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3051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8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养袋,包括具有封口端和出菇端的袋体、设置在袋体出菇端处的扩口环以及设置在扩口环及封口端上的束紧件,所述束紧件表面设置有防护层,且所述束紧件与防护层之间设置有封口绳;所述袋体靠近出菇端一侧设置有容量刻度线;该食用菌培养袋装袋及扎封速度快,单位重量精度高,操作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有效的减少了人工劳动力,出菇更为规范,且保证了食用菌在出菇状态时不受污染,有效地提高了生产质量。

A Culture Bag for Edible Fungi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dible fungus culture bag, which comprises a bag body with a sealing end and a mushroom outlet end, an expanding ring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mushroom outlet of the bag body and a fastening piece arranged on the expanding ring and the sealing end. The surface of the fastening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layer, and a sealing rop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astening part and the protective layer; the ba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apacity scale line near the side of the mushroom outlet end; The edible mushroom culture bag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bagging and sealing speed, high precision per unit weight, convenient and fast operation, high work efficiency, effective reduction of labor force, more standardized mushroom production, and guaranteed that the edible mushroom is not polluted in the mushroom production stat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production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培养袋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袋。
技术介绍
在袋栽式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食用菌栽培袋的制作质量与效率是经济创收的关键所在。食用菌自动装袋机在使用传统培养袋时,培养袋需要提前进行人工扎封一端,机器完成单个装袋后常常需要人工及时承接住,不然培养袋下落会洒出部分已填培养料,导致装袋不均匀,养料浪费,且通过人工扎封时,由于扎线未事先分配,导致效率慢,精度差,生产质量低。在出菇阶段,传统培养袋开口粗糙,容易导致食用菌在出菇时受到污染,影响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袋,以解决现有培养袋扎封效率慢且容易导致食用菌污染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菌培养袋,包括具有封口端和出菇端的袋体、设置在袋体出菇端处的扩口环以及分别设置在扩口环及封口端上的束紧件,所述束紧件表面设置有防护层,且所述束紧件与防护层之间设置有封口绳;所述袋体靠近出菇端一侧设置有容量刻度线。进一步,所述扩口环包括设置在出菇端内侧的内环以及与内环连接且设置在出菇端外侧的外环,且所述外环与内环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束紧件与凹槽配合连接。进一步,所述外环直径大于内环直径。进一步,所述束紧件尺寸与凹槽尺寸相适配。进一步,所述束紧件由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袋体与防护层均由无色无毒抗高温材料制成。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食用菌培养袋,机械装袋及扎封速度快,单位重量精度高,操作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有效的减少了人工劳动力,出菇更为规范,且保证了食用菌在出菇状态时不受污染,有效地提高了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防护层与束紧件配合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扩口环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3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01-封口端,102-出菇端,1-袋体,2-扩口环,3-束紧件,4-防护层,5-封口绳,6-容量刻度线,7-内环,8-外环,9-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食用菌培养袋,包括具有封口端101和出菇端102的袋体1、设置在袋体1出菇端102处的扩口环2以及分别设置在扩口环2及封口端101上的束紧件3,束紧件3表面设置有防护层4,且束紧件3与防护层4之间设置有封口绳5;袋体1靠近出菇端102一侧设置有容量刻度线6。袋体1为培养袋的主体结构,作为食用菌的生长载体。出菇端102为养料进入到袋体内的入口通道。在向袋体内填充养料时,封口端101通过束紧件3及封口绳密封,保证在向袋体1内填装养料时不产生遗漏。扩口环2用于食用菌取出时对食用菌起到保护作用,其直径为4cm-10cm。扩口环2内表面为光滑面,可有效地保证食用菌取出时不受损坏,提高生产质量。且扩口环2外表面粗糙度大于扩口环2内表面粗糙度,通过外表面粗糙设置,可增大扩口环2与束紧件3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两者连接的可靠性。在对扩口环2使用时,需将扩口环2进行消毒,以此避免污染食用菌,再安装在袋体1出菇端102处。通过束紧件3将扩口环2稳定的卡紧在袋体1出菇端102,避免扩口环2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松脱。通过防护层4有效地避免外界环境对束紧件3的损坏,提高了束紧件3的使用性能。封口绳5为软性绳状结构,其预先活动连接在束紧件3和防护层4之间,且与束紧件3和防护层4均未产生黏合,当需要对出菇端102封口时,拉紧封口绳5即可实现快速扎结封口,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容量刻度线6,操作者可实时读取袋体1内填充养料或食用菌的容量,从而便于在生产中更加明确该批次的生产精度,提高生产质量。为了提高扩口环2的使用性能,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扩口环2包括设置在出菇端102内侧的内环7以及与内环7连接且设置在出菇端102外侧的外环8,且外环8与内环7之间设置有凹槽9;束紧件3与凹槽9配合连接。束紧件3尺寸与凹槽9尺寸相适配,有效地提高束紧件3与凹槽9的配合程度。外环8与内环7构成扩口环2的双重支撑环状结构,且外环8直径大于内环7直径,可保证对出菇端102的有效扩口,从而便于食用菌或养料的放入或取出。凹槽9位于内环7与外环8连接的中心处,束紧件3卡设在凹槽9内,提高连接的稳定可靠性。为了便于束紧件3的安装操作,本技术中,束紧件3由弹性材料制成。弹性材料可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形变以及恢复形变的能力,当进行束紧件3安装时,将束紧件3拉伸从而便于束紧件3与凹槽9进行配合,当配合连接完成后,松开束紧件3,束紧件3恢复至原始状态,紧贴设置在凹槽9内。为了节约成本,优选地束紧件3可采用橡皮筋。为了提高袋体1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袋体1与防护层4均由无色无毒抗高温材料制成。袋体1与防护层4可采用PE或PP材质制成,优选地选用PE材质,PE材质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且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可保证在袋体1在高温情况下不发生变形,从而为袋体1内的食用菌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以上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从实施过程可以看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食用菌培养袋,机械装袋及扎封速度快,单位重量精度高,操作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有效的减少了人工劳动力,出菇更为规范,且保证了食用菌在出菇状态时不受污染,有效地提高了生产质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培养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封口端(101)和出菇端(102)的袋体(1)、设置在袋体(1)出菇端(102)处的扩口环(2)以及分别设置在扩口环(2)及封口端(101)上的束紧件(3),所述束紧件(3)表面设置有防护层(4),且所述束紧件(3)与防护层(4)之间设置有封口绳(5);所述袋体(1)靠近出菇端(102)一侧设置有容量刻度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培养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封口端(101)和出菇端(102)的袋体(1)、设置在袋体(1)出菇端(102)处的扩口环(2)以及分别设置在扩口环(2)及封口端(101)上的束紧件(3),所述束紧件(3)表面设置有防护层(4),且所述束紧件(3)与防护层(4)之间设置有封口绳(5);所述袋体(1)靠近出菇端(102)一侧设置有容量刻度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养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环(2)包括设置在出菇端(102)内侧的内环(7)以及与内环(7)连接且设置在出菇端(102)外侧的外环(8),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自钟方亮周彩霞唐浚杰聂亮雷雨何强王寅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