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烷制顺酐过程中尾气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11873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2:14
丁烷制顺酐过程中尾气的处理方法,通过膜反应器对尾气进行分离,膜反应器中的膜为醋酸纤维素膜,膜孔径为0.01um~1.0um,内径为0.05mm~0.8mm,壁厚为0.2mm~1.0mm;在使用前经过低碳醇的水溶液于60℃~200℃下12h~24h的浸泡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尾气处理方法中利用特殊处理的膜反应器,去除了膜组件中的小分子聚合物杂质,使膜组件孔径分布更加均匀,可有效地分离尾气中的有效组分和杂质,更有利于渗余气中丁烷组分的富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设备投资费用低、使用周期长、操作简单、能耗低的优点。

Treatment of tail gas from butane to maleic anhydride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tail gas in the process of maleic anhydride production from butane was separated by membrane reactor. The membrane in the membrane reactor was cellulose acetate membrane with pore size of 0.01um-1.0um, inner diameter of 0.05mm-0.8mm and wall thickness of 0.2mm-1.0mm. Before use, the tail gas was immersed in low-carbon alcohol aqueous solution at 60-200 degrees C for 12h-24h. In the tail gas treatment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the small molecular polymer impurities in the membrane module are removed by using a specially treated membrane reactor, so that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membrane module is more uniform,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and impurities in the tail gas can be effectively separated, and the butane component in the percolation residual gas can be enriched. The invention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equipment investment cost, long service period, simple operation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dvant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丁烷制顺酐过程中尾气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丁烷氧化制顺酐过程中尾气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顺丁烯二酸酐(顺酐,MA)又名马来酸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消费量仅次于苯酐和醋酐。顺酐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1,4-丁二醇(BDO)、涂料树脂、双马聚酰亚胺、四氢呋喃(THF)、γ-丁内酯、马来酸及四氢酸酐等系列精细化工品,以及纺织印染助剂、润滑油添加剂、医药、食品添加剂等的原料。其中,顺酐最大的用途是生产UPR与BDO,分别约占消费总量的41.7%和17.4%。我国顺酐2012年产量达到约800kt,比2000年增长了5倍。到2014年底新增产能近400kt/a。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其原料可分为苯酐副产法、苯氧化法、C4烯烃氧化法、正丁烷氧化法4种。苯酐装置副产的顺酐产量非常有限,仅占苯酐副产产量的5%,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苯为原料经催化氧化生产顺酐占大多数。但由于苯催化氧化工艺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加之苯的利用率低以及价格越来越高,以廉价、污染小的原料来生产顺酐的工艺研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利用低成本的C4馏分(主要含正丁烯)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新工艺研究,但由于脱氢过程属于吸热反应且副产物较多,致使该技术发展延缓。1974年,美国Monsanto公司和德克萨斯石油公司相继在原来苯法生产装置上,改用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获得了成功,随后,美国哈康(Halcon)公司和科学设计技术(SD)公司联合开发了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新型催化剂和生产技术,使得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新技术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反应的速率常数为K=11.44×105exp(-7180/T),研究表明,在催化剂中(VO)2P2O7物相的(020)晶面上一个V原子和配位体空穴,另一个V原子和提供烯丙基活性的O原子成键,由于V2O2和P2OX结合形成(VO)2P2O7时,结构上缺一个O原子而导致(VO)2P2O7(020)晶面的结构变形,迫使V-O位置倒转或调整键强度,通过配位化学反应形成高活性V-V离子对。V-V键距为0.333nm,恰好对应于正丁烷中C1和C3原子与H原之间的键距,从而说明了催化剂中(VO)2P2O7物相对正丁烷的作用以及V2O5-P2OX间的相互作用。在丁烷氧化制顺酐生产过程中,正丁烷的转化率约82%,尾气中含有18%未反应的正丁烷,从循环利用降低原料消耗角度讲,应从尾气中分离出未反应正丁烷,回收至反应系统循环利用。但是尾气中还含有一氧化碳、丙烯酸、乙酸、溶剂等成分属于有毒、腐蚀、易燃易爆介质。如果尾气没有很好的处理,进入鼓风机入口,循环使用,尾气中含有水、酸等介质,将会对鼓风机的叶沦等设备造成腐蚀,严重影响着装置的运行安全。在丁烷氧化制顺酐生产中,尾气分离回收正丁烷的方法有吸收法、冷凝法和吸附法等:1)吸收法:吸收法是利用某一尾气溶于特殊的溶剂(或添加化学药剂的溶液)的特性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2)冷凝法:对于高含量尾气可以使其通过冷凝器,将可利用的气体降低到沸点以下,凝结成液体以回收再利用;3)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某些具有从气相混合物中有选择地吸附某些组分能力的多孔性固体(吸附剂)来去除尾气中杂质的一种方法。目前用以处理尾气中杂质最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所用的装置为阀门切换式两床(或多床)吸附器。