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210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39
一种电加热器,包括传热壁和加热元件,所述传热壁包括传热壁第一侧部,电加热器还包括流体腔,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流体腔位于所述传热壁第一侧部的相对两侧,从而避免了加热元件与流体腔中工作介质直接接触,能够避免工作介质对加热元件腐蚀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同时,能够避免加热元件有破损时工作介质带电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Electric heater

An electric heater includes a heat transfer wall and a heating element. The heat transfer wall includes the first side of the heat transfer wall, and the electric heater includes a fluid chamber. The heating element and the fluid chamber are located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first side of the heat transfer wall, thus avoiding direct contact between the heating element and the working medium in the fluid chamber, and avoiding the safety caused by the corrosion of the working medium to the heating element. Full risk,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void the safety risk caused by working medium electrification when heating element is dama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加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采用的车用电加热器为金属管电加热器,其将电加热管直接浸泡在冷却液中,通电发热。虽然金属管电加热器的热效率高,制热快,但是仍存在下述问题:第一,冷却液中通常还有乙二醇,具有弱酸性,对金属管有一定的腐蚀性,存在安全风险;第二,金属管直接与冷却液接触,一旦金属管有裂纹,则会让冷却液带电,存在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相对较高的电加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用于车辆,包括壳体本体、加热元件、电控板以及电路元件,所述壳体本体包括第一壁、传热壁,所述第一壁与所述传热壁固定设置,所述电加热器包括流体腔、进口以及出口,所述流体腔与所述进口、所述出口相连通,所述传热壁包括第一侧部,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一侧部为形成所述流体腔的一部分壁部,所述传热壁第一侧部朝向所述流体腔,所述传热壁第一侧部为形成所述流体腔的一部分壁部,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传热壁背离所述流体腔的一侧,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电控板、所述电路元件电连接,所述电路元件位于所述传热壁背离所述流体腔的一侧,所述电控板位于所述传热壁朝向所述流体腔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器包括传热壁和加热元件,所述传热壁包括传热壁第一侧部,电加热器还包括流体腔,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流体腔位于所述传热壁第一侧部的相对两侧,从而避免了加热元件与流体腔中工作介质直接接触,能够避免工作介质对加热元件腐蚀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同时,能够避免加热元件有破损时工作介质带电所带来的安全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电加热器的一个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电加热器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分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P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电加热器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电加热器沿M-M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图5中N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凸出结构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凸出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图2中隔离部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2中壳体本体及相关部分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L的放大示意图;图12是图2中壳体本体及相关部分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2中加热管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2中盖板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2中盖板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K的放大示意图;图17是温度保险丝与加热元件的一种电连接方式示意图;图18是温度保险丝与加热元件的另一种电连接方式示意图;图19是温度保险丝与加热元件的又一种电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20是导热部及相关部分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1是导热部及相关部分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示意图;图22是导热部及相关部分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3是导热部及相关部分第三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4是导热部及相关部分第四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5是导热部及相关部分第四实施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6是图25中导热部及相关部分的部分示意图;图27是电加热器第二种实施例的部分分体结构示意图;图28是图27中进口管的一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电加热器能够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适用于对液态或者汽液混合物状态的工作介质进行加热,加热手段是通过给电使电加热器通电,进而使得加热元件通电后发热并对工作介质进行加热。电加热器能够使用在车辆等
