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径脑部造瘘神经内镜工作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77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径脑部造瘘神经内镜工作通道,包括两端均开放的弹性外管和两端均开放的支撑内管,支撑内管可拆卸式装入弹性外管内,支撑内管的顶端伸出至弹性外管的顶端外,支撑内管的底端不伸出弹性外管的底端;所述的支撑内管为一系列不同外径的支撑内管,所述的弹性外管包括沿着管壁轴向均匀布设的多根支撑杆,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通过弹性薄膜相连形成弹性外管;所述的弹性外管内侧的支撑杆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支撑内管的底端顶在限位凸起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作通道能够逐步增加工作通道的外径,使得颅内压能够保持平稳,避免由于工作通道的置入而引起颅内压的快速升高,手术过程风险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径脑部造瘘神经内镜工作通道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神经内镜,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镜工作通道。
技术介绍
目前,神经外科发展到微创时代,神经内镜技术便是微创技术之一,若病变部位较深,位于脑实质之内,在神经内镜置入时往往损伤其他好的脑组织,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带芯神经内镜工作通道,其包括塑料通道管,塑料通道管的一端设置有半球形橡胶塞,橡胶塞的最大截面外径约等于塑料通道管外径,橡胶塞后部配有抽拉绳或抽拉杆。本方案在使用时,将本方案设有半球形橡胶塞的一端探入脑部,由于橡胶本身具有弹性及呈半球形,可有效避免损伤周围的脑部组织,当本方案前端到达病变部位时,向后牵拉抽拉绳或抽拉杆,即可将橡胶塞由塑料通道管的另一端抽出。这样便可为神经内镜创建一个安全的工作通道,便于医生操作且有效避免了对病变周围脑组织的二次伤害。现有技术中的神经内镜工作通道的外径通常有20mm~22mm左右,这种大外径的工作通道进入患者脑部通常会使得患者的颅内压快速增加,在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径脑部造瘘神经内镜工作通道,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神经内镜工作通道容易造成颅内压快速升高,手术风险大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变径脑部造瘘神经内镜工作通道,包括两端均开放的弹性外管和两端均开放的支撑内管,支撑内管可拆卸式装入弹性外管内,支撑内管的顶端伸出至弹性外管的顶端外,支撑内管的底端不伸出弹性外管的底端;所述的支撑内管为一系列不同外径的支撑内管;所述的弹性外管包括沿着管壁轴向均匀布设的多根支撑杆,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通过弹性薄膜相连形成弹性外管;所述的弹性外管内侧的支撑杆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支撑内管的底端顶在限位凸起上;还包括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包括手持部、内芯部和外膜部,所述的手持部与内芯部的顶端相连,所述的外膜部与内芯部的底端相连;所述的弹性薄膜处于自然状态时,内芯部位于弹性外管内与多个支撑杆想接触,手持部位于弹性外管外,外膜部从多个支撑杆底部向上包裹多个支撑杆。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所述的支撑内管靠近顶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手柄。所述的支撑内管为一系列支撑内管,外径分别为8mm、12mm、18mm、20mm和22mm。所述的外径为20mm和22mm的支撑内管,固定手柄上方的支撑内管外壁上设置有一圈内镜卡槽。所述的支撑内管为薄壁内管,支撑内管位于固定手柄下方的部分的壁厚为0.1~0.4mm。所述的限位凸起的厚度等于支撑内管位于固定手柄下方的部分的壁厚。所述的支撑杆为6至12根,每根支撑杆的外径为0.8~1mm。所述的支撑杆的高度等于弹性薄膜的高度。所述的弹性薄膜处于自然状态时,多个支撑杆收缩在一起,所述的弹性薄膜处于撑开状态时,多个支撑杆均匀分布在弹性外管的四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Ⅰ)本专利技术的工作通道能够逐步增加工作通道的外径,使得颅内压能够保持平稳,避免由于工作通道的置入而引起颅内压的快速升高,手术过程风险小。(Ⅱ)本是专利技术的工作通道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多次扩张收缩的方式,不持续扩张,对脑组织的保护更加有利。多次扩张收缩过程中弹性外管始终起到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通道在使用过程中无锐角,无滑行损伤切割,避免对脑组织的非必要损伤。(Ⅲ)本专利技术的保护套能够将收缩状态的弹性外管包裹在一起形成一个柱状整体,在置入脑部时不会对脑组织产生任何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弹性外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弹性外管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示意图。图5是弹性外管处于收缩状态时的剖视放大示意图。图6是弹性外管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端面结意图。图7是弹性外管处于撑开状态时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外径大于等于20mm的支撑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外径小于20mm的支撑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弹性外管,2-支撑内管,3-支撑杆,4-弹性薄膜,5-限位凸起,6-固定手柄,7-内镜卡槽,8-保护套,801-手持部,802-内芯部,803-外膜部。