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框架式的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1016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6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框架式的电梯轿厢,包括框架、顶板、右侧壁和上横板,所述框架的下侧设置有下横杆,所述下横杆内侧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左侧设置有左侧壁,所述左竖杆的两端固定有左横杆,所述竖连接杆的左侧中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主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上连接杆,所述上横板的一端和主连接杆相连接,所述顶板的后侧设置有后壁,所述后壁的外侧设置有后连接杆,所述后连接杆的外侧固定有后横杆,所述后横杆的外侧固定有后竖杆。该全框架式的电梯轿厢通过各个部分组装在一起,构成一个轿厢,可以通过拆卸随意更换任何一个内壁,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同时也减少花销成本。

A Full Frame Elevator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ll frame elevator car,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top plate, a right side wall and an upper transverse plate. The lower sid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transverse bar, the inner side of the lower transverse bar is fixed with a bottom plate, the left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 with a left side wall, the two ends of the left vertical bar are fixed with a left transverse bar, the left side of the vertical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with a fixed plate in the middle, and the main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with a fixed plate. Both ends are provided with an upper connecting rod, one end of the upper transvers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connecting rod, the rear side of the 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wall,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a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connecting rod,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ar connecting rod is fixed with a rear transverse rod,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rear transverse rod is fixed with a rear vertical rod. The whole frame elevator car is assembled by various parts to form a car. Any inner wall can be replaced by disassembly at will. It is not only simple to operate, but also saves time and manpower, and reduces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框架式的电梯轿厢
本技术涉及电梯轿厢
,具体为一种全框架式的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是电梯用来运载乘客或货物及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吊顶通常为镜面不锈钢材料;轿底为2mm厚PVC大理石纹地或20mm厚大理石拼花,在设计轿厢装潢时,还需要进行结构强度的校核,轿厢的安装十分费时费力,对于更换内壁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框架式的电梯轿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全框架式的电梯轿厢的安装费时费力和更换内壁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框架式的电梯轿厢,包括框架、顶板、右侧壁和上横板,所述框架的下侧设置有下横杆,所述下横杆内侧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左侧设置有左侧壁,所述左侧壁的左侧固定有左竖杆,所述左竖杆的两端固定有左横杆,所述左横杆的左侧固定有竖连接杆,所述竖连接杆的左侧中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顶板位于左侧壁的上端,且顶板的上端固定有主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上连接杆,所述右侧壁位于左侧壁和顶板的中间,所述下横杆的右端设置有右竖杆,所述上横板的一端和主连接杆相连接,且上横板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件,所述顶板的后侧设置有后壁,所述后壁的外侧设置有后连接杆,所述后连接杆的外侧固定有后横杆,所述后横杆的外侧固定有后竖杆。优选的,所述下横杆和竖连接杆构成拆卸结构,且下横杆的长度小于竖连接杆和右竖杆之间的总长度。优选的,所述左竖杆和左横杆关于框架中心轴对称设置有2组,且左竖杆和左侧壁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竖连接杆和上连接杆构成拆卸结构,且竖连接杆和上连接杆互相垂直。