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RS485通讯接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75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功耗RS485通讯接口电路,包括:驱动器,驱动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接口线,第二端连接第二接口线,第三端连接DI接口,第四端连接DE接口;接收器,接收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接口线,第二端连接第二接口线,第三端连接R0接口,第四端连接RE接口;第一MOS管,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电源,第一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二MOS管,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电源,第二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第三MOS管,第三MOS管的漏极连接电源,第三MOS管的栅极连接第一MOS管的栅极和第二MOS管的栅极,第三MOS管的源极连接接收器的第五端;开关,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二MOS管的源极,开关的第二端连接驱动器的第五端;其中,开关由DE接口控制开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RS485通讯接口电路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RS485通讯接口电路。
技术介绍
RS485通信是一种国际通用串口标准,因RS485总线通信模式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通信距离和数据传输速率适当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RS485有4线的全双工模式和2线的半双工模式,基于成本考虑,目前基本采用半双工模式。半双工模式的RS485电路可以工作于发送模式或者接收模式;实际使用中,半双工RS485电路长时间处于接收模式,电路在接收模式下的工作电流基本等于电路的实际工作电流;目前的RS485电路没有特别针对接收模式的工作电流进行优化,接收模式、发送模式的工作电流均在0.5mA~2mA之间,在电池供电等一些对电路功耗要求高的场合,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克服上述缺陷之一提供一种低功耗RS485通讯接口电路,以使电路适用于电池供电等对电路功耗要求高的场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低功耗RS485通讯接口电路,包括:第一接口线A;第二接口线B;驱动器D,驱动器D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接口线A,驱动器D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接口线B,驱动器D的第三端连接DI接口,驱动器D的第四端连接DE接口;接收器R,接收器R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接口线A,接收器R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接口线B,接收器R的第三端连接R0接口,接收器R的第四端连接RE接口;第一MOS管M1,第一MOS管M1的漏极连接电源VCC,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栅极;第二MOS管M2,第二MOS管M2的漏极连接电源VCC,第二MOS管M2的栅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栅极;第三MOS管M3,第三MOS管M3的漏极连接电源VCC,第三MOS管M3的栅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栅极和第二MOS管M2的栅极,第三MOS管M3的源极连接接收器R的第五端;开关S1,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MOS管M2的源极,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驱动器D的第五端;其中,开关S1由DE接口控制开断。其中,第一MOS管M1为P沟道MOS管;第二MOS管M2为P沟道MOS管;第三MOS管M3为P沟道MOS管。其中,设置I1=I2=I3;其中,I1为第一MOS管M1输出的电流、I2为第二MOS管M2输出的电流、I3为第三MOS管M3输出的电流。其中,在VCC=3.6V时,设置I1为0.4uA。其中,设置接收器R的静态工作电流IR=3×I3;设置驱动器D的静态工作电流ID<200×I2;在VCC=3.6V时,设置I1<0.5uA;接收模式时,电路无负载总静态工作电流ICC1=I1+IR;驱动模式时,电路无负载总静态工作电流ICC2=I1+IR+ID。其中,在VCC=3.6V时,接收模式时,设置所述电路无负载总静态工作电流ICC1<2uA。其中,在VCC=3.6V时,设置所述ICC1为1.6uA。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低功耗RS485通讯接口电路,可以利用开关S1,在驱动器不工作时,断开开关S1,关闭驱动器D的工作电流;利用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来控制驱动器D、接收器R的工作电流;可以配合工作电流优化的驱动器D、接收器R,实现电路的接收状态的低功耗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低功耗RS485通讯接口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低功耗RS485通讯接口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低功耗RS485通讯接口电路,包括:第一接口线A;第二接口线B;驱动器D,驱动器D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接口线A,驱动器D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接口线B,驱动器D的第三端连接DI接口,驱动器D的第四端连接DE接口;接收器R,接收器R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接口线A,接收器R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接口线B,接收器R的第三端连接R0接口,接收器R的第四端连接RE接口;第一MOS管M1,第一MOS管M1的漏极连接电源VCC,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栅极;第二MOS管M2,第二MOS管M2的漏极连接电源VCC,第二MOS管M2的栅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栅极;第三MOS管M3,第三MOS管M3的漏极连接电源VCC,第三MOS管M3的栅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栅极和第二MOS管M2的栅极,第三MOS管M3的源极连接接收器R的第五端;开关S1,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MOS管M2的源极,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驱动器D的第五端;其中,开关S1由DE接口控制开断。