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动力锂电池铝塑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83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力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动力锂电池铝塑膜,包括从外表面到内表面依次为保护外层、粘结层、处理层、铝箔层、特殊防护层、多功能内层,保护外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胺薄膜,粘结层为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处理层为纳米孔成孔层,铝箔层为合金铝箔,特殊防护层为致密膜保护层,多功能内层为聚丙烯或聚乙烯薄膜。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处理层的结构能够改善铝塑复合膜的外表层与中间层的粘结效果,大幅度地强化了铝塑复合膜的延展性能和改善外表层离层的现象。特殊防护层与多功能内层的结构组合,能提高热封层与隔绝层的结合效果,并隔绝层有强的耐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动力锂电池铝塑膜
本技术涉及动力锂电池
,特别是一种新型动力锂电池铝塑膜。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式或中小型储能装置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对多种外形状态的动力锂电池的应用发展要求,急需一种能够高自由度塑形且方便对电芯进行封装的外包装材料制造出来,但一般的铝塑复合膜并不能达到下面的要求。由于聚合物锂电池使用的电解液中含有六氟磷酸锂,该化合物不稳定,在受到外部加热、水分入侵等后会分解出强酸。因此对材料的整体隔绝性能和内层抗腐蚀性能有极强的要求。同时,因电芯的电解液为液态存在,其中含有碳酸二甲酯等小分子溶剂,对一般的聚酯材料有强的溶胀能力,会使到内层的复合强度逐渐下降,甚至脱离。因而也要求内层材料有抗溶胀能力与强的复合强度。而因电池的使用环境,也要求外包材料有强的抗穿刺性和耐折性能。而对材料的冲压成型,则是要求铝塑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992570A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封装铝塑膜,包括保护层、铝箔层和热封层,且所述保护层与铝箔层、以及热封层与铝箔层之间分别通过胶合层粘结符合,所述保护层与铝箔层、以及热封层与铝箔层之间通过胶合层粘结复合前,所述保护层、铝箔层和热封层材料表面分别采用等离子体技术表面接枝处理,然后再把所述保护层和铝箔层、以及铝箔层和热压层分别与一胶合层的两侧面进行热压复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延展性的动力锂电池用铝塑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新型动力锂电池铝塑膜,从外表面到内表面依次为保护外层、粘结层、处理层、铝箔层、特殊防护层、多功能内层,保护外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薄膜其中一种或两者的复合膜,粘结层为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处理层为纳米孔成孔层,铝箔层为合金铝箔,特殊防护层为致密膜保护层,多功能内层为聚丙烯或聚乙烯薄膜。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外层厚度为15~35μm。进一步的,所述铝箔层厚度为30~50μm。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内层厚度为40~93μm。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层的成孔渗透至中间的铝箔层,但未形成穿透,纳米孔孔径为100~300nm,渗透深度为300~700nm。进一步的,所述特殊防护层的致密膜层为均相颗粒排布形成,粒径为200~300nm。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处理层的结构能够改善铝塑复合膜的外表层与中间层的粘结效果,大幅度地强化了铝塑复合膜的延展性能和改善外表层离层的现象。特殊防护层与多功能内层的结构组合,能提高热封层与隔绝层的结合效果,并隔绝层有强的耐化学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新型动力锂电池铝塑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处理层-铝箔层成孔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铝箔层-特殊防护层成膜示意图。图中:1为保护外层,2为粘结层,3为处理层,4为铝箔层,5为特殊防护层,6为多功能内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新型动力锂电池铝塑膜,从外表面到内表面依次为保护外层1、粘结层2、处理层3、铝箔层4、特殊防护层5、多功能内层,保护外层1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薄膜其中一种或两者的复合膜,粘结层2为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处理层3为纳米孔成孔层,铝箔层4为合金铝箔,特殊防护层5为致密膜保护层,多功能内层6为聚丙烯或聚乙烯薄膜。实施例一:一种铝塑复合膜,其结构从外表面到内层依次为保护外层1、粘结层2、处理层3、铝箔层4、特殊防护层5、多功能内层6,保护外层1为厚度为25μm的聚酰胺薄膜;粘结层2为聚氨酯胶黏剂;处理层3为纳米微孔处理层,该处理层3渗透至中间的铝箔层4,未形成穿透,纳米孔孔径为100~300nm,渗透深度为300~700nm;铝箔层4为40μm的合金铝箔;特殊防护层5为均相颗粒排布形成的致密膜层,粒径为200~300nm;多功能内层6使用聚丙烯材料,厚度为46μm。实施例二:一种铝塑复合膜,其结构从外表面到内层依次为保护外层1、粘结层2、处理层3、铝箔层4、特殊防护层5、多功能内层6,保护外层1为厚度为25μm的聚酰胺薄膜;粘结层2为聚氨酯胶黏剂;处理层3为纳米微孔处理层,该处理层3渗透至中间的铝箔层4,未形成穿透,纳米孔孔径为100~300nm,渗透深度为300~700nm;铝箔层4为40μm的合金铝箔;特殊防护层5为均相颗粒排布形成的致密膜层,粒径为200~300nm;多功能内层6使用聚乙烯材料,厚度为46μm。实施例三:一种铝塑复合膜,其结构从外表面到内层依次为保护外层1、粘结层2、处理层3、铝箔层4、特殊防护层5、多功能内层6,保护外层1为厚度为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粘结层2为聚氨酯胶黏剂;处理层3为纳米微孔处理层,该处理层3渗透至中间的铝箔层4,未形成穿透,纳米孔孔径为100~300nm,渗透深度为300~700nm;铝箔层4为40μm的合金铝箔;特殊防护层5为均相颗粒排布形成的致密膜层,粒径为200~300nm;多功能内层6使用聚丙烯材料,厚度为85μm。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动力锂电池铝塑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表面到内表面依次为保护外层、粘结层、处理层、铝箔层、特殊防护层、多功能内层,保护外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酰胺薄膜其中一种或两者的复合膜,粘结层为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处理层为纳米孔成孔层,铝箔层为合金铝箔,特殊防护层为致密膜保护层,多功能内层为聚丙烯或聚乙烯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动力锂电池铝塑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表面到内表面依次为保护外层、粘结层、处理层、铝箔层、特殊防护层、多功能内层,保护外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酰胺薄膜其中一种或两者的复合膜,粘结层为改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处理层为纳米孔成孔层,铝箔层为合金铝箔,特殊防护层为致密膜保护层,多功能内层为聚丙烯或聚乙烯薄膜。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力锂电池铝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层厚度为15~35μm。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动力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化众吕松梁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