《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6年第23卷第4期报道了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尾气处理技术,以热力燃烧式氧化器方法处理丁烷氧化制顺酐的尾气,其主体是焚烧炉,包括燃烧器、混合段、燃烧段和排气段,配有废热锅炉回收热量产生蒸汽。此种方法是对丁烷氧化制顺酐尾气的一种处理方法,而并没有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石化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32卷第1期报道了正丁烷氧化法顺丁烯二酸酐生产工艺尾气的循环利用,尾气循环工艺的原理是通过冷却、分离、洗涤等工序将反应吸收塔尾气中夹带的溶剂、丙烯酸、乙酸、水等杂质分离,以便回收其中未反应完全的正丁烷。此方法工艺过程复杂和生产成本高,另外会产生大量的洗涤废液,污染环境。综上,现有技术中的方法普遍存在工艺过程复杂和生产成本高的缺点,且丁烷纯化率低,现有技术中没有采用膜来分离处理丁烷氧化制顺酐尾气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丁烷氧化制顺酐尾气存在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和尾气处理效果不达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拟提供一种丁烷氧化制顺酐尾气的处理方法,以特定手段处理膜组件并控制操作条件对尾气进行分离处理,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丁烷组分,可直接循环利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丁烷制顺酐过程中尾气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尾气脱水除尘后通过膜反应器进行膜分离,膜分离的操作条件为:压力0.2MPa~2.0MPa,温度60℃~120℃,进气速度1.0m/s~5.0m/s,得到富含一氧化碳、丙酸、乙酸、溶剂、水蒸气的渗透气和富含丁烷气、氮气的渗余气;其中,所述膜反应器中的膜为醋酸纤维素膜,膜孔径为0.01um~1.0um,内径为0.05mm~0.8mm,壁厚为0.2mm~1.0mm;所述膜反应器在使用前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先除去低碳醇和去离子水中的氧,将膜组件浸泡于低碳醇的水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于60℃~200℃下处理12h~24h;所述低碳醇为C1~C4的醇中的至少一种。在上述处理方法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丁烷氧化制顺酐尾气中含有未反应完全的丁烯,可回收利用进行再生产,但其中还含有水、一氧化碳、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乙酸、丙酸、顺酐等杂质,尾气内各组分含量因各自的工艺区别而有所不同,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处理方法尤其适用于以下杂质含量的尾气处理方法:按重量计,水含量为1.0%-5.5%,一氧化碳含量为0.5%-6.5%,氮气含量为65.0%-80.0%,氧气含量为5.0%-25.0%,二氧化碳含量为0.1%-5.5%,乙酸含量为0.005%-0.15%,丙酸含量为0.005%-0.15%,顺酐含量为0.002%-0.1%,余量为丁烷。其中更优选的组成是:按重量计,水含量为1.5%-3.0%,一氧化碳含量为0.5%-4.5%,氮气含量为65.0%-70.0%,氧气含量为5.0%-15.0%,二氧化碳含量为0.5%-3.5%,乙酸含量为0.005%-0.01%,丙酸含量为0.005%-0.10%,顺酐含量为0.002%-0.08%,余量为丁烷。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组成的尾气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处理,可以得到更理想的分离结果,使分离后的气体中丁烷含量满足作为原料循环再生产的要求,其中的杂质基本得到去除,不会影响工艺反应,而并不是说本组成之外的尾气不适于用此方法进行处理。在上述处理方法中,所述脱水除尘是除去尾气中夹带的所有直径大于0.01μm的固体颗粒、水雾及气溶胶,使处理后的尾气中微尘含量≤0.01mg/Nm3,水含量≤5PPm。处理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如惯性除尘法、湿法除尘法、静电除尘法、过滤式除尘法、单筒旋风除尘法、多管旋风除尘法、离心力分离、重力沉降、折流分离、丝网分离、超滤分离和填料分离等,优选离心力分离、过滤式除尘法。在上述处理方法中,尾气通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丁烷制顺酐过程中尾气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尾气脱水除尘后通过膜反应器进行膜分离,膜分离的操作条件为:压力0.2MPa~2.0MPa,温度60℃~120℃,进气速度1.0m/s~5.0m/s,得到富含一氧化碳、丙酸、乙酸、溶剂、水蒸气的渗透气和富含丁烷气、氮气的渗余气;其中,所述膜反应器中的膜为醋酸纤维素膜,膜孔径为0.01um~1.0um,内径为0.05mm~0.8mm,壁厚为0.2mm~1.0mm;所述膜反应器在使用前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先除去低碳醇和去离子水中的氧,将膜组件浸泡于低碳醇的水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于60℃~200℃下处理12h~24h;所述低碳醇为C1~C4的醇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丁烷制顺酐过程中尾气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尾气脱水除尘后通过膜反应器进行膜分离,膜分离的操作条件为:压力0.2MPa~2.0MPa,温度60℃~120℃,进气速度1.0m/s~5.0m/s,得到富含一氧化碳、丙酸、乙酸、溶剂、水蒸气的渗透气和富含丁烷气、氮气的渗余气;其中,所述膜反应器中的膜为醋酸纤维素膜,膜孔径为0.01um~1.0um,内径为0.05mm~0.8mm,壁厚为0.2mm~1.0mm;所述膜反应器在使用前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先除去低碳醇和去离子水中的氧,将膜组件浸泡于低碳醇的水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于60℃~200℃下处理12h~24h;所述低碳醇为C1~C4的醇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的操作条件为:压力0.5MPa~1.0MPa,温度60℃~100℃,进气速度为1.0m/s~3.0m/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醇选自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仲丁醇和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碳醇的水溶液中醇的体积浓度为0.5%~20%。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低碳醇水溶液浸泡的温度为80℃-1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稳周吕清林刘野李花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