具体地,本技术包括驱动器D、接收器R、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以及开关S1。其中: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第一MOS管M1为P沟道MOS管;第二MOS管M2为P沟道MOS管;第三MOS管M3为P沟道MOS管。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设置I1=I2=I3;其中,I1为第一MOS管M1输出的电流、I2为第二MOS管M2输出的电流、I3为第三MOS管M3输出的电流。优选的,在VCC=3.6V时,可以设置所述I1为0.4uA。其中,驱动器D的静态工作电流ID由第二MOS管M2输出的电流I2和通过I2镜像产生的电流组成。接收器R的静态工作电流IR由第三MOS管M3输出的电流I3和通过I3镜像产生的电流组成。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以及第三MOS管M3组成CMOS电流镜,其中,I1=I2=I3。开关S1由DE控制,DE为逻辑低电平时,开关S1断开,此时I2不能输入到驱动器D,驱动器D的静态工作电流为0;DE为逻辑高电平时,开关S1导通,此时I2输入到驱动器D,驱动器D的静态电流为ID;电路处于接收模式时,通过DE接口断开开关S1,此时接收器R工作,驱动器D关闭,电路总静态工作电流ICC1=I1+IR。电路处于驱动模式时,通过DE接口闭合开关S1,此时接收器R关闭,驱动器D工作,电路总静态工作电流ICC2=I1+IR+ID。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设置接收器R的静态工作电流IR=3×I3;设置驱动器D的静态工作电流ID<200×I2;在VCC=3.6V时,设置I1<0.5uA;接收模式时,电路无负载总静态工作电流ICC1=I1+IR;驱动模式时,电路无负载总静态工作电流ICC2=I1+IR+ID。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在VCC=3.6V时,在接收模式时,设置电路无负载总静态工作电流ICC1<2uA。优选的,在VCC=3.6V时,设置ICC1为1.6uA。具体地,本技术设计的低功耗接收器R的静态工作电流IR=3×I3;设计的低功耗驱动器D的静态工作电流ID<200×I2;设计的偏置I1在VCC=3.6V时,I1<0.5uA,典型为0.4uA;电路在VCC=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功耗RS485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口线A;第二接口线B;驱动器D,所述驱动器D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线A,所述驱动器D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线B,所述驱动器D的第三端连接DI接口,所述驱动器D的第四端连接DE接口;接收器R,所述接收器R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线A,所述接收器R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线B,所述接收器R的第三端连接R0接口,所述接收器R的第四端连接RE接口;第一MOS管M1,所述第一MOS管M1的漏极连接电源VCC,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的栅极;第二MOS管M2,所述第二MOS管M2的漏极连接电源VCC,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的栅极;第三MOS管M3,所述第三MOS管M3的漏极连接电源VCC,所述第三MOS管M3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的栅极和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所述第三MOS管M3的源极连接所述接收器R的第五端;开关S1,所述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所述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器D的第五端;其中,所述开关S1由所述DE接口控制开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RS485通讯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口线A;第二接口线B;驱动器D,所述驱动器D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线A,所述驱动器D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线B,所述驱动器D的第三端连接DI接口,所述驱动器D的第四端连接DE接口;接收器R,所述接收器R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线A,所述接收器R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线B,所述接收器R的第三端连接R0接口,所述接收器R的第四端连接RE接口;第一MOS管M1,所述第一MOS管M1的漏极连接电源VCC,所述第一MOS管M1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的栅极;第二MOS管M2,所述第二MOS管M2的漏极连接电源VCC,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的栅极;第三MOS管M3,所述第三MOS管M3的漏极连接电源VCC,所述第三MOS管M3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M1的栅极和所述第二MOS管M2的栅极,所述第三MOS管M3的源极连接所述接收器R的第五端;开关S1,所述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M2的源极,所述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器D的第五端;其中,所述开关S1由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