优选的,所述主连接杆和顶板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主连接杆和上连接杆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后竖杆的顶端的形状为“凸”形,且后竖杆和上横板构成拆卸结构,并且后竖杆设置有2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全框架式的电梯轿厢通过各个部分组装在一起,构成一个轿厢,可以通过拆卸随意更换任何一个内壁,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节省了时间和人力,同时也减少花销成本,左横杆的作用,对左侧壁起到固定作用,多个左横杆加大了受力面积,加强稳定性,竖连接杆关于主连接杆对称共设置有4个,增加了框架整体的平衡性,避免发生倾斜,通过固定件可以对上横板和后竖杆进行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2、下横杆;3、底板;4、左侧壁;5、左竖杆;6、左横杆;7、竖连接杆;8、固定板;9、顶板;10、主连接杆;11、上连接杆;12、右侧壁;13、右竖杆;14、上横板;15、固定件;16、后壁;17、后竖杆;18、后横杆;19、后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框架式的电梯轿厢,包括框架1、下横杆2、底板3、左侧壁4、左竖杆5、左横杆6、竖连接杆7、固定板8、顶板9、主连接杆10、上连接杆11、右侧壁12、右竖杆13、上横板14、固定件15、后壁16、后竖杆17、后横杆18和后连接杆19,框架1的下侧设置有下横杆2,下横杆2内侧固定有底板3,下横杆2和竖连接杆7构成拆卸结构,且下横杆2的长度小于竖连接杆7和右竖杆13之间的总长度,有利于将下横杆2固定在竖连接杆7和右竖杆13内,方便安装,底板3左侧设置有左侧壁4,左侧壁4的左侧固定有左竖杆5,左竖杆5的两端固定有左横杆6,左竖杆5和左横杆6关于框架1中心轴对称设置有2组,且左竖杆5和左侧壁4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有利于框架1的平衡,左横杆6的左侧固定有竖连接杆7,竖连接杆7的左侧中间设置有固定板8,竖连接杆7和上连接杆11构成拆卸结构,且竖连接杆7和上连接杆11互相垂直,便于固定竖连接杆7,顶板9位于左侧壁4的上端,且顶板9的上端固定有主连接杆10,主连接杆10的两端均设置有上连接杆11,主连接杆10和顶板9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主连接杆10和上连接杆11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增加主连接杆10和上连接杆11的稳定性,右侧壁12位于左侧壁4和顶板9的中间,下横杆2的右端设置有右竖杆13,上横板14的一端和主连接杆10相连接,且上横板14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件15,顶板9的后侧设置有后壁16,后壁16的外侧设置有后连接杆19,后连接杆19的外侧固定有后横杆18,后横杆18的外侧固定有后竖杆17,后竖杆17的顶端的形状为“凸”形,且后竖杆17和上横板14构成拆卸结构,并且后竖杆17设置有2个,方便通过固定件15对后竖杆17和上横板14进行安装,同时增加稳定性。工作原理:使用该轿厢时,通过左竖杆5和左横杆6固定连接构成左侧壁4,通过主连接杆10和顶板9构成轿厢的顶部,后横杆18和后连接杆19固定连接构成轿厢的后壁16,左侧壁4关于主连接杆10对称设置有右侧壁12,该轿厢在使用时,通过将左侧壁4、右侧壁12、底板和顶板9组成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轿厢,左横杆6的外侧和竖连接杆7固定连接在一起,竖连接杆7的顶端和上连接杆11固定在一起,竖连接杆7的底部和下横杆2安装在一起,稳固左侧壁4和顶板9的位置,右侧壁12和左侧壁4一样操作,将顶板9固定在左侧壁4和右侧壁12之间的位置,同时竖连接杆7对称设置有4个,避免轿厢发生倾斜,后竖杆17的顶端插在上横板14的内侧,通过固定件15固定,保证后壁16和顶板9的连接,外侧通过固定板8将左侧壁4、右侧壁12和后壁16固定在一起,加强轿厢整体的稳定性。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框架式的电梯轿厢,包括框架(1)、顶板(9)、右侧壁(12)和上横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下侧设置有下横杆(2),所述下横杆(2)内侧固定有底板(3),所述底板(3)左侧设置有左侧壁(4),所述左侧壁(4)的左侧固定有左竖杆(5),所述左竖杆(5)的两端固定有左横杆(6),所述左横杆(6)的左侧固定有竖连接杆(7),所述竖连接杆(7)的左侧中间设置有固定板(8),所述顶板(9)位于左侧壁(4)的上端,且顶板(9)的上端固定有主连接杆(10),所述主连接杆(10)的两端均设置有上连接杆(11),所述右侧壁(12)位于左侧壁(4)和顶板(9)的中间,所述下横杆(2)的右端设置有右竖杆(13),所述上横板(14)的一端和主连接杆(10)相连接,且上横板(14)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件(15),所述顶板(9)的后侧设置有后壁(16),所述后壁(16)的外侧设置有后连接杆(19),所述后连接杆(19)的外侧固定有后横杆(18),所述后横杆(18)的外侧固定有后竖杆(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框架式的电梯轿厢,包括框架(1)、顶板(9)、右侧壁(12)和上横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下侧设置有下横杆(2),所述下横杆(2)内侧固定有底板(3),所述底板(3)左侧设置有左侧壁(4),所述左侧壁(4)的左侧固定有左竖杆(5),所述左竖杆(5)的两端固定有左横杆(6),所述左横杆(6)的左侧固定有竖连接杆(7),所述竖连接杆(7)的左侧中间设置有固定板(8),所述顶板(9)位于左侧壁(4)的上端,且顶板(9)的上端固定有主连接杆(10),所述主连接杆(10)的两端均设置有上连接杆(11),所述右侧壁(12)位于左侧壁(4)和顶板(9)的中间,所述下横杆(2)的右端设置有右竖杆(13),所述上横板(14)的一端和主连接杆(10)相连接,且上横板(14)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件(15),所述顶板(9)的后侧设置有后壁(16),所述后壁(16)的外侧设置有后连接杆(19),所述后连接杆(19)的外侧固定有后横杆(18),所述后横杆(18)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硖石迅奇科技信息咨询服务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