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群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325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除尘装置,包括底板、初效过滤装置、第一除尘装置和第二除尘装置,所述底板上从右往左依次设有初效过滤装置、第一除尘装置和第二除尘装置,所述初效过滤装置包括盒体、第一风机和初效滤网,所述第一除尘装置包括筒体、电机、电源、电晕极、导电片和集尘极,所述第二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活性炭板、水箱、喷雾嘴和喷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第一除尘装置,能够不断将集尘极上的灰尘除去,避免随着建筑除尘的进行,集尘极上的灰尘越积越厚,影响除尘效果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设有第二除尘装置,水雾与空气中的尘土结合后落到地面,也能起到降尘效果,同时能够避免大量洒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A Dust Removal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Si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st removal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sit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 initial effect filter device, a first dust removal device and a second dust removal device.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initial effect filter device, a first dust removal device and a second dust removal device in turn from right to left. The initial effect filter device includes a box body, a first fan and an initial effect filter screen. The first dust removal device includes a cylinder. The second dedusting device comprises a shell, an activated carbon board, a water tank, a spray nozzle and a nozzl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ust removal device, which can continuously remove the dust on the dust collecting pole and avoid the dust accumulation and thicker on the dust collector along with the dust removal of the building, thus affecting the dust removal effect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equipment. With a second dust removing device, water mist combined with dust in the air falls to the ground, which can also play a dust-reducing effect, while avoiding the waste of water resources caused by a large number of sprinklers and affecting the normal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工地一般指建筑物、构筑物的施工现场,灰尘是被别的事物而起,它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灰尘来源于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所以人们特别讨厌它,灰尘带着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到处飞扬,传播疾病。工地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日积月累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也是极大的,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除尘装置,但是现有的除尘装置一般是通过之间洒水的方式除尘,这样一方面浪费了水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洒水除尘后当水挥发变干后,尘土还是会被扬起,无法从根本上起到除尘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除尘装置,包括底板、初效过滤装置、第一除尘装置和第二除尘装置,所述底板底部四个角上均固定有支撑腿,支撑腿底端安装有滚轮,底板上从右往左依次设有初效过滤装置、第一除尘装置和第二除尘装置,所述初效过滤装置包括盒体、第一风机和初效滤网,盒体左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一风机,第一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除尘装置包括筒体、电机、电源、电晕极、导电片和集尘极,所述筒体底部与底板上表面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一管道另一端贯穿筒体左侧底部并与筒体内腔连通,所述筒体内腔顶部中间固定有电晕极,电晕极由金属导线制成,所述筒体底部中间