,并为所需热量的工况进行供热。请参考图1-图26,图1-图26是电加热器的第一种实施例。电加热器100包括壳体1、流体腔2、隔离部3、驱动模块4、控制模块5、加热元件6、接线部7以及进口81、出口82,电加热器100通过外部给电使得加热元件6发热并对流体腔室2中的工作介质进行加热。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壳体本体12以及第二壳体13,第一、第二壳体与壳体本体密封固定设置,电加热器100包括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包括第一、壳体本体以及第二壳体形成的空间,流体腔2、隔离部3、驱动模块4、控制模块5以及加热元件6位于该安装腔,隔离部3、驱动模块4、控制模块5以及加热元件6电连接。请参考图图1和图2,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壳体本体12以及第二壳体13,第一、第二壳体以及壳体本体可采用金属材料压制成形,具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具体地,可采用铝材压制成形。在图1-图2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壳体分别与壳体本体12密封固定设置,此处固定设置及以下全文中的固定设置包括直接固定设置和相对固定设置,直接固定设置是指需要固定的部件两者彼此固定设置,比如,两个或多个部件通过螺栓彼此固定、两个或多个部件通过焊接彼此固定、两个或者多个部件通过自身结构(如插接)或者其他方式实现固定设置、两个或者对个部件通过一体成形实现固定设置;相对固定设置是指,需要固定的部件可以通过与参照物彼此固定从而达到需要固定的部件相对固定,比如,两个部件分别与第三个部件进行固定,使得这两个部件相对固定,此时第三个部件即为参照物,另外,参照物可以不止包含一个。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壳体本体111、第一隆起部112、第一凹陷部113、第一固定部114以及第一边缘部115,其中,第一隆起部112朝向背离壳体本体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一凹陷部113朝向壳体本体12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一壳体11和壳体本体12能够通过第一固定部114相对固定,第一边缘部115由第一壳体本体111延伸并向壳体本体12折弯设置,第一边缘部115能够在第一壳体11与壳体本体12安装固定过程中起到初始固定的作用,当然,作为其它实施方式第一壳体可以不包括第一边缘部。壳体本体12包括第一壁121和传热壁122,传热壁122能够将加热元件6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工作介质,传热壁122本身不能产生热量。该传热壁122与第一壁121固定设置,具体地,传热壁122与第一壁121一体成形,第一壁121与传热壁122具有夹角,该夹角大于零,具体地,第一壁121与传热壁122垂直设置,此处垂直设置包括0~10度的误差范围。传热壁122具有第一侧部1221、第二侧部1222以及凹槽1223,其中,第一侧部1221朝向流体腔2及第一壳体12,第一侧部1221至少部分为形成流体腔的一部分壁部,第二侧部1222背离流体腔朝向第二壳体13,凹槽1223位于第一侧部1221和第二侧部1222之间,当加热元件6为加热管时,凹槽1223为加热管提供了放置空间,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当加热元件不为加热管时,例如,加热元件为PCT加热时,壳体本体12不包括凹槽,加热元件位于传热壁第二侧部侧,并与传热壁第二侧部接触设置,或者加热元件为电热膜时,电热膜位于传热壁第二侧部侧,并与传热壁第二侧部接触设置。第二壳体13包括第二壳体本体131、第二隆起部132、第二固定部133以及第二边缘部134,其中第二隆起部132朝向第二壳12,第二壳体13与壳体本体12能够通过第二固定部133相固定,第二边缘部134由第二壳体本体131延伸并向壳体本体12折弯设置,第二边缘部134能够在第二壳体13与壳体本体12安装固定过程中起到初始固定的作用。第一壳体11与壳体本体12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用于车辆,包括壳体本体、加热元件、电控板以及电路元件,所述壳体本体包括第一壁、传热壁,所述第一壁与所述传热壁固定设置,所述电加热器包括流体腔、进口以及出口,所述流体腔与所述进口、所述出口相连通,所述传热壁包括第一侧部,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一侧部为形成所述流体腔的一部分壁部,所述传热壁第一侧部朝向所述流体腔,所述传热壁第一侧部为形成所述流体腔的一部分壁部,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传热壁背离所述流体腔的一侧,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电控板、所述电路元件电连接,所述电路元件位于所述传热壁背离所述流体腔的一侧,所述电控板位于所述传热壁朝向所述流体腔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用于车辆,包括壳体本体、加热元件、电控板以及电路元件,所述壳体本体包括第一壁、传热壁,所述第一壁与所述传热壁固定设置,所述电加热器包括流体腔、进口以及出口,所述流体腔与所述进口、所述出口相连通,所述传热壁包括第一侧部,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一侧部为形成所述流体腔的一部分壁部,所述传热壁第一侧部朝向所述流体腔,所述传热壁第一侧部为形成所述流体腔的一部分壁部,所述加热元件位于所述传热壁背离所述流体腔的一侧,所述加热元件与所述电控板、所述电路元件电连接,所述电路元件位于所述传热壁背离所述流体腔的一侧,所述电控板位于所述传热壁朝向所述流体腔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包括配合壁,所述电加热器包括安装区,所述安装区包括配合壁与安装壁之间的空间,所述安装区使得所述配合壁与所述安装壁之间至少部分不接触,所述安装区与所述流体腔不连通,所述加热元件采用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包括加热管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安装壁与所述配合壁之间,所述加热管接触部与所述电控板、所述电路元件固定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接触部包括加热管第一接触部和加热管第二接触部,所述加热管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电控板焊接,所述加热管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电路元件焊接。4.如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壁密封固定设置,所述电加热器包括隔离部,所述隔离部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电控板之间,所述隔离部至少包括第一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为高分子绝缘物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包括第一结缘层和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一隔离层与所述盖板接触设置,所述第二隔离层与所述电控板接触设置,所述第一隔离层与所述第二隔离层接触或者不接触设置。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包括第一安全间距,所述第一安全间距是指所述盖板与所述电控板之间的最小距离,所述第一安全间距大于0。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