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结构及设有该换热结构的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97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结构及设有该换热结构的空调,换热结构包括:底盘;至少两排换热件,所述至少两排换热件设于所述底盘上,相邻所述换热件沿气流流动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底盘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至少一组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之间。上述换热结构,在风机结构的作用下,外部气流依次流经相邻换热件与换热件进行热量交换。与此同时,由于底盘上开设有进风口,因此在风机结构的作用下,外部气流还可通过进风口进入相邻换热件之间与换热件进行换热,从而增大了进入换热结构中的气流量,弥补了位于换热结构内侧的换热件无法充分换热的问题。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and Air Conditioning with the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eat transfer structure and an air conditioner with the heat transfer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chassis, at least two rows of heat exchangers, the two rows of heat exchangers are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and the adjacent heat exchangers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along the direction of airflow; the chassis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the air inlet is located between at least one group of adjacent two rows of heat exchangers.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an structure, the external air flow flows through the adjacent heat exchangers in turn to exchange heat with the heat exchanger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there is an air inlet on the chassis,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fan structure, the external air flow can also enter the adjacent heat exchangers through the air inlet to conduct heat transfer with the heat exchangers, thus increasing the air flow into the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making up for the problem that the heat exchangers located inside the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can not fully heat trans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结构及设有该换热结构的空调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结构及设有该换热结构的空调。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室外机中普遍采用铜管-铝翅片换热器作为热交换装置,使冷媒与外部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翅片换热器通常包括多排(常见为两排或三排)换热件,每排换热件中穿设有一排或多排铜管。冷媒可在铜管中流动以与外部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目前,相邻换热件之间紧密贴合,在铜管内冷媒与外部空气的换热过程中,外部气流从位于外侧的换热件依次流经内侧的换热件。在外部气流流经第一排换热件进入第二排换热件时,由于在第一排换热件中与铜管中的冷媒进行了热交换,与第二排的换热件中的冷媒的换热温差有所下降,因此第二排换热件的换热效果下降明显,若继续流经第三排换翅片,则换热温差进一步下降,换热效果也进一步降低。如此,导致空调室外机在换热过程中,换热面积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影响了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无法充分利用而换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换热面积以具有较好换热效果的换热结构及设有该换热结构的空调。一种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包括:底盘;至少两排换热件,所述至少两排换热件设于所述底盘上,相邻所述换热件沿气流流动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底盘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至少一组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之间。上述换热结构,在风机结构的作用下,外部气流依次流经相邻换热件与换热件进行热量交换。与此同时,由于底盘上开设有进风口,因此在风机结构的作用下,外部气流还可通过进风口进入相邻换热件之间与换热件进行换热,从而增大了进入换热结构中的气流量,弥补了位于换热结构内侧的换热件无法充分换热的问题。而且,通过底盘上的进风口引入外部气流增大了空调室外机的整机风量,加强了设有该风机结构的空调室外机的整体换热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之间的间隔距离大小与所述换热件的总排数呈正相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之间的所述进风口的面积与位于所述进风口两侧的所述换热件之间的间隔距离呈正相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之间的所述进风口的面积与所述进风口远离所述底盘的边缘一侧的所述换热件在气流流动方向上相对所述底盘的边缘的最小距离呈正相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之间的所述进风口包括多个进风孔,多个所述进风孔间隔开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孔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网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在相互间隔方向上的所述进风孔的数量为一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之间的所述进风口为沿所述换热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换热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还包括风机结构,所述风机结构设于所述至少两排换热件远离所述底盘的一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换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换热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换热结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安装于空调室外机内的换热结构100及设于换热结构100一端的风机结构(图未示),风机结构中的轴流风机转动产生吸力驱动外部气流经换热结构100,外部气流在流经换热结构100的过程中,与换热结构100中的冷媒进行热量交换。具体地,换热结构100包括底盘20与至少两排换热件40。底盘20大致呈平板状结构,至少两排换热件40设于底盘20上,相邻换热件40在换热结构100沿气流流动方向间隔设置,风机结构设于至少两排换热件40远离底盘20一端。底盘20贯穿开设有进风口21,进风口21位于至少一组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并与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间隙连通。如此,在风机结构的作用下,外部气流依次流经相邻的两排换热件40,以与每排换热件40进行热量交换。与此同时,由于底盘20上开设有进风口21,因此在风机结构的作用下,外部气流还可通过进风口21进入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以与换热件40进行换热,从而增大了进入换热结构100中的气流量,弥补了位于换热结构100内侧的换热件40无法充分换热的问题。而且,通过底盘20上的进风口21引入外部气流增大了空调室外机的整机风量,加强了设有该风机结构的空调室外机的整体换热效果。如图2所示,具体在一实施例中,换热结构100包括三排换热件40,位于相邻两排换热件40中的底盘20上均开设有进风口21。可以理解,换热件40的数量不限于此,换热结构100可包括两排或多排换热件,每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均可设有进风口21,也可存在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也设有进风口21。每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间隔距离D1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不同大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间隔距离D1与换热件40的数量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换热件40的数量越多,每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间隔距离D1也越大,从而给底盘20留下足够的面积设置面积更大的进风口21,有效抵消外部气流通过多排换热件40后的换热效果衰减。进风口21的面积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不同大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进风口21的面积与该进风口21两侧的换热件40之间的间隔距离D1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间隔距离D1越大,位于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进风口21的面积也越大,从而充分利用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空间提高进风量,提高换热件40的换热效果。每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进风口21的面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进风口21的面积与该进风口21远离底盘20的边缘一侧的换热件40在气流流动方向上相对底盘20的边缘的最小距离D2呈正相关。也就是说,距离底盘20边缘越远的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进风口21的面积也越大(即位于外侧的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进风口21的面积小于位于内侧的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进风口21的面积),因此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内侧的换热件40的换热效果,以抵消换热效果由换热结构100的外侧至内侧的不断衰减。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相邻两排换热件40之间的进风口21包括多个进风孔,多个进风孔间隔开设于底盘20,从而在保证底盘20的强度的情况下的保证足够的进风量。具体在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100)包括:底盘(20);至少两排换热件(40),所述至少两排换热件(40)设于所述底盘(20)上,相邻所述换热件(40)沿气流流动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底盘(20)开设有进风口(21),所述进风口(21)位于至少一组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4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100)包括:底盘(20);至少两排换热件(40),所述至少两排换热件(40)设于所述底盘(20)上,相邻所述换热件(40)沿气流流动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底盘(20)开设有进风口(21),所述进风口(21)位于至少一组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4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40)之间的间隔距离大小与所述换热件(40)的总排数呈正相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40)之间的所述进风口(21)的面积与位于所述进风口(21)两侧的所述换热件(40)之间的间隔距离呈正相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排所述换热件(40)之间的所述进风口(21)的面积与所述进风口(21)远离所述底盘(20)的边缘一侧的所述换热件(40)在气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仕强金孟孟李立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