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85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能够可靠地防止前纵梁后部遭冲击破坏。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包括前纵梁(16)及与前纵梁后部(28)固接的外加强板(30),前纵梁后部沿车宽方向的截面呈U形,由底壁(28a)、从底壁的内侧端向上方延伸的内侧壁(28c)、从底壁的外侧端向上方延伸的外侧壁(28b)、从内侧壁的上端将边缘弯折而成的内侧凸缘(28e)、从外侧壁的上端将边缘弯折而成的外侧凸缘(28d)组成,外加强板以在沿车宽方向的截面中至少从外加强板的车宽方向的一端到外加强板的与底壁的车宽方向的另一端对应的位置为止呈近似直线的方式跨设于内侧凸缘和外侧凸缘上。

Strengthened structure at the back of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einforcing structure of the rear part of the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which can reliably prevent the rear part of the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from being damaged by impact. The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of the rear part of the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includes the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16) and the external reinforcement plate (30) fixed to the rear part of the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28).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rear part of the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is U-shaped. It consists of the bottom wall (28a), the inner side wall (28c), the outer side wall (28b), the inner flange (28e), which bends the edge from the outer end of the bottom wall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inner wall. The upper end of the outer side wall is composed of an outer flange (28d) formed by bending the edge. The outer stiffen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flange and the outer flange in an approximate straight line from at least one end of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outer stiffening plate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wall in the cross section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结构,尤其涉及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位于车身前部的左右的前纵梁在正面碰撞等中担负着主要吸能作用,并且还是驾驶室抗变形的主要结构。通常,由前纵梁的前部承担着吸能作用,而前纵梁的后部由于靠近驾驶室,因此需要在发生正面碰撞和偏置碰撞等时抵抗变形,减少碰撞过程中对驾驶室的侵入量,来保护驾驶员及乘员的人身安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前舱纵梁后段结构,该前舱纵梁后段结构包括截面均为U形且屈服强度依次递减的纵梁后段11、第一加强板12与第二加强板13,该纵梁后段11位于前围板21的下方,该纵梁后段11与该前围板21在对应乘员脚部的位置处设有弯折区16,该纵梁后段11与该前围板21之间形成第一空腔15,该第一加强板12和该第二加强板13沿该纵梁后段11的长度方向跨设于该弯折区16并在该第一空腔15内由下至上叠置,将该第一空腔15对应该弯折区16的部分由下至上分隔成第二空腔152、第三空腔153及第四空腔154。通过材料等级的过渡以及抵抗变形空腔的过渡之间的合理配合,可有效而连贯地完成前舱纵梁后段结构碰撞能量的吸收和传递。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汽车纵梁的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包括:固连在纵梁外板21上的纵梁内板22,纵梁内板22的空腔内设有条形加强板3,加强板3呈U形装入纵梁内板22,其两侧向上折弯并与纵梁内板22焊接而相固连,由此加强板将纵梁内部分隔成多个封闭区,提高了纵梁的抗弯能力,加强板与纵梁内板均成U形,并且焊接点位于加强板的支撑面上部,焊接方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CN204415518U专利文献2:CN201882151U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专利文献1的前舱纵梁后段结构中,由于第二加强板13呈U形,U形凸缘与前纵梁的凸缘焊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所受的冲击力使前纵梁开口张开,发生变形,这样的变形会波及到驾驶室,危及驾驶员及乘员的人身安全。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汽车纵梁的加强结构中,由于加强板3呈U形装入前纵梁,与前纵梁的内壁焊接而固连,因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所受的冲击力会使前纵梁开口张开,发生变形。