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贯穿筒体底部并延伸至筒体内,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环向等距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共四根,连接杆另一端与集尘极底部固定连接,集尘极为弧形的金属片且其数量与连接杆的数量相同,所述筒体右侧内壁上固定有导电片,导电片呈半圆形,导电片内壁与集尘极外壁接触,所述筒体内腔顶部位于电晕极前后两侧均固定有隔板,所述筒体顶部左侧安装有电源,电源的正极与导电片电连接,电源的负极与电晕极电连接,筒体左侧底部连接有出尘管,出尘管另一端连接有集尘盒,筒体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一除尘装置左侧设有第二除尘装置,第二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活性炭板、水箱、喷雾嘴和喷管,所述壳体固定安装于筒体左侧壁上,所述第二管道另一端与壳体顶部连通,壳体内腔顶部位于第二管道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风机,壳体前侧壁上设有门体,门体通过铰链与壳体侧壁连接,壳体内设有活性炭板,活性炭板两端分别嵌设于滑槽内,活性炭板与滑槽滑动连接,滑槽固定于壳体内壁上,壳体底部连接有第三管道,第三管道另一端与水箱右上部连接,水箱内安装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与中空管连接,中空管固定于水箱内腔顶部,中空管底部等距安装有喷雾嘴,水箱左上部安装有第三风机,第三风机的进风口与水箱内腔上部连通,第三风机外部位于水箱顶部固定有第四管道,第四管道顶部封口,第四管道顶部侧壁上环向等距固定有多个喷管,喷管与第二管道连通,喷管另一端向上倾斜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为自锁式滚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左端固定有手扶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盒体安装于底板上,盒体右侧壁上设有进风口,盒体上方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设有把手,固定板上通过螺钉等距固定有多块初效滤网,初效滤网另一端穿过盒体顶部开设的通槽并延伸至盒体内并与盒体内腔底部接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内腔顶部左侧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竖直设置,安装板另一侧壁上固定有毛刷。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尘盒可拆卸安装于底板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门体上与壳体侧壁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左侧壁上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有初效过滤装置,初效过滤装置包括盒体、第一风机和初效滤网,通过把手将初效滤网从盒体内提出,方便定期对初效滤网进行清洗或者更换,避免初效滤网网孔堵塞影响除尘效果,设有第一除尘装置,第一除尘装置包括筒体、电机、电源、电晕极、导电片和集尘极,第一管道内的空气进入筒体右侧腔室内,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杆带动集尘极转动,当集尘极运动至与筒体右侧壁的导电片接触时,集尘极带正电,此时电晕极与带电集尘极之间形成高压电场,带有灰尘的空气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向集尘极运动并吸附在集尘极表面,当吸附有灰尘的集尘极继续转动至筒体左侧与导电片脱离,集尘极断电,吸附有灰尘的集尘极与电晕极之间电场消失,与尘粒结合的负离子收到的电场力消失,尘粒下落,然后由出尘管落入集尘盒内,同时毛刷进一步将集尘极上的灰尘刷下,这样能够避免随着建筑除尘的进行,集尘极上的灰尘越积越厚,影响除尘效果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设有第二除尘装置,第二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活性炭板、水箱、喷雾嘴和喷管,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空气进入壳体内,经过活性炭板进一步净化过滤,活性炭板的作用是对空气进一步过滤,还有是将空气被电离后产生的臭氧或其他污染物吸附,并且方便将活性炭板抽出进行更换,进一步净化后的空气进入第三管道内后进入水箱内,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泵入中空管内然后由喷雾嘴喷出,对空气进行加湿,带有水雾的空气在第三风机作用下进入第四管道内后由喷管喷出,向四周扩散,水雾与空气中的尘土结合后落到地面,也能起到降尘效果,同时能够避免大量洒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建筑施工现场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建筑施工现场用除尘装置中筒体的俯视图。