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983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3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总成和转子总成,转子总成位于定子总成的轴向端,定子总成具有塑封件和圆环形的接线板,接线板塑封在塑封件内,塑封件在周向上均匀地包塑有多个定子磁极。转子总成位于定子总成的轴向端,圆环形的接线板塑封在塑封件内,缩短了电机的轴向厚度,实现电机的超薄目的,从而电机的整体体积小且重量轻,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性价比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永磁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得到迅速发展,被应用在各种场合。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大,为满足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电机的性价比,对电机的生产工艺、成本、性能等要求越来越高,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更加趋向于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输出扭矩大、转速高和效率高等特点。目前市场应用的主要为传统径向磁场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如图1所示,现有永磁无刷直流电机1采用径向磁场,定子总成11在外端,转子组件12在内圆,转子组件12上的轴承13通过两端的端盖14、15固定,由于转子铁芯和结构特点,导致电机1的轴向厚度不可避免地增大,使得电机1的体积较大。并且,定子总成11接线方式通过圆形接线板16接线,同时增大了电机1的轴向厚度,使电机1的整体成本较高,性价比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且生产成本低的超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包括定子总成和转子总成,转子总成位于定子总成的轴向端,定子总成具有塑封件和圆环形的接线板,接线板塑封在塑封件内,塑封件在周向上均匀地包塑有多个定子磁极。由此可见,转子总成位于定子总成的轴向端,圆环形的接线板塑封在塑封件内,缩短了电机的轴向厚度,实现电机的超薄目的,从而电机的整体体积小且重量轻,并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性价比高。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接线板的周壁在径向上开设有出线通孔,塑封件具有一端开口的环形槽,接线板塑封在环形槽内,塑封件的外壁在径向上与出线通孔位置对应地开设有出线槽,出线槽与环形槽连通。由此可见,定子总成的走线通过接线板的出线通孔以及塑封件的出线槽径向引出,从而解决了拼块定子磁极的接线问题,使电机结构更加简单,同时使电机的轴向厚度变得更薄。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塑封件在周向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轴向贯穿设置的限位槽,定子磁极位于限位槽内。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定子磁极包括铁芯和绕组,绕组缠绕在铁芯上,绕组的轴线与塑封件的轴线平行设置。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铁芯呈“工”字形设置,绕组缠绕在铁芯的中部。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转子总成具有第一转子组件和第二转子组件,第一转子组件和第二转子组件在轴向上分别位于定子总成的两端。由此可见,定子总成的两端分别布置有第一转子组件和第二转子组件,实现电机的双转子结构,大大提高了电机的输出扭矩,使电机的可靠性高,且电机效率高。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转子组件具有第一转子盘,第一转子盘朝向定子总成的侧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永磁体。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转子盘在邻近轴心的周向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一散热孔,从而有效地提高第一转子盘的散热效率。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转子组件具有第二转子盘,第二转子盘朝向定子总成的侧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二永磁体。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转子盘在邻近轴心的周向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轴向贯穿设置的第二散热孔,从而有效地提高第二转子盘的散热效率。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转子总成还包括转子轴,转子轴的一端贯穿第一转子组件、塑封件以及第二转子组件设置。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塑封件的轴孔内设置有轴承,转子轴的一端贯穿轴承设置。由此可见,轴承内置在塑封件的轴孔内,极大的缩短了电机的轴向厚度,实现电机的超薄目的,从而电机的整体体积小且重量轻。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分别邻接塑封件两端地位于塑封件的轴孔内。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塑封件的轴孔的中间位置为轴肩孔,两个轴承的一侧分别抵靠在轴肩孔的两端面上,两个轴承的另一侧分别抵靠有限位件。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限位件为开口挡圈,转子轴的周壁上开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开口挡圈分别卡合在两个凹槽内,两个开口挡圈分别抵靠在两个轴承的另一侧。