这是因为,张开力方向(左右)与焊接方向(左右)一致,加强板易与前纵梁内壁发生分离,无法起到限制前纵梁开口张开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经过锐意研究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前纵梁后部遭冲击破坏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包括前纵梁及与所述前纵梁的后部固接的外加强板,所述前纵梁的后部沿车宽方向的截面呈U形,其由底壁、从所述底壁的内侧端向上方延伸的内侧壁、从所述底壁的外侧端向上方延伸的外侧壁、从所述内侧壁的上端将边缘弯折而成的内侧凸缘、以及从所述外侧壁的上端将边缘弯折而成的外侧凸缘组成,所述外加强板以在沿车宽方向的截面中至少从所述外加强板的车宽方向的一端到所述外加强板的与所述底壁的车宽方向的另一端对应的位置为止呈近似直线的方式跨设于所述内侧凸缘和所述外侧凸缘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外加强板以在沿车宽方向的截面中从所述外加强板的车宽方向的一端到所述外加强板的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为止呈近似直线的方式跨设于所述内侧凸缘和所述外侧凸缘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外加强板包括:与所述外侧凸缘接合的第一接合部、与所述内侧凸缘接合的第二接合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之间的平板,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或所述第二接合部与所述平板之间的层差仅为0-3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在上述第一至第三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外加强板的强度高于所述前纵梁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在上述第一至第四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外加强板的板厚不高于所述前纵梁的板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在上述第一至第五中的任一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中,在所述前纵梁的后部的U形截面内设置有一内加强板,该内加强板将所述外加强板与所述前纵梁的后部之间分为两个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在上述第六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内加强板的强度高于所述前纵梁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在上述第六或第七技术方案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中,所述内加强板的板厚不高于所述前纵梁的板厚。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由于外加强板以在沿车宽方向的截面中至少从外加强板的车宽方向的一端到外加强板的与底壁的车宽方向的另一端对应的位置为止呈近似直线的方式跨设于前纵梁后部的内侧凸缘和外侧凸缘上,因此,能够通过外加强板来提高前纵梁后部的强度,具体而言,在前纵梁后部受到碰撞冲击时虽然前纵梁后部受到的冲击力驱使前纵梁后部开口(即U形截面)向两侧张开,但是外加强板在前纵梁后部的两侧凸缘处焊接,焊接方向(上下方向)垂直于开口张开方向(即受力方向,左右方向),外加强板与前纵梁后部构成闭合截面,所以外加强板受冲击的变形方向(即延伸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外加强板从近似直线伸展为直线状后无法再伸展(经过轻微变形)后将限制前纵梁后部的开口张开,起到限制前纵梁后部开口张开即前纵梁后部变形的作用,提高了前纵梁后部的强度,由此能够通过外加强板来将前纵梁后部保持为U形截面,从而防止前纵梁后部在受到碰撞时向其U形截面两侧张开,避免前纵梁后部遭受冲击破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由于外加强板在整个车宽方向的截面上呈近似直线,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前纵梁后部的截面U形开口向两侧张开,从而更可靠地避免前纵梁后部遭受冲击破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在外加强板的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与平板之间的层差均为0mm的情况下(即外加强板整体呈直线),前纵梁后部受到碰撞冲击时外加强板不变形(即外加强板保持直线形)跨设于前纵梁后部上,能够最大程度上防止前纵梁后部的截面U形开口向两侧张开,从而更可靠地避免前纵梁后部遭受冲击破坏。在外加强板的第一接合部和/或第二接合部与平板之间的层差大于0mm而小于1.5mm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涂装;在大于等于1.5mm而小于等于3mm的情况下,不仅能够确保涂装,还能防止产生碰撞噪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技术方案,由于外加强板的强度高于前纵梁的强度,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前纵梁后部在受到碰撞时向其U形截面两侧张开,避免前纵梁后部遭受冲击破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技术方案,由于外加强板的板厚不高于前纵梁的板厚,因此能够在不用增加外加强板板厚的情况下确保前纵梁后部的强度,实现了车辆的轻质化且能够降低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技术方案,由于在前纵梁后部与外加强板之间设有内加强板,因此形成了多层型腔结构,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前纵梁后部向两侧张开,确保前纵梁后部的强度,避免前纵梁后部遭受冲击破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技术方案,由于内加强板的强度高于前纵梁的强度,因此通过采用强度高的内加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包括前纵梁及与所述前纵梁的后部固接的外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的后部沿车宽方向的截面呈U形,由底壁、从所述底壁的内侧端向上方延伸的内侧壁、从所述底壁的外侧端向上方延伸的外侧壁、从所述内侧壁的上端将边缘弯折而成的内侧凸缘、以及从所述外侧壁的上端将边缘弯折而成的外侧凸缘组成,所述外加强板以在沿车宽方向的截面中至少从所述外加强板的车宽方向的一端到所述外加强板的与所述底壁的车宽方向的另一端对应的位置为止呈近似直线的方式跨设于所述内侧凸缘和所述外侧凸缘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包括前纵梁及与所述前纵梁的后部固接的外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的后部沿车宽方向的截面呈U形,由底壁、从所述底壁的内侧端向上方延伸的内侧壁、从所述底壁的外侧端向上方延伸的外侧壁、从所述内侧壁的上端将边缘弯折而成的内侧凸缘、以及从所述外侧壁的上端将边缘弯折而成的外侧凸缘组成,所述外加强板以在沿车宽方向的截面中至少从所述外加强板的车宽方向的一端到所述外加强板的与所述底壁的车宽方向的另一端对应的位置为止呈近似直线的方式跨设于所述内侧凸缘和所述外侧凸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强板以在沿车宽方向的截面中从所述外加强板的车宽方向的一端到所述外加强板的车宽方向的另一端为止呈近似直线的方式跨设于所述内侧凸缘和所述外侧凸缘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山贤司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