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导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6261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导电缆,自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低温恒温管、缠绕在第一低温恒温管上的超导线、第二低温恒温管、第三低温恒温管、编织层、屏蔽层、护套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导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超导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输电线路本身存在电阻,当负荷电流通过时,将消耗电能,输电线路上的损耗占损耗的很大部分,并且随着电压等级的不同,输电线路的耗损占比也不同,有的高达82.7%。由此可见,改变输电线路的损耗主要是对线路的改进,因此超导输电电缆具有载流能力大、耗损低和体积小的优点,是解决大容量、低损耗输电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大城市用电量的日益增加,需要将大量电能输往城市负荷中心,而采用高压架空线将电能输往秘籍的城市中心,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会遇到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超导输电电缆就具有优势。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超导电缆效果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超导电缆,效果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超导电缆,自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低温恒温管、缠绕在第一低温恒温管上的超导线、第二低温恒温管、第三低温恒温管、编织层、屏蔽层、护套层。优选的,还包括铜丝,铜丝位于第一低温恒温管内。优选的,铜丝的截面为优弧状。优选的,编织层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涂抹有阻燃涂层。优选的,护套层中设置有多个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通孔。本专利技术中,向第一低温恒温管内、第二低温恒温管和第三低温恒温管形成的空间内通入液氮,从内外两侧同时对超导线低温处理,对超导线内外循环制冷,如此,能够实现较大载流传输,传输损耗小,提高电缆的传输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结合;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超导电缆,自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低温恒温管1、缠绕在第一低温恒温管1上的超导线2、第二低温恒温管3、第三低温恒温管4、编织层5、屏蔽层6、护套层7。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铜丝8,铜丝8位于第一低温恒温管1内。还可以利用铜丝8进行电力传输,互不干扰,提高电缆使用效果。利用液氮对铜丝8制冷,降低铜丝8电阻,降低电能损耗。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铜丝8的截面为优弧状。在进行电流输送时,集肤效应系数小,可以降低功率损耗,从而适应高压大载流量电流的输送。同时还能够降低成本。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编织层5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涂抹有阻燃涂层。提高电缆的阻燃能力。在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护套层7中设置有多个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通孔9。当电缆受压时,利用通孔9进行缓冲,提高抗压能力。向第一低温恒温管内、第二低温恒温管和第三低温恒温管形成的空间内通入液氮,从内外两侧同时对超导线低温处理,对超导线内外循环制冷,如此,能够实现较大载流传输,传输损耗小,提高电缆的传输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导电缆,其特征在于,自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低温恒温管、缠绕在第一低温恒温管上的超导线、第二低温恒温管、第三低温恒温管、编织层、屏蔽层、护套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导电缆,其特征在于,自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低温恒温管、缠绕在第一低温恒温管上的超导线、第二低温恒温管、第三低温恒温管、编织层、屏蔽层、护套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铜丝,铜丝位于第一低温恒温管内。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俊丽何俊文童效俊
申请(专利权)人:新宇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