的所述第四端往所述夹套相对的所述第一端移动,使所述夹套装入所述通孔后,得以顺势藉由所述压迫部位挤压所述夹套的所述受压迫部位,迫使所述受压迫部位往内弹性缩合,进而连动位于内部的所述咬合部位咬合于所述软管的相对外周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的外周壁自所述边侧开口二边侧各延伸有一定位侧板,所述定位侧板间界定出一进出渠道,使所述软管得以依序经过所述进出渠道及所述边侧开口进入所述套孔内;所述重锤本体的所述通孔内周壁更形成有一个自所述第三端轴向延伸至所述第四端的定位凹槽,使所述定位侧板得以沿着轴向从所述重锤本体的所述第四端往所述第三端方向相对移动嵌卡于所述定位凹槽内,以限制所述夹套与所述重锤本体彼此间相对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侧板在相对于所述定位凹槽的一端各设置一第一导斜面;所述定位凹槽在相对于所述定位侧板的一端入口二相对侧各设置一第二导斜面,使所述定位侧板的各所述第一导斜面得以分别受到相对的所述第二导斜面予以导引,而顺利地滑入所述定位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的咬合部位系由多数个径向突伸的啮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颐苹倪国栋黄中壹
申请(专利权)人:成霖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