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性废液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507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性废液排放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液管、排液管和排气孔,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管座,所述第一螺纹管座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触点开关,第一液位触点开关下方设置有位于筒体内部的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底端安装有第一探头;筒体内部的顶面上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底端为开放端,所述延长杆和第一探头均位于套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准确地监测筒体内的液位高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以判断后端废液排放是否出现异常,确保取样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液能够及时地排出,缩短了放射性废液在取样系统中的停留时间,降低了环境累计放射性剂量,保障了取样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性废液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核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废液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一回路水化学监测和控制是核电厂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整个电厂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核取样系统作为一回路水化学监测实现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事故及事故后工况下从各工艺系统中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液体或气体样品,供化学分析和放化分析。在进行液体样品取样时,由于液体样品具有较高的放射性剂量水平,存在高度危险性。因此,在取样过程中须尽可能减少放射性废液的产生,并将取样过程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及时排往规定的安全位置,以降低取样操作环境的整体放射性剂量水平,避免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影响。通常在核电站的核取样系统中均设置放射性废液排放装置,用于收集并排放取样过程产生的放射性废液。但是,现有核电站核取样系统在取样操作过程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均是先通过废液收集装置进行收集,待取样操作完成后,再将收集的放射性废液集中排走,这种做法不能将取样过程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及时排走,增加了放射性废液在核取样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使得环境的累计放射性剂量水平大幅提高,增加对取样操作人员及环境的辐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废液排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核电站取样系统不能将取样过程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及时排走,延长了放射性废液在核取样系统中停留时间的问题,实现准确地监测并及时地排放取样过程产生的放射性废液,最大程度减少放射性废液在核取样装置中的停留时间、降低放射性废液对取样操作人员及环境造成的辐射危害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放射性废液排放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液管、排液管和排气孔,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管座,所述第一螺纹管座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触点开关,第一液位触点开关下方设置有位于筒体内部的延长杆,所述延长杆底端安装有第一探头;筒体内部的顶面上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底端为开放端,所述延长杆和第一探头均位于套筒内。现有技术中,核电站取样系统将取样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液先通过废液收集装置收集,待取样操作完成后,再将废液收集装置中收集的放射性废液集中排走。这种操作增加了放射性废液在核取样系统中的停留时间,使得环境累积放射性剂量水平大幅提高,增加对取样操作人员及环境的辐射危害。另外,若使用废液排放泵连接取样系统出口端,将废液直接排走虽然可以达到快速排放放射性废液的目的,但是通常不会如此操作,因为,当废液排放泵出现问题,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及时监测、排放放射性废液时,将导致取样系统内放射性废液的堆积,造成严重的核安全事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准确地监测并及时地排放取样过程产生的放射性废液的废液收集装置。本技术所保护的放射性废液收集装置包括筒体,筒体上设置有进液管、排液管和排气孔。所述进液管用于连接核电站取样系统的排出管道,排液管用于连接废液排放泵,排气孔用于排出筒体内的气体,平衡筒体内外压差,以使放射性废液的液位能够在筒体中正常升降。优选地,进液管位于筒体的上半部分,进一步优选地,进液管的中心线,即母线垂直于筒体的中轴线,进液管的中心线距离筒体上端面的距离为50mm。优选地,排气孔位于筒体顶部,排液管位于筒体底部。为了及时监测筒体内的放射性废液的液位情况,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管座,第一螺纹管座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放射性废液在筒体内液位的第一液位触点开关,所述第一液位触点开关为现有技术,其实现方式可以是多种,例如的电容式液位开关、电子式液位开关等,由于液位开关为现有技术,其原理和内部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第一液位触点开关下方设置有延长杆,优选地,延长杆整根位于筒体内,设置延长杆的目的是为了将第一液位触点开关的第一探头设置在靠近筒体底部排液管附近以监测液位是否超过第一探头所在位置,优选地,延长杆的直径小于25mm。