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合器分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43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分泵,所述离合器分泵包括缸体、活塞和推杆;所述缸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设有液压油孔,所述缸体液压油孔端的缸径小于所述缸体开口端的缸径;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缸体内,且与所述缸体内壁贴合;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缸体内,且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缸体外。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改进成本低、减小分泵体积、传动效率高以及踏板力分配合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合器分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分泵,尤其涉及一种变缸径的离合器分泵。
技术介绍
离合器分泵通过放大来自离合器主缸的液压油压力推动分泵推杆运动,而推杆又能带动变速器上的分离杠杆运动,使得分离轴承下压,从而实现离合器切断发动机与传动装置的动力分离。其中,液压油压力的杠杆比=离合分泵截面积/离合主缸截面积,也就是说,杠杆比越大,离合器的踩踏力越小。但是,大功率发动机车型的缸径具有一定的参数范围,其缸径比无法无限制的扩大。如图5所示,现有离合器分泵的缸径为定值,其液压杠杆比也为定值。而摩擦盘式离合器分离力特性为非均匀且非线性,其后段需要分离力较大。因此,现有的离合器分泵结构易导致在分离过程中出现踏板力突变,影响离合器的使用性能,还会造成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合器分泵,所述离合器分泵包括缸体、活塞和推杆;所述缸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设有液压油孔,所述缸体液压油孔端的缸径小于所述缸体开口端的缸径;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缸体内,且与所述缸体内壁贴合;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缸体内,且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缸体外。进一步的,缸体从液压油孔端至开口端依次设有第一缸径段、过渡段和第二缸径段,形成类阶梯式的缸体内壁,所述过渡段实现了离合器分泵缸径从小变大的过程。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的长度根据离合器的分离特性来确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缸径段的缸径与所述第二缸径段的缸径比为0.9~0.98。另外,容易联想到,所述离合器分泵的缸径变化可以不止一处,即缸体内可以不止有一处过渡段,但是多一段变化就会多一个突变点,实际反馈到离合踏板上时,会影响用户在踩离合时的连续与顺畅。并且,多段过渡也会增加离合器分泵的制造成本。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设有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一缸径段贴合,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与所述第二缸径段贴合。进一步的,阶梯式缸体的离合器分泵中的活塞可以为刚性的也可以为柔性的。进一步的,所述缸体缸径的变化形式还可以为缸径从液压油孔端至开口端逐渐均匀增大,形成锥形内壁。进一步的,所述锥形缸体的液压油孔端的缸径与所述开口端的缸径比为0.9~0.98。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设有凹槽,所述推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器分泵还包括至少一个皮碗,所述皮碗用于密封液压油,使得液压油不会从缸体中的无推杆腔进入有推杆腔内;所述活塞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固定所述皮碗。进一步的,锥形缸体的离合器分泵中的活塞为柔性活塞,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变形以及恢复。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器分泵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缸体的液压油孔端连接,所述弹簧能够使得所述活塞与所述推杆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包括锥形弹簧和圆柱形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器分泵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一端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防尘罩的另一端与所述缸体的开口端连接。本技术在不增加分泵体积的基础上,通过增大分泵缸径来增大液压杠杆比,从而增大分泵输出力。使得离合器在工作行程后段时,分泵输出力能够满足压盘分离力的要求。因此,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对现有的分泵直接进行改进,其改进成本低;(2)本技术的分泵体积小,传动效率高;(3)本技术的分泵能够与压盘分离特性相匹配,合理分配踏板力,使得使用过程更加顺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离合器分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离合器分泵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现有离合器分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对应标记为:1-缸体;101-第一缸径段;102-过渡段;103-第二缸径段;2-活塞;201-第一环形凸台;202-第二环形凸台;3-推杆;4-皮碗;401-第一皮碗;402-第二皮碗;5-弹簧;6-防尘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另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合器分泵,所述离合器分泵包括缸体1、活塞2和推杆3;所述缸体1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缸体1的另一端设有液压油孔,所述缸体1液压油孔端的缸径小于所述缸体1开口端的缸径;所述活塞2设置于所述缸体1内,且与所述缸体1内壁贴合;所述推杆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缸体1内,且与所述活塞2连接;所述推杆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缸体1外。进一步的,缸体1从液压油孔端至开口端依次设有第一缸径段101、过渡段102和第二缸径段103,形成类阶梯式的缸体内壁,所述过渡段102实现了离合器分泵缸径从小变大的过程。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段102的长度根据离合器的分离特性来确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缸径段101的缸径与所述第二缸径段103的缸径比为0.9~0.98。进一步的,所述活塞2上设有第一环形凸台201和第二环形凸台202,所述第一环形凸台201与所述第一缸径段101贴合,所述第二环形凸台202与所述第二缸径段103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活塞2上设有凹槽,所述推杆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具体的,所述离合分泵还包括第一皮碗401和第二皮碗402,所述第一皮碗401和所述第二皮碗402用于密封液压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分泵包括缸体(1)、活塞(2)和推杆(3);所述缸体(1)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缸体(1)的另一端设有液压油孔,所述缸体(1)液压油孔端的缸径小于所述缸体(1)开口端的缸径;所述活塞(2)设置于所述缸体(1)内,且与所述缸体(1)内壁贴合;所述推杆(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缸体(1)内,且与所述活塞(2)连接;所述推杆(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缸体(1)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分泵包括缸体(1)、活塞(2)和推杆(3);所述缸体(1)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缸体(1)的另一端设有液压油孔,所述缸体(1)液压油孔端的缸径小于所述缸体(1)开口端的缸径;所述活塞(2)设置于所述缸体(1)内,且与所述缸体(1)内壁贴合;所述推杆(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缸体(1)内,且与所述活塞(2)连接;所述推杆(3)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缸体(1)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从液压油孔端至开口端依次设有第一缸径段(101)、过渡段(102)和第二缸径段(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径段(101)的缸径与所述第二缸径段(103)的缸径比为0.9~0.9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合器分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上设有第一环形凸台(201)和第二环形凸台(202),所述第一环形凸台(201)与所述第一缸径段(101)贴合,所述第二环形凸台(202)与所述第二缸径段(103)贴合。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远王洋张宏健刘磊石磊雷仕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