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可变径脑部造瘘神经内镜工作通道,包括两端均开放的弹性外管1和两端均开放的支撑内管2,支撑内管2可拆卸式装入弹性外管1内,支撑内管2的顶端伸出至弹性外管1的顶端外,支撑内管2的底端不伸出弹性外管1的底端;所述的支撑内管2为一系列不同外径的支撑内管2;所述的弹性外管1包括沿着管壁轴向均匀布设的多根支撑杆3,相邻两个支撑杆3之间通过弹性薄膜4相连形成弹性外管1;所述的弹性外管1内侧的支撑杆3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5,支撑内管2的底端顶在限位凸起5上;还包括保护套8,所述的保护套8包括手持部801、内芯部802和外膜部803,所述的手持部801与内芯部802的顶端相连,所述的外膜部803与内芯部802的底端相连;所述的弹性薄膜4处于自然状态时,内芯部802位于弹性外管1内与多个支撑杆3想接触,手持部801位于弹性外管1外,外膜部803从多个支撑杆3底部向上包裹多个支撑杆3。本实施例中,保护套8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医用橡胶材料制成,光滑度较好的材料更适合本实施例。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支撑内管2靠近顶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手柄6,用于手持或者夹持在可调节方位的机器上。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支撑内管2为一系列支撑内管2,外径分别为8mm、12mm、18mm、20mm和22mm。支撑内管2按照外径从小到大的顺序逐次插入弹性外管1中,使得弹性外管1反复收缩,内定逐次增大,直到最后能进行内镜操作。其中,外径为20mm和22mm的支撑内管2,固定手柄6上方的支撑内管2外壁上设置有一圈内镜卡槽7。内镜卡槽7用于与内镜相配合,将内镜固定在支撑内管2上,外径小于20mm的支撑内管2则不需要固定内镜。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支撑内管2为薄壁内管,支撑内管2位于固定手柄下方的部分的壁厚为0.1~0.4mm。薄壁内管既能起到支撑作用由不占用空间,支撑内管2位于固定手柄上方的部分由于不跟弹性外管1直接接触,可根据需要选择厚度。优选的,限位凸起5的厚度等于支撑内管2位于固定手柄下方的部分的壁厚。当支撑内管2插入弹性外管1后整个内腔光滑无凸起。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支撑杆3为6至12根,每根支撑杆3的外径为0.8~1mm。支撑杆的数量以8根或12根为最优选择。细长的支撑杆3使得其收缩在一起时弹性外管1的整体外径控制在4mm范围内,减少颅内压。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支撑杆3的高度等于弹性薄膜4的高度。支撑杆3的两端均为圆滑端部,避免对脑组织造成损伤。本实施例中,弹性薄膜4处于自然状态时,多个支撑杆3收缩在一起,所述的弹性薄膜4处于撑开状态时,多个支撑杆3均匀分布在弹性外管1的四周。本实施例的工作通道使用时,首先采用保护套8包裹弹性外管1,保护套8包裹弹性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径脑部造瘘神经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均开放的弹性外管(1)和两端均开放的支撑内管(2),支撑内管(2)可拆卸式装入弹性外管(1)内,支撑内管(2)的顶端伸出至弹性外管(1)的顶端外,支撑内管(2)的底端不伸出弹性外管(1)的底端;所述的支撑内管(2)为一系列不同外径的支撑内管(2);所述的弹性外管(1)包括沿着管壁轴向均匀布设的多根支撑杆(3),相邻两个支撑杆(3)之间通过弹性薄膜(4)相连形成弹性外管(1);所述的弹性外管(1)内侧的支撑杆(3)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5),支撑内管(2)的底端顶在限位凸起(5)上;还包括保护套(8),所述的保护套(8)包括手持部(801)、内芯部(802)和外膜部(803),所述的手持部(801)与内芯部(802)的顶端相连,所述的外膜部(803)与内芯部(802)的底端相连;所述的弹性薄膜(4)处于自然状态时,内芯部(802)位于弹性外管(1)内与多个支撑杆(3)想接触,手持部(801)位于弹性外管(1)外,外膜部(803)从多个支撑杆(3)底部向上包裹多个支撑杆(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径脑部造瘘神经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均开放的弹性外管(1)和两端均开放的支撑内管(2),支撑内管(2)可拆卸式装入弹性外管(1)内,支撑内管(2)的顶端伸出至弹性外管(1)的顶端外,支撑内管(2)的底端不伸出弹性外管(1)的底端;所述的支撑内管(2)为一系列不同外径的支撑内管(2);所述的弹性外管(1)包括沿着管壁轴向均匀布设的多根支撑杆(3),相邻两个支撑杆(3)之间通过弹性薄膜(4)相连形成弹性外管(1);所述的弹性外管(1)内侧的支撑杆(3)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5),支撑内管(2)的底端顶在限位凸起(5)上;还包括保护套(8),所述的保护套(8)包括手持部(801)、内芯部(802)和外膜部(803),所述的手持部(801)与内芯部(802)的顶端相连,所述的外膜部(803)与内芯部(802)的底端相连;所述的弹性薄膜(4)处于自然状态时,内芯部(802)位于弹性外管(1)内与多个支撑杆(3)想接触,手持部(801)位于弹性外管(1)外,外膜部(803)从多个支撑杆(3)底部向上包裹多个支撑杆(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脑部造瘘神经内镜工作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内管(2)靠近顶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固定手柄(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世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