筒体内部还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在筒体内部的顶面上,即所述套筒的顶端为封闭端,套筒的底端为开放端,延长杆和第一探头均位于套筒内。设置套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正常工作时,从进液管进入的放射性废液在于筒体内壁接触后反弹至第一探头触发第一液位触点开关,造成对实际液位的误判。通过设置套筒,能够准确地对筒体内的液位进行判断。本领域人员应当理解,为了使得套筒内外的压差相同,套筒上设置有通孔连通套筒的内部空间和筒体内部空间,优选地,套筒上的通孔设置在靠近筒体顶部的区域。本装置在工作时,将排液管与废液排放泵连接,开启并持续运行废液排放泵。取样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液通过进液管进入至筒体内部,并通过排液管直接排出。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探头对放射性废液在筒体内的液位进行持续监测,使得工作人员掌握放射性废液的排放情况。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经验或计算设置第一探头与排液管之间的距离,并控制排放速度使得放射性废液的液位始终位于第一探头下方。工作过程中,套筒防止放射性废液溅射至第一探头上,避免第一液位触点开关发出错误的报警信号。当废液排放出现异常,例如废液排放泵出现故障,筒体内放射性废液的液位逐渐升高,进入套筒内并最终升至第一探头处,第一液位触点开关开启,发出报警信号,工作人员在发现报警信号后能够及时关闭前端进液阀。因此,通过上述结构,一方面,本废液排放装置能够准确地监测筒体内的液位高度是否在安全范围内,以判断后端废液排放是否出现异常,确保取样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液能够及时地排出,缩短了放射性废液在取样系统中的停留时间,降低了环境累计放射性剂量,保障了取样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性;另一方面,本装置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废液缓冲作用,当废液排放泵工作压力不稳定出现倒流时,部分废液能够进入筒体内部,使得工作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应对紧急情况,提高了废液排放的安全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底部设置有开口;筒体侧面设置有第二螺纹管座,所述第二螺纹管座上设置有第二液位触点开关,所述第二液位触点开关上设置有位于保护罩内的第二探头,所述第二探头位于第一探头的上方。第二液位触点开关与第一液位触点开关可以使用相同类型的液位开关,也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液位开关。第二液位触点开关设置在筒体侧面的第二螺纹管座上,第二液位触点开关的第二探头位于筒体内部,并被保护罩所覆盖。优选地,所述保护罩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保护罩的底部设置有开口以使得放射性废液能够通过开口进入至保护罩内部与第二探头接触,从而出发第二液位触点开关报警。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为使保护罩内外压差相同从而使放射性废液在进入保护罩后,保护罩内外的放射性废液液位相同,保护罩上设置有通孔,优选地,所述通孔设置在保护罩顶部。所述第二探头位于第一探头的上方,因此,第一探头可以作为第一报警液位,第二探头作为第二报警液位,当放射性废液的液位超过第一报警液位时,工作人员可以对放射性废液的排放进行检查判断是何种情况造成的无法及时排放放射性废液,当放射性废液的液位超过第二报警液位时则需要紧急关闭前端进液阀,甚至停机检查。可以看出,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对放射性废液排放的处理更加灵活,放射性废液的监测变得更加准确且可控性强。优选地,筒体、套筒、保护罩、第一螺纹管座、第二螺纹管座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管座的中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废液排放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进液管(2)、排液管(3)和排气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顶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管座(13),所述第一螺纹管座(13)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触点开关(4),第一液位触点开关(4)下方设置有位于筒体(1)内部的延长杆(5),所述延长杆(5)底端安装有第一探头(7);筒体(1)内部的顶面上固定有套筒(6),所述套筒(6)底端为开放端,所述延长杆(5)和第一探头(7)均位于套筒(6)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废液排放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上设置有进液管(2)、排液管(3)和排气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顶部设置有第一螺纹管座(13),所述第一螺纹管座(13)上设置有第一液位触点开关(4),第一液位触点开关(4)下方设置有位于筒体(1)内部的延长杆(5),所述延长杆(5)底端安装有第一探头(7);筒体(1)内部的顶面上固定有套筒(6),所述套筒(6)底端为开放端,所述延长杆(5)和第一探头(7)均位于套筒(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部设置有保护罩(11),所述保护罩(11)底部设置有开口;筒体(1)侧面设置有第二螺纹管座(9),所述第二螺纹管座(9)上设置有第二液位触点开关(8),所述第二液位触点开关(8)上设置有位于保护罩(11)内的第二探头(10),所述第二探头(10)位于第一探头(7)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管座(13)的中轴线、延长杆(5)的中轴线和套筒(6)的中轴线共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废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平王春马韦刚侯文傅晟伟邱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