由此可见,两个轴承均位于塑封件的轴孔内,从而减少了两个轴承的轴向间距,使电机的轴向厚度变得更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电机实施例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电机实施例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电机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电机实施例中定子总成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电机实施例中定子总成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电机实施例的左视图。图8是图7在A-A处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电机实施例的主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和图3,电机2包括定子总成21和转子总成,转子总成位于定子总成21的轴向端,转子总成可由单个转子结构构成,也可以由多个转子结构构成。本实施例转子总成具有第一转子组件22、第二转子组件23以及转子轴24,第一转子组件22和第二转子组件23在轴向上分别位于定子总成21的两端,从而形成了双转子结构,转子轴24的一端贯穿第一转子组件22、定子总成21以及第二转子组件23设置。参见图4至图9,定子总成21包括圆环形的塑封件211和圆环形的接线板212,塑封件211由塑封料制成。塑封件211在轴心位置开设有轴向贯穿设置的轴孔2113,塑封件211在周向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轴向贯穿设置的扇形限位槽2111,限位槽2111内包塑有定子磁极。塑封件211还具有一端开口的环形槽(未标示),该环形槽在径向上位于限位槽2111的外侧并邻近塑封件211的外壁,接线板212塑封在环形槽内。其中,接线板212的周壁在径向上开设有出线通孔2121,塑封件211的外壁在径向上与出线通孔2121位置对应地开设有出线槽2112,该出线槽2112与环形槽连通。本实施例出线通孔212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出线通孔2121沿接线板212的周向并排设置。定子磁极采用拼块方式塑封在塑封件211上,便于机绕线和提高电机2槽满率,提高电机2效率。每块定子磁极的U、V、W漆包线25通过接线板212的三个出线通孔2121以及出线槽2112从塑封件211的径向引出,从而解决了拼块定子磁极的接线问题,使结构更加简单,同时使电机2的轴向厚度变得更薄。参见图5和图6,本实施限位槽2111的数量为十二个,即定子磁极的数量也为十二个。定子磁极包括铁芯213和绕组214,绕组214缠绕在铁芯213上,绕组214的轴线与塑封件211的轴线平行设置。本实施例铁芯213呈“工”字形设置,绕组214缠绕在铁芯213的中部,铁芯213的两端在轴向上分别与塑封件211的两端平齐。参见图4,第一转子组件22具有圆形薄板状的第一转子盘221,第一转子盘221朝向定子总成21的侧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扇形的第一永磁体222,第一转子盘221在邻近轴心的周向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轴向贯穿设置的扇形第一散热孔2211,从而有效地提高第一转子盘221的散热效率,同时减轻了第一转子盘221的重量,实现电机2整体重量轻的目的。其中,第一永磁体222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散热孔2211的最大外径,从而避免第一永磁体222将第一散热孔2211遮挡住,提高第一转子盘221内部气流与外界气流对流的速度继而起到降低第一转子盘221的温度。本实施例第一散热孔2211的数量为四个,第一永磁体222的数量为八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机,包括定子总成和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总成位于所述定子总成的轴向端;所述定子总成具有塑封件和圆环形的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塑封在所述塑封件内,所述塑封件在周向上均匀地包塑有多个定子磁极。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包括定子总成和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总成位于所述定子总成的轴向端;所述定子总成具有塑封件和圆环形的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塑封在所述塑封件内,所述塑封件在周向上均匀地包塑有多个定子磁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的周壁在径向上开设有出线通孔,所述塑封件具有一端开口的环形槽,所述接线板塑封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塑封件的外壁在径向上与所述出线通孔位置对应地开设有出线槽,所述出线槽与所述环形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件在周向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轴向贯穿设置的限位槽,所述定子磁极位于所述限位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磁极包括铁芯和绕组,所述绕组缠绕在所述铁芯上,所述绕组的轴线与所述塑封件的轴线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呈“工”字形设置,所述绕组缠绕在所述铁芯的中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总成具有第一转子组件和第二转子组件,所述第一转子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子组件在轴向上分别位于所述定子总成的两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组件具有第一转子盘,所述第一转子盘朝向所述定子总成的侧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永磁体。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泽轩李刚唐林蔡易霖黄海良付硕业张驰刘丽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