图3为建筑施工现场用除尘装置中初效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进风口、3-盒体、4-初效滤网、5-固定板、6-把手、7-第一风机、8-第一管道、9-筒体、10-连接杆、11-集尘极、12-导电片、13-电晕极、14-第二管道、15-电源、16-第二风机、17-壳体、18-活性炭板、19-滑槽、20-第三管道、21-喷管、22-第四通道、23-第三风机、24-手扶架、25-进水口、26-水箱、27-滚轮、28-水泵、29-水管、30-喷雾嘴、31-支撑杆、32-集尘盒、33-出尘管、34-电机、35-毛刷、36-安装板、37-隔板、38-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除尘装置,包括底板1、初效过滤装置、第一除尘装置和第二除尘装置,所述底板1底部四个角上均固定有支撑腿,支撑腿底端安装有滚轮27,滚轮27为自锁式滚轮,底板1左端固定有手扶架24,底板1上从右往左依次设有初效过滤装置、第一除尘装置和第二除尘装置,所述初效过滤装置包括盒体3、第一风机7和初效滤网4,所述盒体3安装于底板1上,盒体3右侧壁上设有进风口2,盒体3上方设有固定板5,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除尘装置,包括底板(1)、初效过滤装置、第一除尘装置和第二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四个角上均固定有支撑腿,支撑腿底端安装有滚轮(27),底板(1)上从右往左依次设有初效过滤装置、第一除尘装置和第二除尘装置,所述初效过滤装置包括盒体(3)、第一风机(7)和初效滤网(4),盒体(3)左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一风机(7),第一风机(7)的出风口与第一管道(8)连接,所述第一除尘装置包括筒体(9)、电机(34)、电源(15)、电晕极(13)、导电片(12)和集尘极(11),所述筒体(9)底部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连接有支撑杆(31),所述第一管道(8)另一端贯穿筒体(9)左侧底部并与筒体(9)内腔连通,所述筒体(9)内腔顶部中间固定有电晕极(13),电晕极(13)由金属导线制成,所述筒体(9)底部中间安装有电机(34),电机(34)的输出轴端部贯穿筒体(9)底部并延伸至筒体(9)内,电机(34)的输出轴端部环向等距固定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共四根,连接杆(10)另一端与集尘极(11)底部固定连接,集尘极(11)为弧形的金属片且其数量与连接杆(10)的数量相同,所述筒体(9)右侧内壁上固定有导电片(12),导电片(12)呈半圆形,导电片(12)内壁与集尘极(11)外壁接触,所述筒体(9)内腔顶部位于电晕极前后两侧均固定有隔板(37),所述筒体(9)顶部左侧安装有电源(15),电源(15)的正极与导电片(12)电连接,电源(15)的负极与电晕极(13)电连接,筒体(9)左侧底部连接有出尘管(33),出尘管(33)另一端连接有集尘盒(32),筒体(9)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二管道(14),所述第一除尘装置左侧设有第二除尘装置,第二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7)、活性炭板(18)、水箱(26)、喷雾嘴(30)和喷管(21),所述壳体(17)固定安装于筒体(9)左侧壁上,所述第二管道(14)另一端与壳体(17)顶部连通,壳体(17)内腔顶部位于第二管道(14)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风机(16),壳体(17)前侧壁上设有门体,门体通过铰链与壳体(17)侧壁连接,壳体(17)内设有活性炭板(18),活性炭板(18)两端分别嵌设于滑槽(19)内,活性炭板(18)与滑槽(19)滑动连接,滑槽(19)固定于壳体(17)内壁上,壳体(17)底部连接有第三管道(20),第三管道(20)另一端与水箱(26)右上部连接,水箱(26)内安装有水泵(28),水泵(28)通过水管(29)与中空管连接,中空管固定于水箱(26)内腔顶部,中空管底部等距安装有喷雾嘴(30),水箱(26)左上部安装有第三风机(23),第三风机(23)的进风口与水箱(26)内腔上部连通,第三风机(23)外部位于水箱(26)顶部固定有第四管道(22),第四管道(22)顶部封口,第四管道(22)顶部侧壁上环向等距固定有多个喷管(21),喷管(21)与第四管道(22)连通,喷管(21)另一端向上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除尘装置,包括底板(1)、初效过滤装置、第一除尘装置和第二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四个角上均固定有支撑腿,支撑腿底端安装有滚轮(27),底板(1)上从右往左依次设有初效过滤装置、第一除尘装置和第二除尘装置,所述初效过滤装置包括盒体(3)、第一风机(7)和初效滤网(4),盒体(3)左侧内壁上安装有第一风机(7),第一风机(7)的出风口与第一管道(8)连接,所述第一除尘装置包括筒体(9)、电机(34)、电源(15)、电晕极(13)、导电片(12)和集尘极(11),所述筒体(9)底部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连接有支撑杆(31),所述第一管道(8)另一端贯穿筒体(9)左侧底部并与筒体(9)内腔连通,所述筒体(9)内腔顶部中间固定有电晕极(13),电晕极(13)由金属导线制成,所述筒体(9)底部中间安装有电机(34),电机(34)的输出轴端部贯穿筒体(9)底部并延伸至筒体(9)内,电机(34)的输出轴端部环向等距固定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共四根,连接杆(10)另一端与集尘极(11)底部固定连接,集尘极(11)为弧形的金属片且其数量与连接杆(10)的数量相同,所述筒体(9)右侧内壁上固定有导电片(12),导电片(12)呈半圆形,导电片(12)内壁与集尘极(11)外壁接触,所述筒体(9)内腔顶部位于电晕极前后两侧均固定有隔板(37),所述筒体(9)顶部左侧安装有电源(15),电源(15)的正极与导电片(12)电连接,电源(15)的负极与电晕极(13)电连接,筒体(9)左侧底部连接有出尘管(33),出尘管(33)另一端连接有集尘盒(32),筒体(9)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二管道(14),所述第一除尘装置左侧设有第二除尘装置,第二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7)、活性炭板(18)、水箱(26)、喷雾嘴(30)和喷管(21),所述壳体(17)固定安装于筒体(9)左侧壁上,所述第二管道(14)另一端与壳体(17)顶部连通,壳体(17)内腔顶部位于第二管道(14)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风机(16),壳体(17)前侧壁上设有门体,门体通过铰链与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
申请(专利权)人:李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